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参与小学教育过程的思考

2009-07-16 03:05宏立新
新课程·上旬 2009年5期
关键词:理论社区家长

宏立新

家长参与小学教育过程是指发挥家长在学校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在家长与学校、教师间营造出一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共同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家长参与小学教育过程的现实需求

(一)学生的要求

1.学生成长阶段的独特性要求

2.学生的心理渴求

(二)家长的要求

1.家长的中国式期待

2.家长的知识层次要求

3.教育理念的更新需求

(三)教师的要求

1.缓解教师的教学压力

家长的参与,适时与教师沟通,不仅能缓解教师的压力,而且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2.加强教师与现实的融合

新时代要求教师要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现代化人才,而教师是一个相对具有局限性的职业,主要面对学生,学校。家长的参与就能一定程度上弥补教师的职业限制。

3.共同减少学生问题的出现

家长与学校共同发挥作用、互相沟通与合作,有助于全面了解学校的动态、提早发现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便于共同商讨,及早解决。

(四)学校的要求

学校是学生受教育的场所,但他必须与社会其他群体形成系统。社区是学校最可依靠的力量,而家长是社区中的中坚分子。

(五)社会的要求

家庭教育是社会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二、家长参与学校教育过程的条件

(一)制度的保障

制度的保障是具体行为得以实现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我国教育部已于2004年12月1日颁发了《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了落实《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的推进社区教育”的任务,发挥社区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在学校与社区之间营建一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氛围。

(二)政府的支持

有了制度的保障,还必需有政府的支持这就要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切实重视起来,将其纳人政府管理系列加以全面管理,同时在政策上加以支持。

(三)理论的探索

新事物的产生、发展和运作过程都必须要有理论的支撑家长参与小学教育过程的探索,需要理论作者付出更大的努力,全面考察,细致分析,总结经验,得出规律,给实际作者以及教育管理及行政部门以理论的导向。

(四)合作与沟通

在理论的指导下,有了制度的保障,政府的支持最关键的步骤就是学校的具体实施,家长参与学校教育过程是具体的实践操作程序,学校必须为此营造良好的氛围,便于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如此方能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

(五)资源的运用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必须要有具体资源的介入方能使这一良好的意愿得以实现,如:传统的语言交流;发展中的教学方式的运用及现代的媒体技术的运用,如电话、邮件、互联网等。

作者单位:河北省饶阳县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理论社区家长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3D打印社区
我心中的好家长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家长请吃药Ⅱ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