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历史·精神

2009-07-16 09:33
地理教育 2009年2期
关键词:宝塔华山城墙

毛 宇

陕西,这块中国大西北的黄土高坡,积淀了厚重的人文历史,拥有雄奇险秀的自然景观。2008年的年终岁末,悄然来到这片神奇的土地,短短数日,自然与人文、历史与现代、地上与地下……无数的反差,都给了我们足够的冲击和神往。身体奔波劳顿,心灵却震撼感慨。一如文在此处,心已回到那片土地……

自然华山

华山——北临黄河,南接秦岭,屹立于关中平原。华山与关中平原的落差,一个海拔2 000多米,拔地而起;一个海拔500米,逶迤而去,华山自然就显得更加挺拔突兀了。然而给人以震撼的,则更多的是它的奇险俊秀。

一进山门,就感觉到它在五岳之中独具一格的地貌特征。平地突兀而起,陡峭险峻,处处都有让人心惊胆战的地方。华山是由一块完整硕大的花岗岩体构成,依托于它而生长的植被很少,这样恰好把华山险拔峻峭、气势磅礴的一面展现无遗。站在华山脚下,你会感到人类自身的渺小,对大自然的那份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登临华山,已是下午三点左右,时间不多,来去匆匆,为节省时间,我们乘坐索道到达北峰,随后从北峰步行经过擦耳崖、爬天梯、苍龙岭,来到金锁关。听这些名字都是奇险非常之地。苍龙岭长约百余米,宽不足三尺,中突旁收,两侧绝壁千尺,极为险绝,仿佛在考验人们体力和心理的承受能力。据说,唐代文学家韩愈在此畏险大哭,投书求助,留下了苍龙岭上“韩愈投书处”的胜迹。也难怪,据说古时华山没有现在的防护设施,人们几乎只能骑着苍龙岭的脊背艰难爬行。我们所经过的地方处处险峭,爬山时气喘吁吁,往山下望又是峭壁深崖,心理与体力的双重考验,让人倍感刺激。“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在嘈杂的都市呆久了,有这样的机会来接受自然的洗礼,让清新的山风吹走身上的杂质,享受山林的清新、空灵和安静,自然十分惬意。来到金锁关,天色渐晚,听说前面还有依悬崖开凿而建、凌空架设的长空栈道,游人须面壁挽索、以脚尖探寻石窝、三面临空的鹞子翻身景点,更是奇险无比。然而天色已晚,气温也在急剧下降,天气和时间都不允许我们继续前行,于是,只好怀着对未知景致的向往与幻想,意犹未尽地下山返回。暮色中的华山别有一番景致,夕阳的余辉洒在峰顶的脊背上,一侧是茫茫云海,一侧是苍苍平原,云烟氤氲,使平时显得硬而瘦的华山也妩媚柔美起来。这自然生成的美景,使云游于山中的我们得以返朴归真,仿佛复归本真的自然……

历史西安

一座城市,凝聚了一个民族千年的历史血脉,温暖了一个东方的文明古国。西安,是一个让人着迷的地方。行走于古都的大街小巷,秦砖汉瓦、唐风古韵,仿佛处处铺展于你的足尖、时时飘洒于你的耳际。

对于初到西安的异乡人,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随处可见的古城墙了。据说西安城墙是中国乃至世界保存规模最大、成色最好、历史最为悠久的城墙。我们现在看到的西安城墙,是明代初年在唐长安城的皇城基础上扩建而成的。明城墙筑于洪武三年至十一年(1370—1378年),以唐代皇城城墙为基础,加高加厚,并沿着皇城墙分别向北、向东延伸,面积比唐皇城扩大了1/3。城墙四周开有四座城门,东长乐门、西安定门、南永宁门、北安远门。东西南北连起来就成了长安永远安定之意,这或许寄托了先人对生活的一种美好祝愿吧。每座城门有三重门楼:阙楼在外,箭楼居中,正楼最里。箭楼与正楼之间的瓮城、城墙四角的筑楼以及城外环绕的护城河,与城墙构成了一个科学严密的防御体系。

如果说古城墙是西安城市的坐标,钟鼓楼就是这个坐标的原点,它与城墙共同成为西安古城的名片。“晨钟暮鼓”,当走近钟鼓楼,突然发觉自己对这四个字更有了一种安宁而亲切的眷恋。试想,在遥远的古代,当清亮悦耳的晨钟和温厚平和的暮鼓从钟鼓楼悠扬传出的时候,那钟鼓之声向先人传递的不仅是时辰的变换,更成为这座四方城里人们心中最坚实的依靠和最温馨的象征。

有意思的是,现在的钟鼓楼广场,已经成为融古风唐韵与现代气息为一体,市民休闲娱乐的现代化广场。城楼脚下的麦当劳、商业步行街还有络绎不绝休闲购物的人流……历史与现实在这里有了完美和谐的交融,那熟悉的暮鼓晨钟将继续为这座古城的繁荣和兴盛祝福祈祷。

冬日的阳光懒懒地洒在城墙上,给古城墙平添了几分凝重深沉。暗淡了刀光剑影, 远去了鼓角争鸣。漫步于雄伟的古城墙下,伫立于雄浑的钟鼓楼前,秦汉雄风、大唐气象、风云烟火,仿佛已经写出了历史的盛亡兴衰,深沉厚重……

精神延安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中学时就读过的诗歌“回延安”,曾深深地打动过几代人。宝塔山,成了一代代人成长的精神坐标;延安,成为中国人共有的精神家园。怀着对革命圣地的向往,我们走进延安,踏上了这片红色的土地。

陕北高原的黄土高坡,雄浑、荒凉还显得干涸,你无法否认它的寂寞和贫瘠。然而,当面对陕北汉子那车辙似皱纹的古铜色脸庞,耳听那高亢婉转的信天游,目睹那粗旷奔放的陕北腰鼓时,你又不能不承认它的富有和坚强。广袤的黄土地就像父亲坚实的臂膀,托举起一个民族的伟大新生。

1937—1947年,延安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所在地。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

杨家岭——中国历史上有重要意义的中共七大、延安文艺座谈会就在这里召开。故人虽已离去,然而窑洞依旧、礼堂依旧。走进这座苍松环绕、翠柏映衬之下的中央大礼堂,主席台上方“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的标语口号显得格外醒目,这一政治口号,表明党的七大已经明确地把毛泽东思想写入了新的党章,从而使中共七大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岁月悠悠,风雨六十载,“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篇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经典文献,温暖了几代人的心田。艺术还原于生活,文艺回归现实,回归人民,今天,我们的文艺事业仍然沐浴在“讲话”的阳光雨露之下……

巍巍宝塔耸立在嘉岭山上,站在延河大桥旁,遥望这座千年古塔,感觉依然是那样神圣而高大,儿时印象中的延安宝塔一点儿没变,那份激动和向往依然还在。其实,延安宝塔已经化作时代的象征、历史的见证,象征了共产党人心怀天下的豪情,见证了共产党人心系百姓的情怀。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当年无数志士仁人、莘莘学子,不远万里从北平、从上海、从全国各地,不辞险阻,穿过敌人的重重封锁,来到延安。延安宝塔已经成为一代代人的精神之塔,牢牢地屹立在中国人的心中。

岁月如歌,往事并不如烟。回溯历史的长河,面对无言的宝塔,我们用心地去体会着一种渗透于中华民族血液中最广袤、最深刻、最朴素的情感……

陕西,这是一块怎样的土地?贫瘠而厚重,苍凉而温暖,朴素而华美还是平凡而伟大?

自然人文,山水情怀。陕西,是生命中一道深深的记忆,更是心灵中一泓精神的清泉……▲

猜你喜欢
宝塔华山城墙
多彩的华山
城墙边做游戏
藏在华山中的美
中华之源——西岳华山
城墙外边
单宝塔诗
是谁找回了玲珑宝塔
残破的城墙
在城墙上画画
宝塔加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