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玲霞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传承了中国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又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共同富裕、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及加快社会建设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构成了改革开放不同时期民生思想的内涵,这一思想对于我们全面认识和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共产党执政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民生思想;理论来源;内涵;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D0-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09.03.012
民生就是民众的生计与生活,民生问题是与一个国家的兴旺,社会的稳定,人民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解决民生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是对改革开放进程中民生实践的理论升华,既与时俱进又独具特色。深入分析这一思想的理论来源,丰富内涵及其当代价值,对于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理论来源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及近代资产阶级民生思想
中华传统文化中重视民生,以民为本的思想资源极为丰富,悠悠万事,民生为重,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在中国古代传统思想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其核心内容之一就是主张仁政,仁者爱人,将仁爱精神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理念,如孔子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民众是国家的根本,建议统治者通过实施仁政达到利民、裕民、养民、惠民的目的,同时也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儒家学说中的民本思想体现着浓厚的人道主义光辉,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近代中国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坚船利炮,西方的“人本”思想和民主平等自由的观念也逐渐传播到中国,一大批先进的中国人将西方的先进理念与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结合,探索救国救民的途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伟大的民主主义思想家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思想,即民族、民权,民生。孙中山对民生作了全面的概括和定义:“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这一论述阐明了民生不仅是解决百姓的衣、食、住、行,还进一步揭示了民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核心问题,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动力。民生问题,是中国历代仁人志士的理想和现实追求,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民本思想,特别是近代以来的资产阶级民生思想,实质上都是想解决人民的生计与社会的生存问题,使国家强盛和人民富裕起来,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对中国的先进分子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为中国共产党认识和解决民生问题奠定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民生思想
关心人的存在,关注人类的未来,一直是马克思、恩格斯进行理论研究的初衷和全部学说的中心。马克思恩格斯在唯物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对人类的实践活动特别是社会物质实践活动给予了充分的注意,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个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历史唯物主义科学揭示了民生的基本内容即人们的物质需要,同时又强调追求人本身的自由发展才是全部历史发展的最终目的。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分析和批判更是倾注了马克思对无产阶级的同情和对人的自由的渴望,马克思发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同时也看到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是产生劳动异化和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源,证明了资本主义制度是违背人性,损害人的自由的社会。社会主义之所以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就因为社会主义不仅能够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并且以这些财富做基础,实现人类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以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基础,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提供了科学途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就是一个以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价值目标的思想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重要理论源头。
(三)毛泽东思想中的民生观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毛泽东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创者,人民利益至上是他一生执着的价值追求,也是毛泽东思想的理论立场和价值取向。他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他缔造的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他指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中国共产党是靠切实注重民生。解决民生,保障民生赢得革命胜利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改善民生提供了前提条件,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毛泽东提出要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对自然界开战,以发展我们的经济文化,让人民富裕起来。面对经济文化落后人口众多的实际,毛泽东从满足人民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做起,他十分重视粮食生产,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他开始规划现代化的蓝图,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令人遗憾的是1957年后,由于党在指导思想上逐渐“左”倾,使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转到阶级斗争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民主革命时期解决民生问题的丰富思想和成功经验以及后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生建设方面的重要探索,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正是在此基础上孕育发展起来。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丰富内涵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全党和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革开放30年来的伟大实践表明,中国已经找到了一条发展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正确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一)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
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探寻是以社会主义优越性作为切入点的,也就是社会主义能否给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唯物主义者必须承认物质利益。他针对我们党过去轻视物质利益原则的“左”倾做法,在1978年12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强调:“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改
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提出“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他认为,讲社会主义,首先要使生产力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发展生产和增加人民收入是压倒一切的标准,体现了邓小平实事求是的精神和人民主体的思想。在领导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邓小平多次谈到共同富裕,“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第一次从人民利益的角度界定了社会主义本质,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利益原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的回归。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要摆脱贫穷,就必须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只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最大限度的解决民生,保障民生;只有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人民才能共享经济和社会会发展的成果,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所以共同富裕的实质就是人民创造的财富,一定归人民所有,归人民共同分享。邓小平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存在的目的,根本的原则和最大的优越性来看待,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生建设有了明确的目标。
到20世纪末,按照邓小平“三步走”现代化发展战略,困扰中国多年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总体小康基本实现,民生得到极大改善,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率先富裕起来,成为民生建设的标志性成就。但是先富不是目的,一部分人富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共同富裕。为此,邓小平为共同富裕时代的到来设定了时间表,就是20世纪末总体小康实现之后就要考虑将共同富裕作为中心课题。邓小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创立者,其共同富裕的思想和实践,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新阶段。
(二)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进一步与时俱进。面对新世纪党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任务,面对人民群众在解决温饱实现总体小康之后精神文化生活的新要求,将执政与为民,治党与治国相结合,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即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通过推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通过先进文化的发展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和归属就是我们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也应该和必然是成果的享有者。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发展先进生产力和繁荣先进文化的目的,就是在实现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求,维护人民的利益。“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必须紧紧抓住发展,“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江泽民这一执政理念的指导下,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全面小康”是我们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主题就是共同富裕,这一目标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十六大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民生概念首次出现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表明了执政党对新世纪民生问题内涵变化的准确把握。江泽民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角度阐释了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民生思想,进一步发展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的现实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突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共同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2003年,在实现了人均GDP1000美元的阶段性目标之后,中国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机遇与风险并存的新阶段,新旧体制转型带来的一系列社会矛盾和问题凸显,财富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腐败现象严重,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政治体制改革滞后,政府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过分注重效率,与民争利,忽视甚至践踏社会公正公平。这些事关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是新世纪我国民生问题的集中表现。以胡锦涛为代表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刻分析认识我国改革发展新变化和时代发展催生的民生问题,从执政、发展和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建设民生改善民生。
胡锦涛提出“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充满了亲民爱民的真挚之情。他的“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的警示,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彰显了新一代领导人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提升了执政党解决民生问题的政治高度。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执政党对民生问题赋予了越来越浓的政治意蕴,民生问题解决的能力成为评判执政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指标。
针对纷繁复杂的矛盾和问题,十六届三中全会有的放矢地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始终贯穿着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原则,全方位建设民生。在经济建设上,强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民主政治上,强调扩大人民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各项权利,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在文化建设上,大力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在社会建设上,强调就业、教育、卫生、分配、社会保障等统筹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它回答了当代中国发展的新课题,找到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增进人民福祉的科学方法和途径,标志着我们由注重追求GDP增长注重效率向追求人民幸福和社会公平的民生时代迈进。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一个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极大地鼓舞了民心,为化解社会矛盾和问题提供了思想指导。“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中共十七大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为社会建设部分的标题,进一步强调了和谐社会的重要性,明确把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作为改善民生的重点,开启了党代会政治报告专章部署解决民生问题的先河。成果共享,把人民群众视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成果的享有者,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体现了社会公平公正的价值观念,是对实现共同富裕规律的进一步深化。和谐社会由人民创造,成果由人民共享,就必然带来共同富裕,离开了成果共享,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一句空话。成果共享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创造性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当前的民生问题十分复杂,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统筹兼顾,但是实现成果共享应该首先从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人手,中共十七大提出了改善民生的五大具体目标,“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共建共享,共仓中和谐,让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都过上好日子,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越走越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一定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体现了对科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回归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价值目标。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包括中国在内对这一价值目标的理解发生了严重的偏离。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失误,其根本原因就是对社会主义存在非人化的理解。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后,突出从形式上建设社会主义,如公有制,计划经济,无产阶级专政等,忽视甚至漠视了这种制度背后蕴含的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和理想,把马克思主义仅仅解释成为物质决定论或社会决定论,个人的自由、平等和全面发展以及人的权利、个性、价值等问题被搁置一边,甚至被当成资产阶级思想进行批判,使“现实的社会主义是一种反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总结经验教训,邓小平从解放思想与共同富裕的意义上强调人的价值,抓住了社会主义存在的根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突出了人民群众的生产力和文化创造主体地位,又高扬了人民群众的价值主体地位,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把以人为本作为执政和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同建设,共同分享发展的成果,共同富裕,为实现人全面发展提供了前提和空间。三代领导集体的民生思想尽管在具体内容和形式上各有特点,但其共同点都体现了对人的价值尊重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一以贯之,一脉相承,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科学社会主义价值目标认识的不断觉醒。
(二)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关注民生,解决民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和出发点。但是以何种方式更好地实现人民的利益对无产阶级执政党来讲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重大现实问题。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经历了以阶级斗争的方式解决民生问题,结果使社会主义遭遇重大曲折,人民没有过上好日子,各种生活用品凭票供应成为那个年代人们最深刻的记忆。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发展是硬道理”,并以“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拥护不拥护”,作为判断我们一切工作的准则,极大地凝聚了民心党心。江泽民在党的发展史上首次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拓展了邓小平的发展观,进一步丰富了邓小平以人民为根本的执政思想。以胡锦涛为代表的新一代中央领导把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重点,提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强化了为民执政,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提升了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发展的执政目标。从阶级斗争时代到生产力时代,再到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新时代,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由必然不断走向自由。人是主体,人是根本,人是归属,人民利益的实现是一切发展过程的最终价值取向,共产党执政的目的就是不断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三)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对民生在不同时期的需求和愿望进行了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生思想。邓小平的富民思想表达了广大人民要求摆脱贫穷的渴望,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最后实现共富的方式使亿万人民由温饱而小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针对我国社会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从生存型向发展型社会转变的现实出发,顺应人民对社会公平正义,分享发展成果的要求,从执政、发展和社会建设全方位关注民生,解决民生,特别是将和谐社会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理论指南。
(责任编辑高文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