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决策:既要“有理”,更要“合理”

2009-07-17 03:48黄金华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09年6期
关键词:有理升学率决策

黄金华

因课题研究需要,笔者前不久通过问卷、走访、通信等方式对省内外30所中小学校校长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约86%的学校在决策时仅满足于“有理”。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有的学校千方百计甚至“非人道”地抓应试教育抓升学率,因为“有理”——家长、社会有升学的需求,政府以升学率考核评价学校;有的学校喜欢作秀——不断地提出新口号、新理念,不断推出新举措,并设法借助媒体炒作宣传,因为“有理”——吸引眼球,刺激听觉,扩大学校影响,提升学校知名度;有的学校不专心研究校情而特别热衷于外出取经学习,借他山之玉攻本校之石,因为“有理”——可以省时省力,立竿见影,在最短时间内出成绩;有的学校把教学成绩优秀的教师提拔到领导岗位,因为“有理”——吸留人才,鼓励教师好好教学;有的学校对硕(博)士学位教师倍加宠爱,因为“有理”——他们有知识有水平,可为学校撑门面;有的学校对优秀学生百般宠信,因为“有理”——怕他们流失到外校,从而影响升学率;有的学校把成绩(纪律、品德)差的学生推向社会,因为“有理”——提高学校升学率(维持学校纪律、减少负面影响);有的学校所以不准组织学生外出春游,因为“有理”——家长、社会对学生安全十分关注……

“有理”,“有理”,还是“有理”。只要“有理”,或有必要性,或有需要,或有可能,“有理”就会成为学校决策取舍的依据和标准。

“有”者,存在也,具有也,具备也;“理”者,理由也,事理也,原理也。事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事物之理也是复杂多样的。事实证明,以“有理”为依据和标准,最容易使决策陷入形而上学的表面性、片面性、短视性的泥潭,这就是典型的一点论。有的校长为何常常纳闷,此事明明有理,明明从实际出发,可为什么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呢?为什么有的学校决策一推出,就会招致众议?可以说,当下学校许多乱象、怪象都与“有理”型决策有关。“有理”未必正确,即便正确,也未必准确,或未必合适,或未必恰到好处。

应该承认,“有理”型决策,具有时间短、速度快、效率高的优点,有时也确实能取得好成绩。但实践证明,其成绩是片面的、局部的、短暂的,隐藏着巨大的风险,从长远来看,往往是得不偿失的。“有理”型决策盛行的原因复杂,与这种决策带来的短暂成效有关,与时下应试教育体制有关,与处于转型时期功利、浮躁的社会心理有关,与校长缺乏风险意识有关,与学校决策体制不健全有关……

学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育人,这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关系到学生一生的健康、幸福,而且关系到家庭、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教育无小事!在学校,最小的事也是大事。因此,学校决策绝不能有一丝一毫的侥幸,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功利、短视,只能是认真、谨慎、严谨。也就是只能实行“合理”型决策。

“合”者,合适也,适合也,符合也;“理”者,理由也,事由也,原理也。“有理”与“合理”,虽然仅一字之差,但实际表现、实际效果却相距甚远。“有理”未必“合理”,“合理”肯定“有理”。所谓“合理”型决策,就是用辩证法、风险意识指导决策,既要考虑可能性,又要考虑可行性(条件性、现实性);既要学虑必要性、科学性,又要考虑人文性、合法性;既要考虑普遍性,又要考虑特殊性;既要考虑眼前,又要考虑长远;既要考虑目的性,又要考虑规律性;既要考虑紧迫性,又要考虑延缓性;既要考虑正面,又要考虑反面……句话,把矛盾双方统一起来(结合起来)进行考量,努力寻找矛盾双方的最佳的平衡点,决策理由不能满足于“必要”而要努力达到“充分”或“充要”。这就是博弈决策,发扬民主,正反论证,比较遴选,多中选好,好中选优。这就是厚积薄发决策,准备充分,信息全面,情况熟悉。

“合理”型决策,尽管费时费力,较麻烦,效率不太高,但它能确保决策更佳最优,能确保学校平稳、持久、健康发展,能确保学生、家长、教师和社会的满意度最大化。“有理”与“合理”,是两种不同类型、层次的决策。决策是管理系统的起点。决策错,则起点错;起点错,则方向偏,浪费大,结果错。理论和实践证明,学校应该且必须崇尚“合理”型决策。

(作者单位:江西宜春学院)

猜你喜欢
有理升学率决策
《有理数》巩固练习
做决策也有最佳时间段
决策大数据
诸葛亮隆中决策
基于ARIMA模型对我国升学率的研究
圆周上的有理点
这些孕妇任性有理
《管理就是决策:第一次就把决策做对》
实现升学率与素质教育的辩证统一
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