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艳
地理学科与其它学科不同,其研究对象是建立在地球表层这一巨大系统上的,区域跨度大,综合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十分突出,不仅包含了自然地理科学中天文、地学、大气等空间动态性强、富有探索性的理科类知识;而且包含了社会科学知识即人文地理学中人口、资源、城市、环境、工农业布局等较为抽象的理论化的文科类知识。如何突破这些重难点是地理教师共同的话题,信息技术在这一方面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主要反映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整合方法上。
一、教学内容上的整合
1.运用信息技术建立地理空间概念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会遇到大量关于地理空间概念的知识。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能通过语言描述和图画的形式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但是语言的描述和平面的图画,都难以帮助学生建立立体的空间概念。采用信息技术,利用电脑的三维立体动画,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三维立体的地理事物,从而更清晰地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地理空间概念(如教学案例中反映等高线与地形的关系所作的立体动画图1)。
2.运用信息技术呈现地理事物变化过程
地理学科涉及大量地理事物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变化。有些地理事物的时间变化可能是瞬间发生的,如火山爆发、滑坡、地震;也有一些是漫长的地质时期逐渐发展变化的,如青藏高原的隆起抬高、化石的形成过程;也有一些事物是微观的、小尺度的,我们肉眼无法观察到;也有一些事物是宏观的、大尺度的,我们无法观察到他们的全貌。利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也只能是通过图示的方式或语言进行教学,无法再现事物的变化过程,学生得到的信息是静态的,无法表现这种动态变化以及与时间的关系。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使微观事物扩大化,也可使宏观事物缩小化,如土壤的形成等涉及到微观分子的运动,而地球的运动、全球性及区域性的大气环流(教学案例见flash动画图2),又属于宏观事物的变化。
3.运用信息技术分析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
地理事物的区位影响着地理事物的变化规律及特性,而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又是非常复杂的。全面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对于了解地理事物至关重要。通过信息技术,可以清晰再现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位置关系、区际关系;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把影响一个地区的诸多因素,层层叠加,使学生能够清清楚楚地认识到一个地区的自然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是一个整体,既掌握了地理知识,还认识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如世界气候类型和自然带的分布模式图(图3)。
4.运用信息技术建立地理现象的模型
地理事物的各个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个要素的发展变化,会引起其它要素的发展变化,如何理解当一个要素发生变化时,其它要素将如何发生变化,并预测它们的发展方向,这对于学习地理知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教学环节中,可以通过建立地理模型的方式,直观再现地理事物各要素的关联性,如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与不同纬度昼夜长短的变化(教学案例见图4),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与当地暴雨、植被的关系,一个地区的气候与企业布局的关系等。
5.网络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给教师的教学手段注入了新的活力。特别是学校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校园网的建设,使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逐步进入课堂教学,也使地理课堂教学发生了大的变化。
网络教学是利用网络课件进行教学,教师可根据课堂反馈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更新,更好地满足教学需要。学生通过网络课件依据自己的学习进度、知识的掌握情况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及测试题。网络课件除了文字之外,还可以用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形式体现教学内容,这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同时,网络教学实现了人机交互和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以直接进行交流,在互教互学中学习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还可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平台。
二、教学模式上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设计是在先进教育理念(尤其是建构主义)指导下,根据时代的新特点,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本媒介,以设计“问题”情景以及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的教学策略为核心的教学规划与准备的系统化过程。
1.讲授型CAI模式
此讲授式非传统讲授式,它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抽象的地理概念变得直观,将遥远的地理事物呈现在眼前。通过视觉、听觉等器官的不断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如讲“地球的运动”时,这是教学中的难点及重点,无需教师多费口舌,通过FLASH动画的展现,可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
2.合作型探究模式
合作型模式是指利用网络以及多媒体等相关技术,由学生针对某一学习内容彼此合作,以达到学习、掌握该教学内容的目的。如讲“身边的文化及地理”时,由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教学内容,拟定学习提纲,学生分小组,利用互联网的信息资源库,查找、收集、整理信息。通过口头表达、小论文、地理小报、幻灯片和音像资料等多种形式输出学习成果,在课堂上相互交流,共享集体的智慧。其教学效果得到优化,而且不同的认知水平、不同的观点在此碰撞,会擦出智慧的火花,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3.层次型差异模式
根据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水平、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提出基本、较高、发展特长等几个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提供不同的学习资源,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不同的思维空间。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和教师的启发下,使每个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发展,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如学完中国的农业、工业、交通、商业、旅游业后,可设计如下几题:“十一黄金周想游玩十大旅游胜地的三个景点,请设计一个经济实惠的旅游方案,安排好游、玩、住、食、购等”,“假如你计划从某银行贷款1 000万投资西部开发,请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写出投资可行性报告,供银行审核通过”,这种层次性学习可使学生尽可能满足个性发展需要。
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地理教学改革也由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向现代教学方式转变,在这种转变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将在地理教学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地理作为一门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 其研究对象的时空多维性使地理现象难以亲历和亲自观察到,地理规律难于把握,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更是如此。在地理学习和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实现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有机整合以及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教学和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