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伟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教学离不开实验。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常采用的实验方式是教师演示和学生分组实验。演示实验具有生动、直观、形象、鲜明的特点,但由于仪器和空间的局限,很多实验可见度不高,故只有前面的同学能看清楚,后面坐的同学只能听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能较好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但限于仪器设备的不足,分组实验一般都是4-5人一组,有部分学生无法动手,只能充当观众,分组实验的效果就受到影响,为了弥补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不足,多年来在教学中我还经常采用另一种实验方式……学生随堂小实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课堂小实验材料的来源
进行学生随堂小实验,首先要解决实验材料的来源。它应是学生力所能及不用花太多时间准备,就可得到的材料。主要有三个方面来源:
1.1学生现有课堂用品
利用学生随身所带的学习用品-----铅笔、钢笔、纸、尺、书等就可做小实验。如在“惯性及其应用”一节中,把一钢笔帽立在一纸条上置于桌面的边缘,然后用一支铅笔快速打击纸条,结果纸条抽走了,钢笔帽仍站立不动。再用钢笔帽立在书本上,匀速推动书本前进,当书本碰到障碍物时,笔帽就向前倒下。通过这两个非常简单的小实验,就能使学生对静止和运动的物体都有惯性的原理有深刻的理解。再如把钢笔横放在书本上一起在桌面上运动,就可研究我,钢笔、书本、桌面三者间的相对静止和运动。另外,如磨擦起电、摩擦生热等原理,都可用随手可得的学习用具作材料做小实验。
1.2利用废旧物品
有些稍有复杂的小实验,要制出学具后才能进行。就根据教学进度,课前指导学生利用废旧物品自制学具,如指导学生利用废旧的纸盒、易拉罐、料瓶、广口瓶、旧弹簧、橡批筋……制作小孔成像箱观察、量筒、测力计等。上课时学生就可用自制的小孔成像箱观察蜡烛火焰在屏上成倒立像,理解光在空气中的直线传播的原理;用自制量筒测液体和不规形状的固体的体积;用自制测力计测身边小物体的重力。所用废旧物品随处可得,学生稍加制作便可利作用。由于这些器材是学生自已劳动的结晶,学生积极性特别高。
1.3利用现有仪器
充分利用现有的仪器设备也可做很多随堂小实验。例如凸透镜,用手摸镜的外表,体会凸透镜是“中间厚,边缘薄”,并利用凸透镜使教室窗外景物在白纸屏上成清晰倒立像?接着提出:近视眼镜是什么镜?它能否使物体在屏上成清晰像?学生通过实验,能很快得出正确结论。还有温度计、安培计、量热计、滑轮、滑动变阻器等,都可通过课堂小实验让学生弄清它们的构造。
2.课堂小实验的分类
我在整个初中物理教学中,利用各方面条件共做了三十多个学生随堂小实验。这些小实验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以下山几类;
2.1测量性小实验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简单的测量实验都可随堂完成。如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用温度计测量热水的温度、用量筒测水的体积、用弹簧秤测物体的重力、用伏特表测干电池的电压……随堂完成这些小实验优点在于;(1)讲解议器构造和作用方法时有实验对照,避免纸上谈兵,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心里踏实。(2)活跃课堂气氛,保持学生学习兴趣。(3)通过眼看手动,印象特别深刻,记忆也就牢固得多。(4)可及时纠正操作中的错误。例如用量筒测量水体积时,正确的读数方法应以水面凹形底部对刻度线为准,但学生很容易错把最上面那条水平线当成读数线,教师可立即纠正。
2.2探索性小实验
用学生小实验作为先导引入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是我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如引入“压强”概念时,先让学生做两个小实验:(1)取一支铅笔,让铅笔尖压在一个手指上,先轻压后重压。比较两次疼痛感觉,分析得出“物体受压面积一定时,压力产生的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2)再用两个手指分别顶住这支铅笔的尖端和平端,比较两手指的疼痛感觉又得出“压力相同时,压力产生的效果与物体受力面积有关。”通过学生的亲身体会,再引入压强概念就水到渠成,学生很容易接受。 又如在讲授“做功也能改变物体的热能”时,先让学生做两个小实验:一是用衣服摩擦笔杆,发现笔杆温度升高;一是反复弯折一节铁丝(铁丝课前准备好),触摸被折处感觉到烫手,通过这一动,正确结论也就不难得出了。学了浮力概念及阿基米德定律后,我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能通过实验探索分析得出正确结论:(1)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大小对浮力大小有什么影响?(2)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后,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的深度有没有关系?(3)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所浸入的液体密度是否有关?(4)同体积的铜柱和铝柱都浸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否相等?由于这个整个过程都把学习和探索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索能力、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创造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2.3验证性小实验
常言道:耳闻不如眼见,眼见不如手动。在学习一些物理和规律时,增加一些小实验,教学效果将大大增强,例“大气的压强”一课,由于我们生活在大气中却感觉不到大气的存在,我就利用我们试验教材配套学具中的两塑料软片做的“小马德堡半球”做一随堂小实验,让学生亲身体会,从而对大气压的存在确信无疑。又如学了光的折射现象后,让同学们把一支铅笔或一把直尺斜插入水中观察它们的弯折现象;再让学生做“分币升高了”的小实验,加深对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规律的理解。
2.4应用性小实验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后,动手做一些应用性小实验,对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很有帮助。例如学了长度的测量后,要求同学们想办法测量出钢笔帽口的直径和一页纸的厚度,看谁方法最好,误差最小。学了双金属片的热膨胀后,用火柴烧废日光灯起动器的U形双金属片,观察U形动触片受热后的弯曲情况,思考“动触片内面和外面的两和金属,哪一种受热时膨胀得大?”还有学了“物体浮在液面上的条件”后,让学生把废牙膏壳弄成圆筒状,在筒内放几颗小石头后分别竖直漂浮在水中和盐水中,观察和思考“牙膏筒在这两种情况下受到的浮力是否相等?”有了正确的认识,对于船从河里开到海里是沉下去一些还是浮起来一些“这一类问题也就能够触类旁通了。初中学生年纪小,好奇好动,进行随堂小实验,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它可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使学生的各方面智能因素得到发展,有利于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学生对这些小实验兴致极高,非常欢迎。
收稿日期:2009-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