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 朱宁 40年的IT浪漫

2009-07-17 09:50
计算机世界 2009年18期
关键词:王健知青工作

王 臻

他,从麻袋厂工人成为微软企业解决方案团队主管;她,从“老三届”知青成为微软商业智能首席架构师。他们40年来,从相识,到相知相守,共同谱写了一段浪漫的IT情缘。

一个是微软中国研发集团战略合作部的企业解决方案团队主管,一个是微软中国研发集团战略合作部的资深商业智能(BI)首席架构师。无论是作为微软全球顶级咨询师,还是IT从业人员中的“模范夫妻”,或者是无数返乡知青中极为普遍的一对,王健和朱宁的经历都是一段传奇。

微软全球顶级咨询师团队被称为“National Practice Team”,能进入这个Team的只有100多人,其中中国人更是寥寥无几,而王健和朱宁都在其中。

在北京,王健和朱宁的生活很简单。他们走路上班,周末去家附近的公园参加“民间合唱团”,一起唱红色歌曲,回想当年知青的日子。对这样的生活,王健和朱宁都很知足。“我们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我们实现了价值,我们别无所求,我们是成功的。”王健说,微软成就了他们的梦。事实上,是双方成就了彼此。

幸运的返城知青

“没有炮火的年代,一代人的青春挥洒在武斗与呐喊声中,这是他们阳光灿烂的日子,他们的浪漫在血色昏黄中弥漫成昨日的记忆,我们在他们的故事中心随波动,却发现,青春不过是一场绽放到极致却结束得太仓促的事。”这是写在《血色浪漫》前言的一段话。这样的故事和青春,映射在那一代许多人的生命里。每次看这个电视剧,王健和朱宁都会想起当知青的日子: 他们曾是普通的中学生,文革让他们的命运随之改变。

1968年,朱宁刚上初中就被派到苏北的一个农村下乡插队,一群不大的孩子欢天喜地地进了村。村里很穷,床就是土坯子,用泥巴和着稻草烧成的,没有褥子,铺上草和芦苇席子就睡。村里人都是几人合盖一条被子,脱光衣服睡觉,怕磨坏了衣服。看着知青们从城里带来个人全套的被褥,他们觉得既新鲜又陌生。

村里的年轻人对这批知识青年十分仰慕,一直叫朱宁“大学生”,尽管她反复解释自己只是小学毕业,却根本没人相信。直到有一天,有人拿着一个数学符号问朱宁,只上了初一的朱宁根本不知道这是“根号”。于是她回答:“很像‘除号,但我不认识。”对方这才相信朱宁“确实是个小学生!”听到这句话,朱宁的心情变得很复杂。一方面,她很高兴,因为终于证明了自己没有说谎; 而另一方面,她也暗暗地为自己的无知有些不是滋味。当时,她并没想过自己将来有机会上学,她只是不想当为人妻、为人母的时候,被儿子说“妈妈连根号都不懂”。于是,“根号”开启了朱宁的求学之路。

1970年,朱宁“上调”到苏北一家厂当纺织女工,在这里,她遇到了王健。之后,他们在拖拉机厂再次相遇并结婚。当时已经到了“文革”后期,根据中央的“721精神”,各单位纷纷开办了“721大学”。

很幸运地,王健和朱宁都被推荐到了拖拉机厂的721大学。然而,721大学毕竟不是正规大学,不能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渴求。1977年刚恢复高考,王健和朱宁马上就动了心思,但政策规定,在721大学读过书的人不能再报考正规大学。“那时,我们看高玉宝的《我要读书》。这并不是在讲故事,而是真真切切地代表了那一代很多人的心声。”朱宁说,许多知青只能听着这种来自心底的回声,却永远被拒之于大学校门外。

“既然如此,不如直接考研究生,考不上也不丢人。”朱宁抱着试一试的想法鼓励丈夫。当时,南京自动化研究所正好通过中国电力科学院,招收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研究生。尽管两人的总分都够了,却各自有一项单科成绩没有过线。

虽然第一次努力没有成功,但却给了两人信心,他们觉得,自己离研究生并没那么遥远。于是,春节两人都没有回南京老家过年,继续留在厂里埋头苦读。第二年,他们双双考上了中国电力科学院研究生院,其自学成才的经历也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日报》等广泛报道。毕业后,他们一起被分配到电力部南京自动化研究院通信技术研究所(现南瑞集团)工作。

出国

让我们学会“选择”

如果一直这样走下去,今天的王健和朱宁可能依旧在南京自动化研究院,并成为两名电网专家。可是很快,命运再次出现转折。一次朱宁去加拿大做交流访问的时候,多位北美的大学教授向她发出了邀请,不但可以提供读博士的奖学金,还能任选课题。

尽管朱宁内心充满了对读书的渴望,但想起刚满一岁的儿子,她只能选择拒绝。此时,王健却认为机会难得,鼓励她去美国读书,自己则留在国内一边工作一边带儿子,同时也申请出国的机会。

1987年,朱宁去了美国留学。可到了美国,她才发现一切都和她想象中的完全不同。原来,学校规定,刚入学的学生必须通过资格考试后才算正式博士生。朱宁要备考的19门课程与她之前在国内学习的教材完全不同,更困难的是,由于导师的前两个学生都没有通过考试,她的准备时间被缩短成为半年,这在当时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

于是,6个月中,朱宁注册了5、6门必修课,并旁听4、5门辅助课程。她每星期只去超市买一次菜,每天煮一锅鸡蛋,出门时就在书包里装上几个。这种宿舍、图书馆、教室三点一线的生活,以及强大的学习压力,反而使朱宁以最快的速度适应了在美国的生活。“我也很想家、想儿子,每次看到差不多大的孩子都会掉眼泪。但我知道这个机会多难得,我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纵容这种情绪。”就这样,朱宁创造了学校的纪录,她成为第一个在半年里一次性通过考试的学生。

在国内的王健也没有闲着,朱宁在美国获得电子控制博士资格的同时,他顺利地在亚利桑那州州立大学获得了计算机科学(Computing Science)的硕士入学通知。同样,他在一年之内读完课程、获得学位也创下了学校的纪录。夫妻终于在美国团聚。为了能尽快把儿子也接过来,王健放弃了继续深造的机会,选择去工作。

“出国最大的收获,就是知道自己还可以有选择。”王健说,他们这代人,没有资格谈梦想,也没有自己的选择。为学习而学习,为工作而工作,哪有路就往哪里走。和现在许多出国留学的人不同,王健出国时已经30多岁,他的“选择”不是为了兴趣,而是生计,“不是我去选择职业,而是职业选择了我。”

这辈子

从没“工作”过

有一天,王健听到儿子与同学打电话:“我很羡慕我的爸爸、妈妈。”儿子说,“他们有一份好的工作,他们工作得很快乐,每天就像没有在工作一样。”那时,王健和朱宁都已经在微软工作了。

朱宁加入微软已经近10年,在美国总部时从事为企业提供BI咨询,并成为微软总部咨询服务部门的最佳顾问之一。她的工作信念是“BI is Art(商业智能是一门艺术)”,这句话也在可口可乐、世界银行、波音公司、耐克公司等大型客户身上被实践。当她第一次只身出现在行业客户面前做咨询时,在座的每一个人的年龄都比她大,经验也比她丰富,甚至有的已经白发苍苍。“那种自我价值得到印证和认可的感觉,我永生难忘。”朱宁说。

然而,在他们IT职业生涯的最初,并没有真正体会到工作的乐趣。因为读博士的原因,朱宁39岁才进入美国职场。“我每天都工作得很卖力、很辛苦,但是并不享受,而我也从未想过要改变。”

一个偶然的机会,猎头公司找到正在朗讯担任架构师的王健,希望他考虑一下去微软工作的机会。但猎头公司却不小心发错了职位介绍,王健认为这个职位更适合朱宁,便向猎头建议。此时,朱宁正面对着那份谈不上喜欢却很辛苦的工作,而加入微软则表示她要更换一个专业和领域,安于现状的惯性让她犹豫不决。

这时,她去阿拉斯加度假时的一段经历成了她人生的转折点。在阿拉斯加一个狗拖雪橇的活动中,教练去笼子里挑狗时,所有狗都表现得十分积极,争先恐后地大声叫。“你们看,连狗都这么积极地想争取工作,如果你们没有这种想去工作的冲动,就应该仔细考虑一下是不是应该换一份工作了。”教练的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了朱宁心中。她回去认真地考虑了很久,毅然决定去微软参加面试,并被立刻录用。3年后,王健也加入了微软,负责给合作伙伴开发解决方案提供咨询。

有一段时间,他们一家三口常常分头出差,周一从机场各自飞走,周五再选一个中间地点的机场汇合,一起过周末。王健也开始作为总部的支持力量,参与微软在中国的一些项目。频繁地出差回国,让他看到祖国的变化,并产生了回国工作的念头。

回国是重新开始

在第一次飞往美国的飞机上,朱宁心里十分紧张: 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尽快拿到博士资格,与老公、儿子团聚这些想法此起彼伏。20年后,在回中国的飞机上,她的心里则忐忑不安,充满了不确定: 家庭会不会受影响,能否适应国内的生活,工作该怎么办……尽管她的老板给了她6个月假期,让她来决定是与王健一起留在中国还是独自回到美国,但她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在中国待那么久。

“我看到中国经济和企业的巨大发展,但同时也发现国内企业和机构在IT技术部署方面的差距。”2003年加入微软后,曾多次到回中国工作的王健说,在美国获得的事业成功,并不能使他感到满足,落叶归根的思想在他脑中根深蒂固,他希望能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贡献于中国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发展。

机会往往比想象中来得快。微软中国研究院成立,王健终于有了回国工作的机会。可这个想法却遭到了朱宁的反对。她并不想和王健分隔两地,但中国的BI尚未发展起来,目前在中国涉及的BI咨询行业还局限在通信业、软件业和制造业,她没有用武之地。为此,一家三口没少召开家庭会议,详细探讨了回国工作的利与弊、机会和挑战,甚至签订了一些“条款”,来保证回国后的家庭生活必须保持现有的传统。

2008年7月,朱宁随王健一起回到了国内。回国之后,王健迅速投入到工作中,他以咨询顾问的身份帮助许多中国企业在IT方面逐步提高。王健认为,中国有些企业缺乏长期的规划和远见,“我们应该帮他们很好地利用IT技术去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朱宁则和儿子一起去了新疆,祖国的山水让她备感亲切。2008年国庆节期间,他们还相约回到了曾经插队的地方。40年过去了,当年的知青与老乡抱头痛哭。

现在,朱宁也加入了微软中国研发集团战略合作部商业智能团队,致力于开辟国内的BI市场。无论是合作伙伴解决方案,还是BI,在中国都面临很多阻力,在王健和朱宁面前困难也很多。对他们来说,能否成功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本着不抛弃、不放弃的心,用自己的热情和影响力,让更多中国公司认识到IT的生命力,这才是我们最大的价值。”

02

采访手记

找到“理想”

小时候,我们都写过类似《我的理想》这样的作文。从小我们就被灌输要有一个理想,然后沿着它去努力,长大后成为这样的人……

我问王健,在你年轻的时候,想要成为怎样的人,有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微软的架构师。他说: “我们和现在的人最不同的一点就是‘理想。你们可以有理想,而我们没有。”的确,在那个年代,无论是上山还是下乡,去工厂还是考大学,除了跟着国家的大环境和政策走,谁也没有自己的选择。如今的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专业,可以不在乎现在的环境,可以随时换工作,可是“梦想”、“爱好”和“兴趣”,对他们那一代人是多么奢侈的词,他们工作是为了生活,变迁也是为了生活。

作为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一代人,对知识的渴求让王健和朱宁从麻袋厂工人变成了微软中国研发集团战略合作部的资深架构师。王健和朱宁是幸运的,他们最终找到了自己“理想”的工作,并享受着。(文/王 臻)

猜你喜欢
王健知青工作
美联储的艰难选择:稳通胀还是稳金融市场
Exact solution of an integrable quantum spin chain with competing interactions∗
难忘知青岁月
不工作,爽飞了?
“王健扇艺展”
知青伟大的一代青年
初冬
选工作
难忘的知青往事(二)
难忘的知青往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