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位年轻的朋友,他是台湾大学研究所硕士班的高材生,出身于一个平凡的家庭。
他爸爸是名大厦保安,为了贴补家用,兼差帮大厦的住户清理垃圾,数十年如一日。
顾念爸爸赚钱的辛劳,他一有空,便到爸爸上班的大厦帮忙,上上下下每一个楼层,挨家挨户地收垃圾、倒垃圾。有一回,他穿着轻便的汗衫短裤,推着收集垃圾袋的手推车,和一对母子共乘电梯上楼。
母亲逮着机会,在电梯里滔滔不绝地现场教育她的小男孩:“你要用功念书,将来才不会像他一样,长这么大,除了帮人倒垃圾之外,什么也不会,是个没出息的人,注定要贫穷落魄一辈子。”
这位母亲的话非常尖刻而且声音很大,完全无视他的存在!他忍着,忍着,直到他要去的楼层到了,才推着车子走出电梯。
临走时,回过头去,他也“勉励”小男孩一番:“小弟弟,你一定要用功念书,不要像我一样。我国小国中的时候,老是考第一名,高中不小心就考上建中,大学不小心就考上政大,考研究所不小心又考了第一名!千万不要像我这样没出息哟!”
那位母亲后来得知他是保安的儿子,是利用课余时间来帮爸爸的,特地来向他道歉。我朋友正色告诉她:“清道夫不是没有用、没出息的人!他们或许在金钱物质方面贫穷,但绝对不落魄。你不是应该跟我道歉,你应该跟所有的清道夫道歉!”职业不分贵贱,这句话,到底是《生活与伦理》、《公民与道德》课本上的教条,还是确实根植在每一个人的思考模式中呢?
再想想,如果每个人都当教授、医生、律师、经理、董事长等等高薪、高社会地位的工作,那谁来清运垃圾、修筑马路、种植蔬果?
(文章来源:网络小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