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模式包装下的儿童教育

2009-07-20 10:06
电影文学 2009年3期
关键词:叙事结构童话

郭 晶

[摘要]《长江七号》采用纯净的儿童视角,运用科幻的表现手段,在不温不火的平静叙事中铺展故事情节,这种叙事结构的采用有效避免了同类影片刻画上的絮叨,将一个较为俗套的儿童教育话题用一种富有童话色彩的新鲜、清新形式表达出来。七仔行为的演绎是对乐于助人、讲究诚信的处事原则的展现,父亲这一角色则是对乐观向善、尊严自信的人生信条传达。

[关键词]《长江七号》,叙事结构,童话

影片《长江七号》从诞生之日起就受到了很多观众的欢迎,或被挚烈的父子亲情感动,或被发噱镜头逗得捧腹,或为父子苦难的生活感到伤感……但在笔者看来,该部影片的魅力之一来自其叙事结构的精妙,它将一个较为俗套的儿童教育话题用新鲜、清新的形式表达出来,似一股迎面吹来的微风轻拂过观众的心坎,在纯洁、唯美的氛围中完成了对儿童教育主题的抒写。

一、“七仔”的教育角色:

乐于助人、讲究诚信的处事原则展现影片中的“七仔”本是父亲从一垃圾堆里为儿子小狄捡回的玩具,但当这个玩具一步步演变成一个有生命力的小狗并在小狄面前小试魔力——将一个烂苹果变成香甜可口的新鲜苹果后,小狄对这个来自太空的具有无限能量的太空狗有着无限的遐想。他渴望“七仔”是地球上最超能的动物,渴望在他的帮助下挽回曾经在老师和同学们面前丢失的面子:要拥有一双全新的运动鞋,在体育场上充分彰显他的个人魅力。然而这一切都是幻想,“七仔”并没有助他达成心愿。“七仔”在与地球上最凶猛的动物的决斗中就输得狼狈不堪,在接下来的学校生活中,它也没有帮助小狄完成在老师和同学们面前扬眉吐气的心愿,相反还让他惹了一身的屎而使他更加颜面扫地。至此,沉浸在“七仔”绝对超能力的小狄对其极为失望,观众也会对它的超能产生怀疑。其实,这只太空狗是具有超能力的。它先在当夏最炎热的一天将断路的电扇重新接起,为父子俩送上了清凉之风,后是为了帮助小狄的父亲起死回生,几乎耗尽了自己所有的能量。至此,影片完成了对一个有情有意的好朋友形象的塑造,同时也完成了对一个教育者形象的塑造。

为什么具有超能力的“七仔”不能为他的好朋友小狄打败地球上最凶猛的动物?为什么不能帮助小狄通过作弊考得好成绩?而它又为什么能够消耗自己的能量帮助小狄父子在炎热的夏季修好电扇,甚至以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帮助小狄的父亲起死回生?原因非常简单,在“七仔”的认识视野中,虽然自己确有超能但是世间事情应该有所为,也有所不为。为的自然是人世间一切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作为,不为的是人世间的虚荣、不诚信的行为。小狄要“七仔”打败地球上最凶猛的动物无非是为了求证“七仔”是否真的是具有能够帮助自己实现对某些事物渴望的无所不能的超能力,对于这样一种带有强烈功利色彩的心态,作为教育者形象象征的“七仔”自然是无法满足的。同样,帮助小狄通过作弊取得好成绩的做法自然也是不符合“七仔”的处事原则的。“七仔”这一形象的教育意义是做人应该做一个与人为善、乐于助人、讲究诚信、不弄虚作假的人。

“七仔”死后,小狄对它的哀思无法释怀,但偶有一次看到一阵微风吹动了习题册和笔,他回望了承载对七仔哀思寄托的毛绒玩具后,似有所悟地笑了,并且迅速认真地做起了作业。小狄笑什么?他悟到了什么?难道不是对“七仔”这一教育角色教育意图的意会吗?当小狄的学习生活发生变化后,影片结尾无数的太空小七仔向他跑去,难道这不是用科幻的手段再次传达一个强烈的讯息:作为教育形象的七仔欣慰于小狄的改变,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他的鼓励吗?

二、父亲的教育角色:

乐观向善、尊严自信的人生信条传达

影片开头当老师让同学们说出自己的志愿时,周小狄的志愿非常出人意料,他的志愿是做个穷人,因为“爸爸说只要有骨气,不吹牛,不打仗,努力读书,就算穷,到哪里都会受到尊敬的”。在物欲横流的经济大潮中,这是一种多么难能可贵的精神品质!而且从影片的发展中也可以看出这的确是经济困顿不堪的父亲的人生信条:乐观向善、尊严自信。影片中父子俩住在到处是蟑螂的拆迁房中,吃的是仅能果腹的饭菜,连儿子的运动鞋也都是从垃圾堆里捡回来的,但是这样的一对父子却处处洋溢着乐观、自信、平等的姿态。当袁老师问到小狄父亲是做什么的时候,他并没有因父亲是卖苦力的民工而表现出自卑之态,而是很平静地告诉老师两个字“民工”。这里传达出来的绝不是思想的麻木,而是平等职业观在父子俩心目中的体现。影片最后父亲喜欢上了袁老师的叙事,更是对父子俩尊严自信的人生信条的展现。一个是生存在社会底层的靠出卖劳力赚取生活基本保障的民工,一个是贵族学校漂亮的女老师,在世俗人的眼中,这无疑属于典型的“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类型,这种恋爱是不会有结果的,但是影片中的父亲不仅有了喜欢袁老师的大胆想法,而且还付诸实际行动,并且通过影片我们知道父亲还会坚持下去。这样一个不符合常态的父亲恋爱的叙事更是再次凸显了父亲尊严自信的人生信条。

影片中的父亲不仅以此作为自己的信条,而且也希望能将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传给自己的儿子。当父亲买的旧电扇很快爆掉了的时候,儿子抱怨道:“你大爷呀,你做事机灵点行不行”,当父亲得知儿子口中的大爷指的是他同学时,父亲生气地说:“我们虽然穷,但是不说脏话,我们不去偷,我们不去抢,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我们不会拿,你要努力读书,将来做一个有用的人!”这番话无疑是对儿子的尊严教育:经济的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贫穷的人没有骨气,活得没有尊严。正是出于对尊严的维护,父亲才在工地上对说儿子是通过作弊才取得满分的工头大打出手:同时,也由于儿子对作弊行为的狡辩激化了父子之间的矛盾,甚至到了亲情决裂的地步。虽然父子俩出现了矛盾,但是父亲对儿子依然关爱有加,他给在贵族学校读书的儿子送去了午餐。当袁老师让他进去的时候依然格外为儿子考虑,怕儿子的同学看到自己狼狈的样子会笑话儿子,难道这不也是一种对儿子尊严的维护吗?影片发展至此,儿子也似乎忘记了因赌气而说出的断绝父子亲情的话语,当他拿到及格的试卷后他首先能想到的自然是含辛茹苦供养自己的父亲。偏偏在这时,影片出现了可亲、可敬的父亲在工地上出事的一幕,由此影片的氛围由因赌气而导致父子亲情破裂的伤感过渡到了对父子俩命运的悲悯中,剧情也因此完全达到高潮。作为儿子的小狄为自己曾经对父亲的顶撞懊悔不已,他无比心痛地希望父亲能像往常一样等他睡醒后就能回到自己身边。温暖挚烈的亲情化解了父子之间的矛盾,也完成了对儿子人生教育的目的,只要能唤回至亲至爱的父亲,他可以接受父亲的一切教诲。当冥冥中和父亲一样承担教育角色的“七仔”看到这种结果后,它才会毅然决然地选择消耗自身能量来协助完成对这一圆满教育事件的抒写——它将一个复活的父亲完完整整地送到了儿子的身边。

三、教育主题塑造的唯美化

父亲的教育角色所承担的是对未来的一种信念、气节和理想的坚持,相信世界总是美好的,未来总是有希望的。在父亲的再三唠叨下儿子对这样的信念自然有所了解,但是不谙世事,并且长期感受着与富家子弟较强经济落差的儿子,他的意志真的能够像成年父亲那样坚如磐石吗?当儿子拥有了具有超能力的太空狗后,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欲望便显现出来,他希望借助太空狗的帮助来实现一个孩子最大的野心:试卷上的一百分、体育课上无所不能的超能力、对欺负过自己的坏孩子的报复…“这是一种多么真实的儿童内心世界的展示l在现实、功利的生存环境中,有几个成年人能够禁得起这种诱惑,何况孩童?但是拥有超能的太空狗切切实实地通过自己的“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处事风格教育了小狄,使他领悟到要取得成功,只能依靠自己,而不能对外物有所依傍。这种虽然经济困苦,但是自强不息的精神难道不是我们当下的人应该学习的精神品质吗?影片传达出的教育理念难道不是对现世社会中人们的功剩、经济至上的教育观念的强烈批判吗?

影片对这种至善、至美、至纯的教育理念的传达由于运用了科幻的表现手段,采用了纯净的儿童视角,在不温不火的平静叙事中逐渐铺展开来,有效地避免了同类题材影片刻画上的絮叨,也避免了观众接受上的强硬性。这种叙事结构的采用使影片纯美得像一首童话,让人不忍心破坏其中的安宁、静谧、唯美,不忍心破坏主人公享受其中的贫穷,但乐观、积极的人生。

猜你喜欢
叙事结构童话
以微电影《调音师》为例谈中国微电影在叙事上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