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山
在悉尼27届奥运会上,最激动人心的场面不是一个个夺标的镜头,而是在马拉松比赛中,终点会场上,全场11万观众不断起立,为每一个迟到的运动员鼓掌。
此时冠军、亚军、季军早已产生,就连一百名之前的运动员也已经坐到了休息席上。但还是接二连三地有人跑进场,气喘嘘嘘,大汗淋漓。他们当然知道,这个时候,他们已经与奖牌、与名次无缘,他们只是要坚持跑完全程,跑到终点。
时间已经很晚,竞赛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已经结束,因为再没有任何胜负的悬念,更不可能有奇迹出现。但观众并没有离去。他们耐心地等待着每一个迟到的进场者,一遍又一遍地为他们起立,为他们鼓掌。
为迟到者鼓掌,首先是为一个竞技项目鼓掌。纵然金牌、银牌、铜牌已经诞生,但竞技并没有停止。马拉松是一个长跑运动项目,更是一个多人参与的项目,这本身就意味着大多数竞赛者将不可能获得奖牌,乃至名次。因此,在观众的心目中,马拉松赛的全过程,就是一面面无形的奖牌,他们不断地将奖牌颁发给一个接一个跑完全程的进场者,掌声就是他们慷慨的褒奖。这项运动的奖牌还存在于每一个运动员心中。只要他们跑完全程并且超越了自己过去的成绩,就是为自己颁发了奖牌。
为迟到者鼓掌,更是为一种竞技精神鼓掌。不错,从来,鲜花和掌声都是向着优胜者的,而优胜者总是那么寥寥无几。不是所有的运动员都能在比赛中获取奖牌,更多的人只是参与。他们也许没有问鼎奖牌的实力,但他们还是勇敢地加入到竞赛的行列。因为只有大多数人的参与,才使得一项体育运动有更大的吸引力和发展动力。他们的参与,归根到底是为了奥林匹克精神。
为迟到者鼓掌,自然也是为失败者鼓掌。有胜利就有失败,胜利总是相对于失败而言,这是人生的两个侧面。况且,人生在世,不如意者十有八九,我们总要坦然面对失败,朝着失败微笑。而失败者不言败的意志,恰恰是支撑着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有力脊梁。
由此我又想到我们的文学和文学期刊。文学何尝不是一场旷日持久的马拉松赛?孰先孰后,孰胜孰败,孰得孰失,或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种平常的心态,一种参与的精神,还有坚持到最后的毅力。作为一名多年的编刊人,诚然,我的目光已不再紧盯那些春风得意的捷足先登者,我知道,鲜花和荣誉正在前头等待着他们。我更关注那些迟到者,关注那些将过程一一踩在脚下的每一个踽踽前行者。谁知道,下一场比赛,他们当中会不会有优胜者?其实在许多时候、许多场合,我们自己也都是迟到者。迟到无需抱憾,可贵的是不轻言放弃。而人生只要有过这样一场经历,即便没有任何名次,也足够回味了。
最后,我想要说的是,马拉松没有结束,观众并没有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