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

2009-07-14 08:44郭宏文
文学与人生 2009年11期
关键词:蒿草太爷谷穗

郭宏文

白露时节是在山屯人的期盼中到来的。我总觉得,“白露”的名字叫着顺嘴,听着顺耳,富有诗意。我一直以为,这个名字是屯东头的四太爷起的。起这样一个高雅的名字,山屯里只有四太爷能够做到。四太爷的儿子,是生产队的会计,算盘打得熟,小账算得灵。四太爷的闺女是学校的老师,话讲得流利,字写得漂亮。有这样的儿子和闺女,就足以让四太爷在山屯里拥有特殊的地位。我常常看见四太爷拿着一把蒲扇从家里出来,不紧不慢地迈着脚步,那姿势,就是有派头,就是让人羡慕。在山屯里,谁家有个红白喜事啥的,都得请四太爷到场,似乎缺少了四太爷,办事就掰不开镊子,就转不开轴。后来才知道,“白露”的名字在没有四太爷时就已经有了,不是四太爷起的。知道有人比四太爷有学问,我似乎明白了啥叫“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露珠是白露时节的标志,也是白露时节的灵气所在。每天的清晨,有蒿草生长的地方,就有露珠灵动的身影。我曾悄悄地蹲在蒿草的绿棵边,静静地端详露珠的神色和姿态,生怕惊扰了它们的梦。那露珠,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都在蒿草的叶面之上,有的甚至在叶梢的顶尖坠着。我想,露珠的身上不是有吸器,就是有挂钩。没有吸器,没有挂钩,它们就不会在蒿草光滑的叶面上栖息着。我使劲地睁大眼睛,观察着,寻找着,想得到一个满意的收获。腿蹲乏了,眼看花了,也没有发现。有时我会琢磨,露珠是怎么生成的呢?是天空飘落的,还是地气凝结的?我真想在蒿草的绿棵里蹲上一个夜晚,用手电筒照亮露珠的身世,为露珠找到生身的爹娘。

我喜欢在白露时节的清晨,穿着那双露脚指头的黄胶鞋,去趟露珠的世界。母亲纳鞋底做的布鞋,是绝对不能穿着去趟露珠的。穿母亲做的布鞋时,不小心弄湿了,都感觉对不起母亲的一针一线。趟在挂满露珠的蒿草棵里,我清晰地听到露珠们在我的脚步间溅起飞翔的声音。我的脚步越急促,露珠飞翔的声音越嘹亮。或许,露珠们都不喜欢静静地呆在蒿草叶上,它们渴望在风中飞翔,渴望在阳光中飞翔,渴望在飞行中变成彩虹、变成云团、变成雨的瓢泼、变成洪的咆哮。或许,露珠们还渴望着浸到蒿草棵下的泥土里,去滋润蒿草的根须,去滋润田野中那一棵棵的茁壮。趟着趟着,我的黄胶鞋湿透了,我的半截裤子湿透了。这湿透了的胶鞋和裤子,浸着一串接一串的露珠。这些露珠,一定破灭了所有的渴望,这是我的错。我应该在趟蒿草棵时,端一个没有金属味道的葫芦瓢,去接蒿草叶上的露珠。接满满的一瓢后,就扬向天空,或洒到地里,让露珠们去实现它们的渴望。

我想,如果缺少了露珠,白露时节就会徒有虚名。看到山坡上纷飞的蚂蚱,我曾天真地问母亲蚂蚱是吃啥长大的。母亲笑着告诉我,是吃露珠长大的;看到松林里成片的蘑菇,我也曾天真地问母亲蘑菇是咋长出来的。母亲还是笑着告诉我,是露珠滋润出来的。蚂蚱长得那么灵巧,蘑菇长得那么浓香,露珠肯定有着特殊的营养成分。于是,我就偷偷地跑到蒿草棵里,弓下身子,甚至趴下去,用舌尖舔食露珠的味道。那是一种神奇的清香和甘甜,让我产生了一种要变成蚂蚱、蘑菇的想法。也许是血型的关系,我天生招蚊子,听见蚊子“嗡嗡”的声音我就特别地敏感。可是,白露时节的露珠却专治蚊子。母亲说:“喝了白露水,蚊子就闭嘴。”别说,疯狂了一个季节的大嘴蚊子,真的不咬人了。母亲还可以通过露珠来判断天气,什么“草上露珠凝,天气一定晴”,什么“草上露珠大,白天准不下”,什么“夜晚露珠狂,来天毒太阳”,等等,听得我用近乎于崇拜的眼神看着母亲。

“白露见,高粱攒。”这是我们那个山屯里的一句俗语。到了白露的时节,我就不时地默念起这句俗语来。正是这个时候,山屯里有大片大片的高粱红燃烧起来,火苗呼啦啦地一阵旺势,映得整个山屯一片火红。我发现,山屯人特别青睐红高粱的火红,也特别喜欢红高粱的味道。严冬时能喝上热热的高粱米粥,盛夏时能吃上水灵灵的高粱米饭,山屯人就十分满足了。白露刚过,山屯人就操起磨得锃亮的弯钩镰,在火红的高粱地边拉开了阵势。其实,燃烧着的红高粱才刚刚定浆,高粱粒还在不吐口地吮吸着秸秆的汁液。但是,山屯人凭着以往的经验,必须开镰收割了。“高粱老了吃糠。”这就是行动的准则。手持弯钩镰的山屯人“一”字排开,一阵阵“刷刷”的响声过后,一码码的高粱攒如点燃的篝火一般竖起来,在一片片的大地里拼成一道亮美的风景。

山屯里的谷子地不知咋了,一眼望过去,只见一片毛茸茸的谷叶,却不见谷穗的丁点踪影。不像红高粱,早就把火红的收成举成火炬的灿烂。那一片片的谷子地,原本是有谷穗飘扬着的,可飘着飘着,谷穗就在谷叶的欢呼声中沉没了,并且沉没得无踪无影。不见了谷穗的影子,山屯人却高兴得不得了。谷子浑身是宝,山屯人家家都一片谷子。黏谷磨出的小黄米用来包豆饽饽,笨谷磨出的小米用来熬小米粥。山屯的妇女生小孩,至少要吃半个月的小米饭。在山屯人的眼里,不管是小黄米还是小米,都是细粮。谷草是喂驴、马、骡等大牲口的最好饲料,牲口吃了,不加精饲料也长膘。山屯人记着“好谷不见穗”这句俗语,才在满眼的谷叶欢呼中高兴着。果然,一弯弯沉甸甸的谷穗都缀在谷棵中。“谷子老了吃米。”山屯人一镰刀下去,一把金黄的谷穗就攥在手里了。

我看见,白露时节的棉花棵上,也挂上了洁白的露珠。那露珠,不在棉花棵的叶片上,都在棉花棵的桃子上。那露珠,我的母亲喜欢看,山屯里所有的母亲都喜欢看。母亲被那洁白的露珠吸引着,就在胸前挂了一个蓝布兜兜,笑盈盈地走进了棉花地里。母亲把一颗一颗的露珠摘下来,装进蓝布兜兜里,一会就装成了一个大露珠。我们家,年年要种棉花。从棉花的种子点进泥土里的那一刻起,母亲就一直盼望着那一地的棉花能绽放出一地的露珠来。绽放一地的露珠,我们家就可以软绵绵的衣裤穿满身,鼓囊囊的被褥铺满炕。那一地的露珠,母亲总是让它们分级分批地及时归仓。闲暇的时间里,母亲把采摘的露珠一颗一颗地分开絮和籽。那分离出来的棉籽,能榨出浓香的棉籽油来。

猜你喜欢
蒿草太爷谷穗
以人为镜明得失
那熟悉的声音再次响起
千里送鹅毛
清洁神器了不起
不知道是非,不扬人恶
种菜风波
画中迷雾
生命是美丽的
炸麻团
曾经有风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