“人权卫士”亵渎挑战人权的真面目

2009-07-27 19:32
环球时报 2009-07-27
关键词:维吾尔族卫士中国政府

一贯以“人权卫士”自居的“人权观察”、“大赦国际”、“美国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自由之家”、“记者无国界”等境外人权组织,在发生乌鲁木齐“7·5”事件后,却亵渎人权,推行“双重标准”,纵容严重暴力恐怖犯罪行为。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和中国人权研究会近日揭穿了这些所谓“人权卫士”关于“7·5”事件的八大谎言。

谎言一:“7·5”事件是“和平集会”。“7·5”事件针对无辜民众制造恐慌,完全符合国际社会关于暴力恐怖行为的本质特征,是彻头彻尾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恐怖犯罪行为。一贯自称尊崇国际惯例的所谓“人权卫士”却将其粉饰成“和平示威”。而事实是,“7·5”事件中,乌鲁木齐市区多处发生袭击无辜群众、打砸公共设施、哄抢店铺商场、烧毁沿途车辆的严重暴力犯罪行为,截至16日,已有197人死亡,1721人受伤;260余辆机动车被烧被砸,209家店铺、门面和2幢楼房被焚毁,过火面积达56850平方米,酿成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发生的最为严重的一起暴力事件。《纽约时报》记者黄安伟(Enwdrdare Wog)在医院采访伤员时发现,大部分受伤民众对突然而来的大规模暴力事件很不理解,有的暴徒连五六岁的小孩也不放过,令人震惊。

谎言二:中国政府“暴力镇压”。“7·5”事件中,中国政府采取国际通行做法,平息暴力、制止流血,是珍重生命、维护人权。所谓“人权卫士”却指责这是“武力施暴”、“血腥镇压”,中国无辜百姓生命受到残害可以置之不理,而残害无辜、滥杀民众的罪犯却成了“受害者”,道义何在?公理何在?人权标准何在?

谎言三:中国政府干涉司法程序。“7·5”事件多数暴力骨干分子已被抓捕。司法部门严格依法办案,重证据、重程序,从初审、立案到刑事拘留、批捕、公诉,环环相扣,有序进行。地方政府有关领导讲话,进一步强调司法部门依法办事。而所谓“人权卫士”却诬称这是干涉司法程序。

谎言四:中国媒体“歪曲报道”。“7·5”事件打砸抢烧,是严重暴力恐怖事件,中国媒体迅速发布消息,及时客观全面报道事态发展。所谓“人权卫士”却诬称中国媒体“歪曲报道”。而热比娅将湖北石首照片、“世维会”将杭州交通事故照片谎称为中国军队在乌鲁木齐暴力镇压维吾尔族和平示威,西方媒体将这些照片广为传播。所谓“人权卫士”却对这些典型的歪曲报道不置一词,双重标准暴露无遗。

谎言五:“7·5”事件与“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无关。以热比娅为首的“世维会”由“世界维吾尔青年大会”和“东突民族代表大会”等恐怖组织拼凑而成,一直承传着反人权、反民族、反社会、反国家的暴力本性。大量事实证明,“7·5”严重暴力恐怖事件与“世维会”密切相关。所谓“人权卫士”却不顾事实,宣称该事件与“世维会”等海外维吾尔族人无关,袒护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的策划、组织、指挥者。

谎言六:维吾尔族遭受“民族压制”。“7·5”事件后,所谓“人权卫士”称,“中国政府对维吾尔族一直进行民族压制”,还攻击中国政府为压制维吾尔族,“不断将汉人移民至新疆”。这完全是不顾事实,恶毒攻击。新疆地区依照宪法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维吾尔族和生活在新疆的其他40多个少数民族一样,在享受公民各项权益的同时还享受国家给予的特殊权益。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已成为公民自由流动的国度,在全国各地都可见新疆人经商打工,汉族人进新疆经商打工怎么就“压制维吾尔族”了呢?

谎言七:维吾尔族宗教信仰自由受到限制。“7·5”事件后,所谓“人权卫士”纷纷发表评论,指责“中国政府侵犯维吾尔族宗教信仰自由”。而维吾尔族人民宗教信仰自由实际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和保障,正常的宗教活动都受到法律保护。国家不断翻译出版发行维吾尔文的《古兰经》等伊斯兰教经典,建设高等宗教院校,培养大批教职人员。伊斯兰教的“古尔邦节”、“肉孜节”被定为维吾尔族的法定节日。政府每年拨专款维修寺院,1999年仅中央政府就拨款760万元人民币重修乌鲁木齐的洋行大寺、伊宁拜图拉清真寺、和田加麦大寺。

谎言八:维吾尔族人权一直受到严重侵犯。“7·5”事件后,所谓“人权卫士”诬称“长期以来维吾尔族的人权遭到严重侵犯”。而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团结和睦、共同发展是民族关系的主流。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维吾尔族群众的公民、政治权利,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完全不是“人权卫士”诬称的“遭到严重侵犯”。▲

猜你喜欢
维吾尔族卫士中国政府
《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等
新疆乌鲁木齐维吾尔族中小学生汉字书写情况调查
环保小卫士,画出绿色生活
世行发表声明支持中国政府应对疫情政策
浅析新疆维吾尔族舞蹈表演
人人争当环保小卫士 等
环保小卫士
中美(联邦)政府公务员绩效管理比较研究
中国政府与社会组织问关系发展的风险及对策研究
科学小卫士系列(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