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了为道班工人塑像的文学梦

2009-07-18 07:30夏承政张芳辉
凉山文学 2009年3期
关键词:养路工文学梦雪山

夏承政 张芳辉

本书的两位作者共同欠下一笔“债”,一欠就达二十年!“债主”是一位素昧平生的道班工人朋友。

1979年春,时任四川《甘孜报》编辑部主任的张芳辉,特地邀约在凉山州德昌县文化馆任文学编辑的老朋友夏承政,一同登上川藏高原,采访闻名全国的雀儿山“红旗道班”。次年,两人共同创作一部歌颂道班养路工人光辉业绩的长篇小说《雪山作证》。1981年、1982年四川人民出版社曾两次将这部作品列入选题计划。

1981年12月20日,《工人日报》刊载了福建莆田公路道班一位工人写的题为《青年养路工人的呼吁》的读者来信,反映养路工作虽然平凡,但非常艰辛,呼吁社会给予关注。信的内容朴素感人,打动了两位作者的心。正好,夏承政主编的刊物《德昌文艺》选载了小说《雪山作证》里的三章,立即寄赠给那位工人朋友,并去信表示对他们的理解和钦佩,承诺待小说出版后一定寄赠给他。那位工人朋友收到刊物和信,非常兴奋,很快热情复函,并从此建立了友谊,不时有书信往来。

1984年,张芳辉调到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工作,远去了拉萨;夏承政负责德昌县民间文学普查及“三套集成”编纂工作,任务繁重。两人的业余时间不多,精力有限,对小说《雪山作证》的修改,只能断断续续地进行。一年又一年,由于太多的偶然、太多的无奈,这部小说迟迟未能出版。作者无法面对那位热情期待阅读这部作品的工人朋友,而中断了联系。

二十世纪末,两位作者年事渐高,而且疾病缠身。但是,由于对雪域高原道班工人爱之至深,情涌于怀,念念不舍,同时也因为欠了那位工人朋友这一笔“债”,心中老是不安,故而下了决心:一定要把常年生活在“生命的禁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用血与火铸就“雀儿山精神”的高原道班工人,介绍给广大读者;一定要把这一部书赠送给那位工人朋友,还一笔信誉上的“债”。

怀着神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夏承政将小说最后改定并更名为《雪山金飘带》之后,又创作一部电影电视文学剧本《心中的雪莲》,作为小说的后续故事另行出版。如今,在四川民族出版社的支持下,长篇小说《雪山金飘带》正式出版了,两位作者为此书辛勤笔耕长达二十七年,锲而不舍,终于圆了为英雄的道班工人塑像的文学梦!

2008年5月1日

猜你喜欢
养路工文学梦雪山
陕西省“十佳养路工”潘林森
征服雪山
国境线上一抹橘红——内蒙古边防公路优秀养路工素描
爬雪山
我的文学梦
雪山历险记
文学梦激我搏一生
雪山之巅
梦圆
拥抱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