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赛珍
摘 要: 本文以生活教育理论为依据,就如何构建小学德育生活化进行初步实践,提出小学德育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开展生活德育。生活德育要以课堂教学活动、校内延伸活动、家庭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实施途径,以“生活中育德,生活中育人”为实施理念,将道德教育深深扎根于儿童生活的土壤,让德育与受教育者个体的日常生活、学习生活、交往生活、集体生活等紧密相连,并最终达到知行统一这一具体目标。
关键词: 小学德育生活化 内涵 实践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教育过程中,儿童越是觉察不到教师的教育意图,教育效果就越好。我认为这条规律是教育艺术的核心。”生活化的德育能给每个孩子以激励、鼓舞和呼唤,使他们自觉地追求更为丰富的内在生命,为自己拓宽更为广阔的精神生命、价值生命的空间。德育从空洞说教向生活世界回归,就会在悄然间浸润儿童的心田。
一、小学德育生活化的内涵
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德育生活化是指教育者重视生活中道德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对之进行道德教育。它以生活教育为指导思想,从学生的现实生活、现实存在、现实活动出发,采取感性的、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生活、校内生活和校外生活中经历、感悟、建构自己的价值理想,从而充分释放儿童的生命潜能,激活儿童的创造精神,实现“生活中育德,生活中育人”。
二、小学德育生活化的实践
教育源于生活,生活本身蕴涵着教育。鲁洁教授说过:“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体、整个生活之中,不会有脱离生活的道德。品德的培养应当遵循一种生活的逻辑,而不是一种纯学科的逻辑。”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教师是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儿童生活的人。因此,教师在进行德育时,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从他们的现实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把握好德育生活化的实施途径。
(一)课堂教学活动
小学德育综合课程教学是学校实施德育的主阵地。在教学中,教师应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将教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活用教材,努力建立起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通道。并有效地利用一些本土化的课程资源,恰当补充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活”教材,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
1.创设情境,体验生活。
小学德育综合课程教学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使学生克服“只听不动”、“只说不做”、“只在课堂上学,不到实践中做”的弊端,就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参加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亲身体验,使学生通过活动强化行为训练,并将课堂中的道德观念与个人实践行为有机结合,从而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比如在《我也能行》的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向学生有针对性地提供实践操作场所和材料,具体创设诸如“谁来洗小手帕”、“看谁的书包收拾得最整齐”、“谁系鞋带又快又好”、“谁的小手最灵巧”等活动场景。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将良好的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
小学德育综合课程教学,应该明理和导行紧密结合,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密切相连。赞可夫说过:“掌握知识,与其说是靠多次重复,不如说是靠理解,靠内部的诱因,靠学生情绪状态的高涨而达到的。”同时,学生在课堂上明白的道理,还应回归到生活中进行体验,使之真正成为学生内在的道德修养。
2.树立榜样,贴近生活。
社会学理论研究表明,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是模仿学习的结果。英国教育家洛克也曾说:“榜样所起的吸引或阻止儿童模仿的力量比任何说教的作用都大而深刻。”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生动的形象要比抽象的理论更易让其接受。树立学生身边同龄人的榜样,贴近学生的实际,不仅能增强说服力,更能坚定学生学习的信心、决心。
《我们分享,我们快乐》一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习与小伙伴分享物品与心情。教师采用“树立榜样,贴近生活”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求每位学生把自己最喜爱的一件玩具带来给同学玩。然后,教师让最受大家欢迎的学生谈一谈把玩具给别人玩,自己是什么心情。该学生说,把玩具给大家玩,看到别人快乐自己更快乐。教师通过该学生良好的形象为全班同学树立了榜样,让所有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分享快乐的教育。泰戈尔说:“不是棒捶的敲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日臻完美。”实践证明,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并非由抽象的知识而来,而是来自于他每天经历的充满着丰富细节的生活。而只有当学生的情感被充分激发时,其道德认知才会更为深刻,行动欲望才会更为坚决。
(二)校内延伸活动
学校是开展品德教育的主要场所,小学德育综合课程教学必须和学校其它德育工作、少先队活动、班级活动、晨会等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提高生活德育的实效性。
1.结合日常行为规范进行教育。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在6—9岁期间处于他律的阶段,在道德认识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中,影响其发展的两个因素是认知能力和社会关系。皮亚杰认为,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使儿童达到自律,使他们认识到道德规范是在相互尊重和合作的基础上制定的。因此,小学德育综合课程教学可以结合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开展“行为规范示范班”和“执勤中队”(即“执勤班级”)的双向评比活动。通过设置“爱校、礼仪、节俭、卫生、守时”等评比内容,由一个中队担任一周的执勤任务,使全班学生人人都有醒目的执勤标志,人人都是执勤员,都有自己的岗位和检查内容,都有机会体验为学校服务、为同学老师服务的苦与乐。在执勤中队进行检查的同时,各班也要相应地开展评比活动,班内同样设班级执勤员。一周执勤结束,在庄严的升旗仪式上进行换岗交接,宣布下周执勤中队。此时,学生心中定然充满:“我们终于可以为同学服务!”“我们一定要公正评比!”的快乐信念,也定然意识到正人先正己,以身作则的深刻含义。这能使学生自主意识增强,自我教育能力提高,道德认识提升。
2.通过“体验教育”活动成果展进行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每一个人,早在童年时期、特别是少年时期和青年时期,就应当获得自己的精神生活的完满的幸福,享受劳动和创造的欢乐。”由此可以肯定,当学生看到自己或同学的劳动成果时,心中会产生愉悦的体验。体验教育活动成果展可以把学校漂亮的宣传窗作为展示区,定期展示学生的创造成果:模型设计、手工制作、书法美术、小发明、小创造……还可结合“科技特色证书”的考章活动,让学生现场展示才艺,琴棋书画,动静结合,全员参与。让每个学生多一次锻炼的机会,多一个展示的舞台,使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体验成功的快乐、交往的快乐。活动后通过总结、反思、讨论,让学生进一步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约束,内化为学生的认识。
二期课改提出任何教育最终必须变成学生自己的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任何有效的教育过程都应该是在学生自觉地积极地参与中进行的。所以,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堂延伸、学校展示所开展的一系列活动,能够不断丰富和充盈学生的生活世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最终促进学生知行的和谐发展。
(三)家庭教育活动
陶行知认为,儿童不是孤立的,而是环境当中的一个人。学校教育的任务就在于把学校与生活密切地联系起来,学生在课堂上有了正确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还需要通过各种延伸活动加以巩固、深化,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小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和父母长辈生活在一起,家庭教育对儿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请家长配合学校用各种方式指导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非常重要。可以把学生必须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列在《家校联系册》里,让家长明确,并根据每条要求,配合学校开展教育。如教师布置学生在父亲节里用自己的双手和大脑给爸爸准备一份礼物,让在家表现好的学生的家长给老师送喜报。这种鲜活的实情施教,把课堂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诚然,家庭生活是学生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在家庭中所受到的教育往往比其他教育更具影响力。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无论是到饭店就餐,还是清明去扫墓,亦或是做家务这样的小事,在这些看似平常的家庭活动中,只要他们留心观察,勤于思考,注意积累,再加上家长的正确引导,他们就会受到深刻的教育,这些教育对他们将来成为一个社会人也是极有帮助的。
(四)社会实践活动
课程标准提出,课堂的组织教学要与课外的实践活动结合进行,教师应有意识地开展社会调查、参观与社会服务等活动,让学生走出学校这个小课堂,走进社会这个大课堂。德育同样要向生活开放,向社会开放,带学生走进现实生活的“活”教材,让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会上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践中体验社会和人生。
如教师可以组织“雏鹰假日小队”的学生们到街道上打扫卫生、清除“牛皮癣”等服务活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了对“公益劳动”的理解,强化了劳动技能。以实际行动积极参加公益劳动,使学生在课外实践中自我体验,增强自我劳动教育的能力,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人才的成长最终要在社会的伟大实践和自身的不断努力中实现。我国的社会生活涌现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社会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学生求知锻炼的大课堂。如果学生不去参与,或有所见闻却没有深刻感悟,学校里所获得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便仍旧不能上升为道德行动和道德意志。因此,我们要让学生走进生活,在家庭、社区等校外生活中全方位地开展生活德育,在实践中真正做到知行统一。
总之,我们所倡导的融入生活的德育,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体现生活的教育价值。当然,我们更推崇的是“学以致用”,即为学生开辟一条与他们的生活世界交互作用、持续发展的渠道,帮助学生在真切的生活体验中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在广泛的生活世界中实践道德,提升自我,谋求自我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奏响扣人心弦的德育乐章。
参考文献:
[1]张爱卿.现代教育心理学.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6,第1版.
[2]章志光.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6,第3版.
[3]高德胜.生活德育简论.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3).
[4]朱小蔓.道德教育论丛.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第1版.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