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我”的迷藏

2009-07-20 10:06潘自意
电影文学 2009年3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潘自意

[摘要]《捉迷藏》是一部由天才童星达科塔·范宁和奥斯卡影帝罗伯特·德尼罗主演、20世纪福克斯公司出品的一部心理惊悚电影。影片以心理悬疑的手法将一个由家庭伦理而引发的悲剧曲折道来,将心理与故事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象地展现出分离性认同障碍这一神秘的疾病。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入手分析,结合文本叙事,深入剖析了分离性认同障碍的来龙去脉。

[关键词]《捉迷藏》;精神分裂症;分离性认同障碍;人格分裂

长久以来,心理题材的电影总能吸引广大观众的眼球,因为直到今天,即使人类已经进步到可以上天入地、改造世界,可对于自己的心理却始终懵懂无知。我们对一知半解的东西总是最好奇的,特别是与自身有关时。《捉迷藏》正是抓住了人们的这一心理,将一个家庭伦理悲剧以心理悬疑的手法曲折道来,让人的心随影片一起跌宕起伏、飘忽难安。

影片开场便奠定下了一种灰暗、压抑的基调:在一幅阴冷抑郁的画面中,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奔驰,一曲忽缓忽急、变幻莫测的配乐同时环绕耳畔,仿佛在向观众预示着前路的阴暗与恐怖。事情缘起于艾米莉(由天才童星达科塔·范宁饰演)的母亲——理查德(由罗伯特·德尼罗饰演)的妻子,她自杀了。艾米莉就此变得沉默寡言。身为心理医生,父亲理查德坚决带她搬往乡下,希望通过远离伤心地,让女儿的心理创伤慢慢愈合。但是没想到,乡下并没有带给他们想象中的宁静,意外事件接踵而至,从宠物狗到父亲的新女友接连都像艾米莉的母亲那样死在了他们家的浴缸中。在父亲愈发忧虑的目光中,似乎残酷的真相无可避免:这样一个美丽弱小的女孩原来竟是心理变态的凶手!就在这股氤氲不去的恐怖中,一种挥之不去的不安和来自心底的惊吓油然而生。但是,最后的二十分钟,影片峰回路转,在艾米莉声声“查理”的呼唤中,父亲躲藏多时的第二个人格终于被他本人捉住了:原来所有的死亡——包括自己妻子的——都是自己的另一面查理一手造成的;原来自己的女儿自始至终都只是个孤立无援的受害者;原来自己这位声名在外、心心念念要为女儿治病的心理医生才是病人!

真相大白,可更令人感兴趣的一个疑惑仍然未解:父亲理查德得了什么病?是精神分裂症吗?恐怕不然。因为精神分裂指的是那些思维、知觉和情感严重失调的人,他们往往举止异常,并且伴有社会性退缩。具体来说,精神分裂主要有妄想、幻觉、言语混乱、行为无序或紧张、消极性表现这五种症状。有的精神病人会妄想有人在监视、威胁、迫害、控制自己,或者自己是一个权势无上的人物。有的病人则无法沿着一条思维轨迹说话,而是毫无逻辑地胡言乱语。还有很多人有幻觉,他们会听到不存在的声音,或从外界传来、或在自己的头脑中。他们的心境和行为往往异于常人,要么狂躁不安,要么迟钝平淡,甚至出现紧张性木僵。这些症状在父亲理查德那里基本上见不到。在真相揭露之前,理查德在他人眼中始终是一个令人尊敬的心理医生,至多觉得他因为丧妻而郁郁寡欢并且整天为女儿操心。

理查德的病应该是分离性认同障碍,俗称多重人格——一种罕见的人格障碍。从全世界范围来看,1986年的DID个案也仅有约6000件(Eizinga,van Dyck,&Spinhoven;,1998),而且绝大多数都集中在北美——也就是本部影片的制作地。最早的案例可以追溯到1905年由摩通·普林斯报告的鲍恰姆普小姐,这位病人共有17种人格。自此以后,这种障碍对北美公众的吸引力就与日俱增,而与之相关的电影以及文学创作更是接踵而至。从蒂格鹏(Thigpen)和克雷克利(Cleckley)的《三面夏娃》(The Three Faces of Eve)(1957)这部电影以及书的流行,以及描写一个有16种人格女孩的《西比尔》(sybil)(Schreiber,1974)成为最畅销书籍这两点就可见一斑了。

具体来说,这种患者的人格会分裂为“两种或更多不同的身份或人格状态,每一种都整合、发展得很好,它们轮流控制患者的行为”。不同人格之间可能互相了解、可能互相遗忘、也可能只是一方了解另一方。在后两种情况下,当寄主——即在障碍出现之前就存在的人格——引导患者行为时,交替人格——即随障碍出现的人格——完全意识到寄主的想法和行动并且会悄悄地行动,而对于寄主来说,只有当看到交替人格的行为时才会渐渐意识到交替人格的存在。在影片中,父亲理查德就有两个人格,一个是他自己,一个就是查理。这两个人格轮流出现在父亲的身上。而且,作为交替人格的查理知道理查德的存在,并且对他的想法和行为似乎也了如指掌,但是理查德直到最后一刻之前,始终对查理的存在一无所知。而正是这种无知导致了悲剧的无可挽回。

理查德和查理这两种人格代表了父亲身上的善与恶、好与坏。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角度来说,理查德反映着父亲的超我,也就是善的部分,他是受人尊敬的心理医生,深爱妻子的丈夫,关心女儿的父亲,珍惜家庭的男人,友好善良的朋友。而查理则是父亲的本我,即是恶的化身,他没有道德观念,只遵循快乐原则,随心所欲、为所欲为,虽然影片中对查理的正面描写只有最后的二十分钟,但就是这二十分钟,他所表现出的那种赤裸裸的邪恶让人不寒而栗,他杀人如麻,谁妨碍他谁就要死,即使连艾米莉也不放过,他似乎不仅想毁灭身边的一切,更想毁灭他自己——或者应该说另一个自己:理查德。而这位心理医生之所以会患上人格分裂,就是因为第三个人格结构——自我——的弱小。他的自我无法像正常人的那样去整合本我和超我,只能徒然看着两者分道扬镳,互相对抗,最终两败俱伤。

那么,到底父亲的病因在哪里?原来一切的根源,就是父亲亲眼目睹了他妻子的红杏出墙。父亲无法接受自己深爱的妻子竟然背叛了自己,这一突如其来的强烈刺激令他猝不及防:他愤怒,他绝望,可是他一贯的道德观——他的超我——阻止他做出任何发泄甚至报复的行为,所以他选择了隐忍;但是在他的内心深处——他的本我,对这种奇耻大辱实在难以忍受;自我的强制压抑,耗竭了自己的资源,最终使这种愤怒以扭曲的形式——一个不同的、不被认可的自我——爆发出来;而此后,自我又选择了遗忘这些经历,从而保护心理不受超我的谴责。正如影片中另一位女心理医生反复强调的“trauma causes pain(创伤导致痛苦)”,父亲情感上的巨大创伤导致了他超乎常人的痛苦。但是女医生没有料到的是“pain causes DID(痛苦导致双重人格)”,这种无可抗拒的痛苦最终导致了父亲人格的扭曲。片名《捉迷藏》表面上似乎是说艾米莉和父亲之间的迷藏,实际上却更暗示着理查德和查理——父亲的两重人格一之间的迷藏。

影片的最后一格定在艾米莉的画上——异峰突起:当父亲最终被女医生自卫枪杀,艾米莉最终被女医生领养、回归正常生活,一切看似归于平静时,艾米莉的自画像上竟赫然出现了两个头!她也患上人格分裂了吗?……其实,这一“最后小高潮”的手法在好莱坞很多惊悚悬疑类电影中都曾使用过,比如《本能》、《致命ID》等等,都是在最后一刻再掀波澜,营造一种言有尽而意无限的氛围,使观众在震惊之余,回味不已。本片中的这一手法除了有上述作用外,更暗合了影片对分离性认同障碍的解释——trauma causes pain(创伤导致痛苦)。实际上,调查研究显示,几乎有一半的分离性认同障碍患者报告在小时候亲眼目睹过暴力致死,而对象通常是父母中的一个或者兄弟姐妹(Putnam,Guroff,Silberman,etal.,1986)。恐怕艾米莉也正是因为在短短几个月内接连目睹了母亲的死亡和父亲的疯狂,才使她也不得不分离出另一个人格来承受她的痛苦。在女医生的照顾下,从外表上看,艾米莉似乎已经和正常的女孩没有两样了,她一改往日的忧郁,重展笑颜;但是很可能,在内心深处,她始终滞留在了父亲死亡的那一天……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基于稀疏表示的精神分裂症生物标记物筛选方法
奥氮平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性价比最高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早、晚发性精神分裂症临床对照分析
松弛治疗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干预的效果观察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22例临床观察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