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测绘威胁国家安全

2009-07-14 09:54龚德坤
现代军事 2009年6期
关键词:空间信息测绘

龚德坤

长期以来,测绘一直被各国政府视为“国之神器,不可予人”。掌握了一个国家各大关键设施的地理坐标,也就意味着该国的国防与经济命脉都逃不过对手的耳目。从近几年的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来看,西方国家习惯使用远程精确打击导弹。这种武器对高精度的地理空间信息数据的要求尤其高。美国国家图像测绘局(NIMA)每年几十亿美元的预算中,约有24%的资金用于采购商业机构出版发行的图像和地图产品。1999年5月8日美军对中国驻南联盟使馆进行轰炸,轰炸机就是以该局提供的电子地图情报作为根据的。

历史回放:侵略者的秘密

电视剧《闯关东》中日本人为抢夺东北煤矿而制造了种种阴谋。其实那些日本商人真正的身份是日本帝国陆军军事测绘人员,他们早就以各种幌子在我国东三省进行了大量的地形图测绘……

我们都知道抗日战争开始于1937年的“七七”卢沟桥事变,持续了八年之久。当然也可以说抗日战争始于1931年的“九·—八”事变,持续了整整十四年。然而,有谁曾想到,日本为了侵略中国,早在甲午战争过后,就开始了对我国长达几十年的军事测绘准备。从清末开始,日本军国主义利用晚清政府的愚昧无知和后来的军阀混战,大量派遣测绘技术人员以各种幌子为掩护对我国进行大面积的非法军事测绘。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日本已经测绘出了中国东北大部分地区的1:20万比例尺地形图,在一些重点地区,甚至测绘了1:10万,1:5万比例尺地形图。

“九·一八”事变爆发前,日本飞机便偷偷在整个中国东北实施航拍。但是这些航拍照片难以定位,所以他们不得不偷偷派出大量人员,携带测量器材,测量一些地面控制点,然后在航拍照片上找到这些地面控制点实施校准,以便较精确地推算出航拍照片的方位和地理坐标。日本人就是这样基本完成了中国东北1:20万比例尺军用地图测绘,并靠它的指引侵占中国东北的。

全面抗战前的一段时期,日本派出了大批人员到中国测绘。由于日本可以在中国随意地测绘并校正地图,日本侵华时使用的军用地图竟然比中国军队自己的地图还要精确得多。这些地图往往精确到地表的一棵树、一间房,一些当地人都不知道的小路竟然也标注得清清楚楚,结果在战斗中中国军队一再遭受不应有的损失。

回归现实:对华非法测绘活动死灰复燃

2008年9月,新疆阿克苏地区国土资源局会同地区公安局、地震局等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就3名英国人在阿克苏地区柯坪,乌什、温宿、阿瓦提,阿克苏五县(市)进行地震断裂层研究中使用手持GPS接收机采集地理信息数据,涉嫌非法测绘一案进行立案调查。经查实,3人系英国帝国大学教授和学生,除持有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邀请函,无其他中国政府部门的批准文件。3人在阿克苏地区地震断裂层研究中携带有台湾产的手持GPS、照相机,罗盘,笔记本电脑等仪器设备及文字资料等。他们通过所携带的笔记本电脑上Google earth软件的影像事先选定具体点位,持GPS进行定位,非法采集地理信息数据近6000点,这些数据对研究分析探矿或地形地貌特征具有一定的价值。

2007年4月,新疆测绘局就对相马秀广等4名日本公民在新疆艾丁湖非法实施一次性测绘行为依法作出处罚。此案成为我国正式实施《外国的组织或者个人来华测绘管理暂行办法》后,新疆处罚的首例外国人来华非法测绘案。而在此前,新疆测绘局已经处罚过两名在和田进行非法测绘的外国人。

日本株式会社国土情报技术研究所所长大林成行及其学生东俊孝,于2005年9月23日携带两台高精度GPS接收机,到达新疆和田机场附近李某家,在其屋顶上安装了GPS接收机作为固定站。另一台GPS作为流动站,装在他们乘坐的汽车里采集数据。就这样,他们没有经过中国相关主管部门批准,擅自采集了和田机场、和田市及当地重要水利设施、公路的地理坐标数据,结果被新疆国家安全部门当场发现,暂扣了相关器材和物品,并将两人递解出境。2006年4月6日,新疆测绘局依法对此次日本人在新疆非法测绘一案作出处罚,最终决定没收测绘成果和测绘工具,并处8万元人民币的行政罚款。

2008年3月,从江西开往浙江某地的大巴车上,两名外国学者拿出了GPS定位仪采集地理信息数据。有关部门掌握情况后,立即展开调查,发现他们已在大陆一条重要国防公路沿线做过多次非法测绘,而这一带是军事单位相当密集的地区。这两名外国学者都堪称中国通,他们宣称这次来江西是持旅游签证入境,对中国茶文化和古窑文化进行实地考察研究。但这根本不需采集地理数据。随着调查的深入,两人承认,他们是受某国“特定领域研究统括班”的指派进行课题研究,课题和计划由该机构制定,经费和设备也由该机构提供,考察后形成的研究报告将由这个具有政府背景的机构上报并提供给有需要的部门。这个机构给两人的手持GPS,定位精度小于15米,他们随身携带的一张光盘中,还有GPS采集,传输数据的使用说明和大量由国外军方绘制的我国东南沿海军用地图,两人已采集了40多个我境内的GPS定位数据,其中不少是涉及战备通道和军事目标的地理坐标数据,一旦被携带出国为境外军事部门掌握,将对我国防安全造成重大损失。

极其重要的测绘数据

近年来,外国人在华非法测绘事件时有发生,其动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为卫星影像图提供纠正控制点。目前各类卫星尤其是侦察卫星的分辨率虽然已经达到分米级,可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根据拍摄时的位置,确定这张影像的位置,但却无法确定目标的精确地理坐标,也就不能直接为巡航导弹等精确制导武器提供地形匹配制导。

据了解,卫星影像主要用来测绘各种地图产品,主要是指4D产品:DOM(数字正射影像图)、DEM(数字高程模型),DRG(数字栅格地图)、DLG(数字线划地图),但不管制作哪种产品,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都需要一定数量的地面控制点来控制精度,因为影像上的地物与实际目标相比会产生投影误差,必须利用地面控制点把它纠正为垂直投影状态。因此,需要派出相关人员到有关地点进行地面测绘。

二是商业利益驱动。现在,导航、定位等服务的市场需求快速增长,而这些服务都是以电子地图为基础。一些外国公司为了抢占中国市场,千方百计获取中国重要城市、重要地区的基础地理信息。前几年发生的一些外国机构在华非法测绘活动,就是以采集地理信息开发导航软件为借口的。

急需提高的国民保密意识

现在国内很多人对基础地理空间信息数据的保密意识相当薄弱,总是认为在高科技手段下,外界都能测到这些数据,但实际情况绝非如此,单凭高科技手段是难以获得非常精确可靠的保密情报的。卫星影像的分辨率现在可以达到亚米级的水平,实际上是相对精度较高,如用来确定2座建筑物之间的相互位置的精度较高。但要确定建筑物在某一坐标系中的具体位置,就需要较高的绝对精度,这对于远程武器的精确打击更有价值。二是几何信息和属性信息的概念。卫星影像可以获得目标的几何信息,但无法获得目标的属性信息,如桥梁的载重量、高度,以及建筑物的用途,地名等信息。只有详细了解目标的形状,结构性质、组成、位置及与周围目标的相互关系在军事上才有更大的价值。正因为地理空间信息在军事上有着这样重要的作用,所以不是无密可保,我们更应该加强对地理空间信息的保密意识。

正是因为国内部分人和单位对此认识不足,保密观念不强,境外的人员、机构才有机会利用他们来获取有密级的地理空间信息。比如,以提供资助、担保等为诱饵,指使我方有资格的人员、机构从专业部门购买,领取基础地理数据和测绘成果,然后转交给境外方面:还有一些境外机构或非政府组织,看准了一些地方急于招商引资或取得境外经济,技术援助的心态,以论证、考察为名,直接向中方索取地理空间信息数据。

结语

涉外非法测绘活动不仅直接威胁国家安全,而且损害了我国相关行业的经济利益。对此,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严格加以防范。要进一步健全测绘行政执法体系,完善测绘法律法规,尤其是涉外测绘规章制度,加大行政监管力度。加强对测绘,尤其是涉军测绘的管理,规范涉外测绘交流与合作。军事测绘部门、地方测绘单位、国家安全部等职能部门要加强交流,形成合力,建立齐抓共管的协作。联动机制。同时对军事测绘等重要部门在引进国外测绘仪器时,要严格审查,严防有泄密隐患的仪器流入。

猜你喜欢
空间信息测绘
城市地籍测绘与不动产测绘中的问题探讨
论空间信息与移动通信的集成应用
浅析影响地质测绘质量的因素及提高措施
我国房地产测绘发展现状的浅谈
共建空间信息走廊 助力“一带一路”
城市空间导示系统中的空间信息编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