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 莉
文章编号:1005-6629(2009)05-0000-00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笔者在近几年的教研活动中观摩了许多不同类型的“探究课”,得到了不少有益的启发,但也发现在不少探究课中存在着一些共同的“误区”,就是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未能全面、充分、真正地发挥教师应有的引领作用。如有的课堂将探究活动变为完全的学生自主活动,学生在探究中盲目活动,欠缺方法,获益甚少;有的课堂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教师变为探究课堂的探究主角,学生则成为教师探究的陪衬。笔者认为,无论是放羊式的学生探究活动,抑或包办式的探究课堂,都完全缺失了教师在探究过程中的正确的引领。新课程背景下以探究教学模式为特点的课堂,应该是在教师的正确引领下,使学生真正成为整个课堂探究活动的主体。
笔者以人教版化学选修5中“卤代烃”这一节知识的教学为例,就高中化学探究课如何达成教师引领的三重境界,谈谈自己的一些实践体会。
境界一:学生独立探究,教师启发提升思维层次,实现感性认知向理性思维的飞跃
课的开始,教师提供了溴乙烷、水、四氯化碳等试剂,学生通过实践获得对溴乙烷物理性质的初步认识。高二的学生已经完全具备了设计简单实验方案的能力,学生通过“看一看、闻一闻”了解到溴乙烷是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然后尝试分别将水、四氯化碳和样品混合,通过观察现象了解溴乙烷的溶解性和密度。通过这一简单探究,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习的兴趣也被进一步激发。但如果就此完成溴乙烷物理性质的学习任务,那么这样的探究是十分肤浅的,思维层次较低。教师应当进一步引领学生将已有知识乙烷的物理性质和溴乙烷进行比较,同时展示乙烷、溴乙烷的球棍模型,启发学生发现二者性质的差异,引导学生从结构差异去分析对物理性质的影响。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把新旧知识进行联系对比,从“简单获得知识”过渡到“新旧联系、发现问题”,并在教师的帮助下“积极思维、解决问题”。学生经过这一环节的学习,不仅能通过动手实验获得了溴乙烷的物理性质,而且通过教师的引领,对新旧知识进行的对比、思考,再一次体会“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基本的化学思想,思维层次得到了提升,实现了由感性认知向理性思维的飞跃。
境界二: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激发学生思维深度
教科书中学生能独立探究的简单任务很少,大部分的探究活动都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的帮助。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探究之前,提供探究线索、方向、重点,在探究过程中有效引导思路、方法,在探究结束时进行必要的小结。如溴乙烷结构的学习,笔者就采用了“问题导入式”的师生协同探究模式进行实践,感觉效果甚好。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教师的引领作用与学生的探究活动如表1所示。
如上表中,教师的活动环节,是通过一个个问题情境的创设,一步步引领学生去思考和猜想,并采取故意“误导”的方式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自觉地通过动手实验,向探究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从而深化了对溴乙烷分子结构的认识。
境界三:教师通过“典型问题”演绎学科思想,学生“模拟探究”学科思维方法
在探究课中应抓住教材中的契合点渗透学科思想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最本质规律。溴乙烷化学性质正是一块很好的教材资源。溴乙烷的化学性质包括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尽管二者是不同类型的反应,但是我们研究它们的反应机理、产物验证的思路是一致的。因此在水解反应的教学环节中,笔者精心设计、环环渗透研究有机反应的学科思想,引领学生通过“猜想—探究—反思—小结”的研究过程,在获得化学知识的同时,体会学科思想方法的演绎。具体过程如表2所示。
有了前一阶段水解反应的学习经验,学生就具备了对消去反应的机理研究和实验方案的优化选择的能力基点,完全可以仿效前面研究问题的思路来继续下一环节的学习,这种“模仿”是获得研究方法的尝试,是高层次的有效模仿。这一阶段的学习就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活动、研究、讨论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体会“在做中学”。因此,笔者提出本节课最后一个、也是难度最高的一次探究任务“研究消去反应”,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给出探究方案并进行实验论证。实践证明,绝大多数学生方法掌握到位,都较为顺利完成了这次挑战,能力提升明显。以下是一组学生完成的探究报告(表3)。
总之,中学化学探究课教学,应该是提高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阵地,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正确引领下学会科学探究,通过探究活动进一步提升化学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创造性,不断丰富想象力,激发创造欲,不断提升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