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云霞
我们正在经历着一个盲目求新、追名逐利的时代,一切合乎世俗要求带有功利色彩的东西被很多人肯定并追捧着。维特根斯坦说:“凡是不能说的都应保持沉默”,有时,无法用言语表达只能选择沉默。然而,沉默者的姿态是无法一直公然于世的,所以应当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振臂疾呼: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地理素养的培养正变得日益迫切,而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地理素养是无法用纷繁复杂的考试来替代的。应该说,地理学科曾经被视为可有可无的阅读课,这样狭隘短视的思想正在慢慢消失,凡事的前进过程都是曲折螺旋式上升的,真理胜于雄辩,地理素养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0世纪人类社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灿烂文明,然而,全世界面临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和严峻挑战,每个现代公民必须具备一定的地理素养,能够正确认识人和自然的关系,建立人类世代间的责任感,采取情理之中的地理措施,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理素养就是指必要的地理科学知识,地理科学的思维方式,对地理科学的理解,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以及运用地理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综合能力。
一、提升地理认知,激励健康积极的求知态度
剑桥的教授曾经面试过一名似乎不太显眼的中国学生,他的笔试分数刚够及格分数线,“你为什么报考地球资源管理这个专业?”这是教授们通常会问的第一个问题,“因为我知道,我们的地球在呻吟。”教授们眼神放出了光彩。“沙尘暴,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污染等问题越来越困扰着我们的地球。”他继续说:“我知道,有很多人是冲着名望、高薪报考贵校。但我不是。我了解到,贵校共有72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只有4名是研究环境领域的。我希望能够在这一领域有所建树,为了我的理想,我才报考这个专业。”显然,成绩单并不能吸引严谨的教授,他们被征服的原因就在于这名学生有较高的情商,他对学术的追求是建立在对学术的热情和钻研之上的。
智商和情商,都是人的重要心理品质,都是事业成功的重要基础。过去的课程结构偏重于对地理知识等智商方面的测量,今天从无数的事例中可以总结得出,情商才是促使人类认清自我、鞭策自我的原动力。地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和生活中的地理案例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地球的情感,有了情感的基石,学生学习地理的驱动力就得到强化,地理素养的培养就得到了保证。
二、加强地理美育,感受浩瀚精深的自然美
曾经有人给中国众多名山大川做过调查,排名居首位的多是西部人迹罕至的自然事物,东部和南部的历史文化古迹固然有非常大的人文价值,但是自然对于人们的巨大吸引力似乎亘古就存在,人们自古就对自然有着宗教般的敬畏与崇拜。我们从来就有欣赏自然事物之美的能力,“天崩地裂寻常事,水滴石穿更无言”。如果说是内力作用为地表形态提供了粗毛胚,那么流水、风、冰川、海浪等的外力作用则将这些粗毛胚进行精雕细琢,今天我们看到的桂林山水、风蚀蘑菇、新月沙丘等就是自然馈赠的最好的礼物。“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在这些古典诗词中,都可以感受到地理的气候、海拔以及地球运动带来的气候性、地带性、时空性的节律美。当学生进入这些情境中的时候,内在的某些特殊情感会因为共鸣而被唤醒,从而达到内在情绪宣泄或者内在情感得到满足,使自己的价值取向得到强化。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学生感受自然美的过程很多时候是依靠教师的语言才能实现的,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应当也是精雕细琢以后的产物,精美的课堂语言让学生身临其境,盼望上课,不愿下课。
三、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中培养地理情感
地理科学是一门边缘科学,它具备区域性和空间性,人文性和科学性,交叉性和边缘性,综合性和多样性等一系列特点,所以它和多门学科都有交叉,作为一名优秀的地理教师,应该利用多门学科内在的地理内容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人地和谐发展的情感。
桑克有一首诗“雪的教育”:“在东北这么多年,没见过干净的雪”,这不能不叫读者产生一种共性的悲哀,“城市居民总这么沮丧,在乡下,空地,或者森林的树杈上,雪比矿泉水更清洁,更有营养。它甚至不是白的,而是湛蓝,仿佛墨水瓶打翻。”诗人用精炼的字句将雪的纯净从记忆里提炼出来,他将记忆中的雪展现在大家面前,但是回忆不能代替现实,现实更加赤裸地暴露在每个有良知的人面前,让人们不得不去反省“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对社会产生的现实和潜在的影响不容小视,人类正在面临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全球性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家、政治家及所有人的共同责任,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活动应以不破坏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系统的持续生存为最低道德标准。
地理素养也能够在哲学的学习和理解中得到熏陶和培养。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是天人合一。中国的伦理学与中国的美学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只是中国的伦理精神侧重于将天人关系义理化,而中国的美学精神则侧重将天人关系情感化。它们虽各有侧重,但内在意蕴又是相通的。这内在意蕴就是将宇宙人生看成流转不息的生命。正是在生命的基础上,作为兼自然与上帝二义之“天”与作为万物灵长的“人”,建立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关系。只有在充分尊重自然和按照自然规律办事的基础上才能真正体现人地和谐观的发展。孔子曾赞颂宇宙生命:“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火何言哉”,他把宇宙看做有思想有情感并充满活力的生命系统。无怪乎国外有学者高呼,当今治世应当以孔子“仁德”思想为核心。
四、具备敏锐信息意识,在生活中体验地理
到生活中去是学生学会地理的最终目标。走出地理小课堂,在生活的缤纷世界里应用地理,检验地理知识的真实性,让学生真正学会地理,培养地理学习能力,形成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同时,也使地理课在现实生活里“开放”生成。杜威对教育本质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他主张教育注重个性的培养,强调对儿童活动的选择,让儿童从做中学等。以这些教育原则建立起的学前教育课程,突出开放性教育,设置活动区,儿童可以在创设好的教育环境中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材料和活动,重视个人价值及其实现。
在地理教学中,要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中处处有生活;体会到地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价值。这就需要教师有敏锐的信息意识,既然人类已经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那么就应该体验到生活中环境的改善已经出现大小不一的变化。如西湖最近出现多头黑熊,就是环境改善以后人和生物和谐共处的一个案例,然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们要认识并顺应地球表层的规律,就要维持生态的平衡,故而,黑熊数目一再攀升,繁殖过多之后就要对它们进行数量上的控制。这些活生生的地理案例,都可以为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