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琴
摘 要:内部审计报告是内部审计人员根据审计计划对被审计单位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就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出具的书面文件。通过审计报告表现出来的审计结果正逐渐成为组织改善经营管理以及管理层决策的重要依据,这对审计工作质量包括审计报告质量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文章从内部审计报告的重要性出发,按照内部审计报告编制原则要求,提出了提高内部审计报告质量的途径。
关键词:内部审计 报告 质量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6-182-02
一、内部审计报告的作用和重要性
内部审计报告体现了内部审计项目目标的要求,并有助于组织增加价值。内部审计报告是内部审计活动成果的体现;是内审人员与组织管理者和其他部门沟通、交流的媒介;是内审活动增加组织价值的重要工具。
对于内部审计机构及人员来说,审计报告总结概括了审计工作的目的、范围和结果,是审计工作成果的体现,也据此考核每个审计人员的工作业绩;同时是高层了解审计部门工作动态,评价审计部门业绩的重要依据。
对经营管理部门来说,审计报告合理界定了其经营成果和工作业绩,客观反映了其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缺陷,可以督促和帮助其慎重考虑报告中所提出的问题和建议,以利及时采取纠正行动,改变不良工作状况,提高管理水平和绩效水平,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对高层管理层来说,审计报告提供了一些高层管理者不可能从其他途径获得的客观信息,是掌握其控制下活动的真实情况、实施有效决策的重要依据。
二、内部审计报告的编制原则
内部审计人员在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出具审计报告。作为一种正式的书面文件,审计报告的编制应当以经过核实的审计证据为依据,做到客观、完整、清晰、及时、具有建设性,并体现重要性原则。具体为:
1.客观性。审计报告应以可靠的证据为依据,实事求是、不偏不倚地反映审计事项,做出客观、公正的审计结论。
2.完整性。审计报告应当按照规定的格式及内容编制,作到要素齐全、内容完整、格式规范,不遗漏审计中发现的重大事项。
3.清晰性。审计报告应当做到逻辑性强、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地阐明事实和结论。避免使用不必要的过于专业性和技术性的复杂语言。文字应当通顺流畅,用词准确,易于理解。
4.及时性。审计报告应当及时编制。在保证审计报告质量的前提下,审计报告应当在完成现场审计后尽快编制,经过征求意见和补充修改后分别送达各有关方面,以便组织适当管理层适时采取有效纠正措施。
5.建设性。审计报告不仅应当发现问题和评价过去,而且还应能解决问题和指导未来,应当针对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缺陷提出适当的改进建议,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6.重要性。在形成审计结论与建议时,应充分考虑审计项目相关的重要性和风险水平,对于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严重差异和漏洞以及审计风险高的领域应当在审计报告中有重点的详细说明。同时,内部审计人员还要考虑被审单位接受审计建议、采取相应措施的成本与效益关系。
三、提高内部审计报告质量的途径
内部审计报告质量是内审活动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审计报告一方面反映了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但更重要的是通过综合分析和深层次的剖析,从制度上和政策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为高层管理者经营决策提供依据,为经营管理部门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即内部审计报告的内容要充分体现内部审计工作的价值增值。因此,加强对审计报告的质量控制,实事求是地反映事实真相,客观公正地做出审计评价,切实可行地提出审计建议,对于促进依法审计,提高审计质量,实现内部审计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规范内部审计过程控制审计报告质量。内部审计过程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到审计报告质量,进而影响内部审计功能的实现。因此,在强化审计人员风险质量意识,科学合理安排项目时间,从思想意识和时间上为审计报告的质量控制提供保障的同时,要规范内部审计过程,有效控制审计质量。通过建立和完善机构机制,对审计项目立项、方案制定、审计取证、审计报告、审计追踪等各个环节进行规范管理,有效控制审计项目的质量。一是加强对项目立项的管理,以风险为导向,在重点考虑风险的同时综合考虑需求、审计资源和审计频率等因素来选择项目。二是加强对方案的审核,提高方案的有效性。对审计单位的情况要充分了解,对审计目标要十分明确,对方案的讨论要全面充分,重要性水平分配要科学合理,审计方案的制定要有可操作性。三是建立审计项目的分级复核制度,明确规定各级复核的内容和责任,这是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又一个重要内容。首先,要加强对审计取证和审计底稿的复核,审计底稿应实行三级复核制,重点审核内容是否翔实完整,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否充分适当,引用的有关依据是否充分,审计判断是否有理有据,审计结论是否恰如其分等,做到各负其责,层层把关,提高审计底稿的质量。其次,对审计报告也应实行复核制度,复核内容主要包括:审计目标是否实现,审计依据是否充分,审计结论是否恰当,审计发现是否全面反映,描述是否清晰,问题定性是否准确,原因分析是否到位,审计建议是否有效,审计报告是否及时发布等。四是加强对审计报告的审议工作,对审计报告实行会审制度,切实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五是健全报告质量检查和过错责任追究机制。要建立审计质量分级责任制度、审计报告质量定期检查制度、审计报告工作标准等制度,保证审计报告质量。六是建立和完善督导机制,通过对审计项目全过程的督导,有效控制和提高审计项目质量。督导人员应确认审计报告的可靠性,审计建议的可行性及审计目标的实现情况。
2.选择有效的审计标准确保审计报告质量。审计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不仅要求审计人员精通审计业务,还要求熟悉国家相关的方针政策,掌握有关法律法规。审计报告中能否对被审单位作出客观、公正、恰当的审计评价,取决于审计标准的选择。选择审计标准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把握:1.选择现行的合法的审计标准。如果应用国家法律、法规为审计标准,要坚持法律优先和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新法优于旧法,一般不溯及既往的原则。2.选择合规的审计标准。如果没有相应的法规可做标准,就要以审计单位主管部门的指示、规章制度为准,或以本单位的规定为标准。要检查这些规定是否和国家的政策、法规有抵触。3.选择合理的审计标准。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对经营活动特定项目或业务的效果性进行评价时,一般以计划、定额、技术经济指标、业务标准等为审计标准。选择时应当充分考虑国家宏观政策、经济环境及组织内部条件等的变化对既定目标造成的不同影响,注意社会效果与经济效果、长远效果与短期效果的结合,选择恰当的评价标准。通过选择有效的审计标准确保审计报告质量。
3.提出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提升审计报告质量。内部审计的主要目的在于为组织增加价值,审计建议的质量是直接影响审计报告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审计报告要满足管理层的需求,必须能吸引管理层眼球,强调管理层关注的问题,为他们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要站在一定的高度去发现和分析问题,对审计发现的原因认真分析,深刻剖析,并能从影响程度及制度的缺陷和管理的漏洞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为管理层和被审单位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规避经营风险、改善经营管理状况等方面提供有效的帮助。因此,内部审计报告一定要有深度,既要体现在专业水平上,也要体现在政策水平上;要与国家的宏观政策相一致,与组织微观管理相适应;要立足实际瞻望将来。同时,审计建议要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突出重点。提示重大经营风险及管理缺陷,从体制、流程和内控管理方面挖掘和分析产生问题的主要成因和解决途径,形成有建设性、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力求审计发现、评价、建议得到肯定、支持,只有这样,内部审计报告才能真正发挥其潜在的效用,成为推动组织目标实现的有效工具。审计建议还要有可操作性,不能过于原则化、笼统化,使审计对象无法落实。内部审计报告一定要注意实效性。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针对性建议,只有及时地反映到高层管理层那里,才能引起关注,经营管理层也才能采取有力措施,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事过境迁,发现的问题再准,提的建议再好,也将于事无补。
4.提高内审人员的专业素养保证审计报告质量。审计项目质量的好坏,审计报告质量的高低,不仅仅取决于审计程序、审计手段的先进与否,作为审计主体的内审人员素质更对此有着直接的影响。要求审计人员要顺应形势的发展变化,转变审计理念,加强学习,改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此,内部审计机构应努力营造学习氛围,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提高内审人员的综合素质。通过学习,更新审计知识,掌握新的方法和手段,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拓展审计思路,不断进行创新。要把审计人员培养成为既掌握财务、会计等各类专业知识、熟悉审计技术与方法,又具备写作与分析、信息技术、外语运用、经济、法律等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通过知识更新来提高业务素质,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审计工作。
5.利用写作技巧增强审计报告的质量。审计报告要内容完整,精炼简明,措辞严密,要素齐全,行文流畅,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报告的撰写要对现场审计的材料进行提炼和概括,准确把握问题实质,并且使用简洁准确的书面语言。在报告中要注意有必要的分析和文字过渡,把审计发现阐述清楚,增强可读性,完整地体现审计的最终成果。同时,采用正面的、积极的语言。对审计过程中揭示的消极的审计发现,在不损害内部审计独立性和声誉的前提下,应当充分考虑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及可能对其造成的不利影响,客观准确地以被审计单位可接受的语言写入审计报告。审计报告的写作应具有得体的语调,避免所发表的意见和建议成为批评别人,指责别人的行为。审计报告的语调往往是决定能否取得被审查者合作的关键。偏激或浮夸之词都将影响、破坏双方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使内部审计人员作为被审单位的“敌人”出现在组织中,影响审计目的的实现。因此,内审人员要充分利用写作技巧来增强审计报告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国内部审计协会.[S],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7号——报告准则,2003,6
2.陈丽.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2)
3.中国内部审计协会.[S],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2号——遵循性审计,2004,5
4.中国内部审计协会.[S],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3号——审计报告, 2009.1
(作者单位: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山西太原 030021)(责编:廉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