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其
2008年9月,崔杰被选派到丰都县兴义镇杨柳村任党总支副书记。他上任时,正赶上800亩龙眼丰收,看到乡亲们纷纷挑着满筐的龙眼在公路边摆摊叫卖,而设在村委会一楼的金藤柑橘专业合作社却大门紧闭,他感到奇怪。
专业合作社怎么没发挥作用呀?崔杰找到合作社理事长周大姐,向她了解情况。周大姐告诉他,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9月,注册资金600万元,主要从事柑橘、龙眼等农产品销售等服务,下设龙眼、柑橘等6个绿色生态农业基地和日用品、农资两个经营部,摊子大,但缺资金、缺人手,活动不多,社员们习惯于自产自销。
“能不能将龙眼进行包装后再上市,提高龙眼的知名度?”崔杰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提出建议。
“这个不得行,搞包装要花钱,包装后龙眼价格贵了,更加卖不脱。”周大姐淡淡地说。
“搞好了肯定能给农民增加收入……”崔杰坚持说。
周大姐干脆说:“算了,我懒得搞,要搞你来搞!”
“搞就搞!”崔杰应承下来。
出生于1981年的崔杰是江苏扬州人,2005年7月毕业于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拥有丰富的营销知识。毕业后,他就职于重庆卓杰贸易发展有限公司,在一年时间里就晋升为市场部经理。2006年9月,作为“三支一扶”大学生,他被选派到兴义镇政府工作,对兴义的龙眼比较熟悉。
兴义镇地处长江边,适合龙眼生长,是重庆市龙眼之乡。杨柳村共有龙眼树2000亩,其中成熟龙眼800亩,是全镇6个龙眼产业村中面积最大的村。
当天晚上,崔杰就写出龙眼销售计划书。第二天,向镇主要领导汇报后,他拜访了负责专业合作社工作的县供销社领导。随即,他到处打电话,找到搞广告和设计的几位朋友,设计了龙眼包装和商标,制作出第一批包装盒1000个,还给龙眼起了个名字——“心意缘”,并到工商局注了册,然后到村上组织人员将优质龙眼全部收下来,统一包装后上市。
但销售还是很困难,因为龙眼没有产品认证书,超市不让进,保质期较短……崔杰突然回忆起刚毕业时上门推销产品的情景。他马上和村主任秦龙、村文书龚长明等人,提着包装好的龙眼,到三合镇、名山镇、高家镇的企业及县级机关推销:“这些龙眼全是优质品,每箱5公斤,尽管比市场价贵三四十元,但由于有了包装,如当作特色礼品送人一定大受欢迎。”为扩大销量,崔杰又想出了“买十送一”的招数,到处游说推销。
“日啖龙眼三百颗,但愿长做丰都人。”崔杰将苏东坡的诗改成推销语,讲解吃龙眼的好处。凭借良好的口才和服务态度,他用真诚打动了客户。第一次做的1000个包装盒很快用完,接着赶制第二批。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卖出3000箱龙眼,加上散装龙眼的销售,共为合作社实现销售产值68万元,使500多名入社群众人均增加收入1253元。崔杰借机引导更多农民加入合作社,仅半年时间,合作社就由400人发展到1053人,项目涉及龙眼、柑橘、生猪、盆景等。社员们主動聘任崔杰出任合作社市场部经理,负责销售工作。
看到乡亲们脸上露出的笑容,崔杰既高兴,又自豪,很有成就感,每天忙得有滋有味。现在,合作社重新制定了发展规划,重点打造龙眼、柑橘两大基地,据他估计,到2012年,合作社的产值将达到5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