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婷尹
[摘要]本文通过对迪斯尼动画《功夫熊猫》中的中国元素的分析,总结出中国动画现状主要是由于缺乏具有较高文化底蕴、艺术修养和创造力的策划和编导人员及动画工作人员。中国动画在现今国际化语境背景下与日美动画大国产生巨大差距的根本原因,归根结底,在于对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抛弃、对传统名著机械性的苍白复制。所以,摆脱对日美动画的盲目模仿,走民族化的创新之路才是中国动画的复兴之路。
[关键词]中国动画,民族气息;民族化;创新
多数喜欢动画片的人,一定不会错过《功夫熊猫》,还是一贯的梦工厂的高水准,画面精致细腻,人物生动传神。虽然故事情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非常俗套的:讲述了一只肥嘟嘟的熊猫阿宝从一个普通村民成为一名龙斗士的历程。阿宝生活在一个开面馆的家庭。父亲希望他继承家里的面馆生意。但他却一直拥有一个大侠梦,梦想成为一名武功盖世的侠客。终于,机会来了。和平谷要选出龙斗士,去迎战太郎。由于阿宝去晚了,玉殿的大门关闭了,阿宝被拒之门外,他绞尽脑汁想了许多办法,终于进入了玉殿。智者大师龟仙人感受到了阿宝身上龙斗士的气脉,将阿宝选为龙斗士。武林高手们对这个笨拙胆小、毫无武功的阿宝不断嘲笑和讽刺,让阿宝很伤自尊。但是他没有因此而放弃,他知道:“龙之斗士永不放弃,”终于,他通过不断努力,获得了武功秘籍——龙之典。可秘籍上一片空白,只能映照出自己的样子。经过反复思索,阿宝悟出了其中的奥秘:只有相信自己,才能成功。最后,他击败了太郎,保护了整个和平谷。
在看的过程中,频频出现人们会意的笑声,整个氛围相当的轻松和惬意。这个片子做得非常地道,一点儿也没有是由西方人演绎的感觉,不论是故事还是其中传达的意境,不论是画面还是其中的细节,都是东方式的:功夫、熊猫、山水、太极、庙会、书法、针灸,都是典型的中国符号;动物们吃的是面条,用的是筷子,猴形、鹤形、蛇形、虎形、螳螂都是中国传统武术中颇具特色的拳法,就连一条普通的蛇都是参照中国特有的“五步蛇”进行设定的。唯一特别的可能就是出现的现代的口语,比如OK之类的。让人不得不感慨这是一部中国元素大全的电影。
然而,在大赞美国梦工厂动画制作之精美的同时也不尽觉得有些悲哀,不论是“功夫”还是“熊猫”,都是很中国的东西;水墨画山水、故事,也都很中国,可是为什么如此“中国”的动画却不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做的呢?我们守着巨大的宝藏无所作为,只是眼睁睁地看着客人们熟练方便地自取自用,反过来赚我们的钱;西方人们正在用外语讲述中国的故事,用外语教育中国的孩子,传达他们所领会的中国道理。不知道是不是经济发展了,中国人讲故事的能力却下降了?面对银幕内外充斥着我们眼球的是一个个类似的简单平淡的剧情,或者是一个个仿造美国、韩国、日本的故事,不得不让人感慨:中国动画到底怎么了?《小蝌蚪找妈妈》(1960年)、《牧笛》(1963年)、《大闹天富》(1964年)、《山水情》(1988年)这些堪称中国动画发展史上的经典之作的风范都上哪儿去了?
有人认为中国动画的最大问题是资金和技术的不足,所以应该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但是,诸如《小蝌蚪找妈妈》、《牧笛》、《大闹天宫》、《山水情》这些不朽名作也恰恰都是在当时技术并不发达,资金并不雄厚的环境下拍摄成的,但是就算放到今天,它们娴熟的绘画技巧、独特的意向造型、浓郁的民族气息也仍然让人竖起大拇指,可是这么多年过去后,我们运用着先进的3D技术却仍然没能抢占自己的动画市场。
归根结底,中国动画现状主要是由于缺乏具有较高文化底蕴、艺术修养和创造力的策划和编导人员,动画工作人员对所谓先进技术的运用也显得手忙脚乱而不成系统。技术是用上了,但动画与电脑的结合又显得生硬而缺乏美感,与迪斯尼2D、3D画面那种完美结合存在较大的差距。其根本原因在于,国内动画片面追求所谓“大投资”“高技术含量”及“大制作”的空架子,而忽略了精湛画功和精细作风等中国动画最宝贵的传统。如《大闹天宫》中那种典型化的人物造型、强烈的色彩对比以及节奏明快的音效。无不饱含着浓郁的中国传统和中国风味。一味地模仿美国动画或日韩动画,使得具有传统中国绘画技术元素的动画片正变得日益稀少。要么是诸如《蓝猫淘气3000问》的美国卡通造型,要么是《海尔兄弟》的日本卡通造型。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我们盲目模仿他人的时候,一部《花木兰》一部《功夫熊猫》竟使我们看到了一幅幅源于古老乐府的中国式卡通世界。
其次,目前许多动画片的创作理念存在偏差,创作者对受众人群的狭隘理解:总觉得动画片就是给学龄儿童看的,使得中国动画创作一直停留在以古代神话和童话为主的“小儿科”状态,剧本过分拘泥于原著,没有更好地进行现代性的转型和置换来凸显动画艺术的娱乐功能,而是“对中国古典文学或是神话传说的机械性苍白复制”,以至于平淡和浅薄。其实,动画是不分年龄性别的,它所具有的那种亲切而原始的表现形式,比其他任何艺术形式都更能打动人。在这一点上,日本就做得很好,在日本整个漫画出版市场上有好几百种漫画周刊、月刊、季刊、单行本等,其中也包括诸如科技农林出版社出版的相关内容的漫画书,这些漫画刊物都是按照幼儿、少年、少女、青年、中年乃至老年等类别进行细分的。众多的分类漫画杂志为漫画家提供了巨大的投稿空间和生存空间,也使漫画成为日本动画产业链的基石。据日本智库三菱研究所调查,喜欢动漫的人在日本占87%,而持有与动漫形象相关产品的人占84%。喜欢动漫的人已不止于青少年和中年,近年来,动漫产品开始进入老年人的生活,在东京郊区一所养老院里,近一半的老人热衷于动漫产品,以至于成立了“动漫欣赏会”。仅以2004年广岛国际动画节的入场者年龄为例,统计数字显示,入场者中10岁以下占2%,10-19岁占13%,20-29岁占25%,30-39岁占28%,40-49岁占17%,50-59岁占10%,60-69岁占3%,70岁以上占2%。如此分散的年龄分布,从侧面反映了日本动漫的消费者基础之雄厚。再看美国迪斯尼公司出品的《狮子王》,虽说它的灵感主要来自于莎士比亚的名剧《哈姆雷特》,片中借小狮子王辛巴的成长来探讨爱、责任、生命等比较成人化的话题,成为老少皆宜的成功的动画大片。再如1998年推出的《花木兰》,虽然取材依旧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在教科书中必录的乐府名篇,但是从其人物造型、叙事结构到故事结局依然都渗透了迪斯尼的一贯风格,被演绎成一个集武侠、言情为一体的精彩的爱情故事。由此可见。改编并不是简单的一味的抄写,只有在把握原著主脉与精髓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增添新鲜的元素才能更好地吸引观众。在全球化语境下的今天,国产动画片的创作对中国传统名著进行改编、转换作为创作题材不能不说是国产动画片民族化并逐步与国际接轨的一条捷径。
“唯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放眼国际动画市场,回顾中国水墨动画立下的丰功伟绩,展望中国动画的未来,对日美动画的盲目模仿,情节的简单化、幼稚化始终是我们存在的重大问题,缺少中国传统精神成为动画创作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摆脱对日美动画的单纯模仿,走民族化的创新之路依然是中国动画发展的关键,只有将中国独特的美学思想同动画片的创作相结合,才能创作出承载着华夏民族精神的优秀动画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