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教学方式 激活创新思维

2009-07-15 04:42王金安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11期
关键词:稀盐酸思维实验

王金安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因而,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人才观,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积极开展创新方法研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努力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激活创新思维,培养学生敢于探索,敢于创新的能力。

“石本无火,相击方现灵光;水尚无华,相荡方现涟漪。”在课堂教学中,要想激发学生思维的“灵光”与“涟漪”,最重要的是要优化教学过程,改变陈旧的教学方式,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改进实验教学激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化学教学本身并不只是传授给学生一些初步的化学概念和规律,而是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全面提高学生的智能。

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用“探索法”组织教材和教学与验证性实验相比,探索性实验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有利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探索性实验要求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方法,通过宏观现象,认识到微观世界的本质变化,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高度。例如,笔者在教学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事先准备5组实验:1)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2)纯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3)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4)石灰石与浓盐酸反应;5)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让学生分组依次做这5个实验,然后共同讨论:在实验室条件下制取二氧化碳选用哪组实验最合适?为什么?讨论之后,学生得出共同的结论:实验室应用石灰石(或大理石)跟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最适合。从而不仅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而且也使学生学会对比实验和优化实验的方法。

灵活变通各种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化学实验是最直观的教学手段,它模拟人类认识事物的实践过程,符合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自然规律,因而最大限度地利用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最成功的教学手段。另一方面,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则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为了更有效地改进教学方式,可把教材规定的实验做一些改进和变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设计课堂提问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如果把学生的大脑比作一泓平静的池水,那么教师富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课堂提问就像投入池水中的一粒石子,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启迪学生的心扉,开拓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处于思维的最佳状态。

计发散式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经常有学生说:“上课听得懂,一做题就发憷。”究其原因就是思维缺乏灵活性。通过对优等生和差等生的解题过程发现,优等生可以从同一题的信息源产生不同的假想,然后对每一种假想进行合理的思维推理,一旦一种假想思维受阻能立即转换思维方式;而差等生从同一题的信息源产生的假想,不仅单一而且缓慢,往往“一条道走到黑”。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根据同一问题设计发散式的问题,如在一题多解和多变的习题讨论中,增强思维发散与知识交叉,增加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

设计探究式问题,提高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对学生来说,创造式思维能力就是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和经验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独特的见解、新颖的解法、公式独到的证明或应用等。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和科学家发现规律一样带有强烈的探索动机,也经历提出问题、建立假说、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等几个阶段。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材精心设计一系列探究式的问题和实验,引导学生在思考和实践中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让学生充当老师,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传统的教学总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被动地听,长此以往,学生由“愿学”变成“厌学”。为了改变这一局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参与的欲望,教学过程中,对于简单易懂的教学内容,教师采用课前向学生布置预讲内容,指导学生查阅资料,准备教案;课堂上安排学生主讲,教师加以总结补充的方式,让学生充当“小老师”,不仅参与“学”,而且参与“教”。采用这一方式,满足了部分学生强烈的表现欲,让他们都表现出极大的倾听观看欲望,同时讲课过程中,也有板有眼,积极配合回答问题,有时“小小老师”失误了,课堂上又响起了善意的笑声及纠正声,整个过程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

开展科技活动,展现创新能力

创新活动的基础是科技活动,科技活动的开展状况深刻地左右着创新活动。为此在工作中必须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开展科技活动。没有条件必须创造条件。从课外兴趣小组开始,建立初步的创新活动的基础。通过教师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比如可以先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家庭小实验;再结合课本,适当补充学习一些课外知识,拓宽知识面,进行一些趣味而有意义的实验;并引导学生撰写科技小论文,充分展示学生的创新才华。

总之,只要教师转变教育思想,在教育课堂中,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激活学生创新动机,优化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能在一种和谐的自由空间驰骋,他们主动探求、锐意创新的精神和能力就能不断得到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海县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稀盐酸思维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做个怪怪长实验
对一道经典化学题的质疑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实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