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会英
〔关键词〕 环保;教育;意识;化学;
教材;实验;课外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07(A)—0039—01
环境保护是一个现实性很强的话题。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能够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提高上课效率。在实验和课外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自参与,更能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使其掌握观察事物、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同时,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们也能了解目前地球的状况,了解身边的环保问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非智力”品质。
一、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
在中学化学教材中,包含许多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内容,教师应准确把握,妥善利用。例如,作为大气污染物中的头两号“杀手”SO2和CO,初中教材中有着详细的介绍。教师在讲授该节内容时,可有针对性地给学生讲清SO2、CO的产生、特性及对人类的危害,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讲解如何避免SO2、CO的产生及SO2、CO中毒后该如何处理等。最后,教师再由SO2的特性解释“酸雨”的形成及危害,从而提高学生对环境污染的重视程度。
二、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职责,并且与课堂教学相比,它更具有直观性。作为化学教师,我们要利用实验教学,让学生参与到对环境保护的实践中来。首先,我们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实验习惯。如对学生强调要在密闭系统或通风橱中操作含有有毒气体的实验;对反应后的尾气应及时进行处理,避免其扩散到空气中;反应后的废液、废渣不要随意倒入水池,应做到分类回收等等,使学生养成环保的好习惯。其次,教师可以以环境污染物为试验样品,指导学生对其进行观察分析与研究。例如,让其测定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测定雨水的pH值、用SO2制作硫酸等等。第三,化学教师在指导学生做实验时,也可以切身实地地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例如,在做有毒气体(如SO2、CO等)放出的实验时,可增加尾气处理装置,以减少有毒气体的排放;对实验结束后的实验废液、废物应放入指定地点等等,这样既可减少污染物污染,也教育了学生环境保护要身体力行,从自身做起。
三、在化学课外活动中,加强环保教育
课外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丰富多彩,也是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一环。
1. 开展专题讲座。即结合国内外重大的环境污染问题和重大的环保活动举办专题讲座。如结合6月5 日“世界环境日”向学生介绍当前世界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有哪些;结合9月16 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向学生介绍臭氧层的相关知识,及其被破坏的原因和氟里昂的应用与替代技术;结合我国提倡消除白色垃圾活动谈谈白色垃圾的起源及危害等。
2. 组织学生参观活动。如我们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到附近典型的污染工厂(如钢厂、造纸厂)和受污染的湖泊等处参观,与厂里的工人和湖泊周围的居民交谈,明确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和环保的紧迫性。
3. 组织学生进行小课题调查研究活动。如组织学生对雨水、工厂废水、民用废水的pH值测定后进行比较;让其了解空气质量是怎样评估的,API值与空气质量级别的对应关系,以及什么是TSP;或调查目前各品牌冰箱中氟里昂的使用情况,与以前情况对比如何;对比小白鼠在不同空气质量、不同酸度的饮用水条件下的生长情况;调查繁忙公路边民警、商店职员的身体健康情况,明确铅的危害;从环保角度改进课本上的一些实验,并进行讨论研究等等。
通过这样一些课外活动,可以让学生亲身参与环保活动,把平时所学的化学知识用到实处,真真切切地体会到环保任务的艰巨性,有利于他们把被动地培养环保意识转为自发地、主动地树立自身的环保意识。
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如果我们要在短时间内走完西方发达国家一两百年走完的发展路程,就不能再走他们那条“先发展经济,再治理环境”的老路,我们要走出一条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齐头并进的新路。这是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更是科学发展观的践行。作为化学教师,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使他们懂得去爱护我们的环境、我们的家园、我们的国家和我们共同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