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如海

2009-07-13 01:49张志先
岁月 2009年6期
关键词:外祖父母爱母亲

张志先

每当寒冬来临之际,雪花飘落之时,便勾起我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一时间,母亲的音容笑貌宛在眼前,那慈祥的微笑在我心中再也不能消散。

三年前的冬天,母亲因病去世。从此永远离开了她生活大半生的土地;离开了她用乳汁和心血喂养成人的儿女;离开了她四世同堂的温馨家园。

直到向遗体告别那天,大地哽咽,哀乐凄婉,举幡送别,我才真正意识到,世界上最疼爱我的人——母亲,永远地去了!在母亲辞世的最初几天里,我始终不相信这是事实,仿佛她还在我们的生活中,和往常一样对我们嘘寒问暖,为我们打扫房间,帮我们照看下一代……

一九二九年,母亲出生在内蒙古扎兰屯市西大甸子村,我的外祖父是一个农民,经过多年辛劳耕作,便成了本村很有名望的大户人家,所以母亲的童年与少年一直是衣食无忧的。

外祖父与祖父自幼交情甚深,后成为结拜兄弟。在他们的包办下,母亲于十八岁那年嫁给了父亲。过门后,母亲以其贤惠、善良、勤劳与刚强,为这个家庭树立了榜样,平日里所表现出的大家闺秀风范,使全村人赞叹不已。

解放初期,父亲参加了农会,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九五零年他又响应国家“抗美援朝”的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部队一干就是八年。那八年,对于我们家来说应该是最艰苦的岁月,母亲为了全家人的生活。勇敢地挑起了生活重担。平日里既要参加生产,还要照看祖母和我的两个哥哥,一个姐姐。母亲在晚年身体上患有的一些毛病,也是那时留下的。后来父亲转业被安排到龙江县武装部工作,一家人才得以团圆。

母亲在三十三岁那年有了我,在我的记忆里,母亲从未年轻过,也从未清闲过,在她心中总有想不完的事,在她手上总有忙不完的活。

我们家虽然是多子女家庭,可母亲平日对我们的照顾,总是那么细心周到。记得一年冬天,我突然患了重感冒,高烧不退。母亲整天守护在我的身旁,为我煎药、熬汤,用火罐拔寒,经过母亲的细心调治,不久我的病就痊愈了,可母亲却整整瘦了一圈。母亲一生节俭,从不在自己身上多花一分钱,而对于她的子女和丈夫却从不吝啬。夏日里把我们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叠得板板正正,免得周围^笑话。冬天为我们缝缝补补,尽量让我们穿得暖和些。特别是每逢过年的时候,母亲为了满足我们的愿望,多少天前就在为我们精心准备这顿团圆饭。那一天当我们兄弟姐妹穿上母亲千针万线缝制的新衣服和鞋,吃上香甜可口的饭菜时,心里别提多温暖了。

母亲最后一段时光是在医院度过的。在去世前的那天晚上,她坚持要坐起来,我上前赶紧把母亲抱起来,让她靠在我怀里,然后用小勺给母亲喂西瓜汁,看到她吞咽无力的样子,心酸的泪顺着我的脸颊流淌着……“妈妈,您把我从小抱到大,我还从来没有抱过您,今天让儿子好好抱您一会,您累了,好好休息吧。”母亲好像明白了我的意思,一动不动地倒在我的臂膀上,一边用亲切的目光注视着我,一边用微弱的声音向我讲述从前的许多往事,还叮嘱我在以后的日子里,多注意身体,努力工作,谁知那个晚上竟成了我们母子之间的永别。

生如昙花,从含苞怒放到枯萎凋零,这一过程漫长而又短暂,美丽而又残酷。母亲就这样无怨无悔地离我们去了,从此我成了一个没有母亲的孩子……三年来,我时时刻刻思念着母亲,但只能梦中相见。人间之爱有千万种,唯有珍贵圣洁、慷慨无私的母爱,像一束无比耀眼的光芒,照亮我的生命。

如今,母亲已魂归故里,内蒙古和松嫩平原交界处的元宝山,成为她和父亲永久的安息地。他们将永远与长天后土为伴。母亲的一生,是勤劳、善良、节俭的一生,但她给儿女们留下的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那就是人格的魅力。

母亲,如果真的有来生,我还要做您的儿子。

猜你喜欢
外祖父母爱母亲
母爱大于天
你希望外祖父怎样做
母爱
母爱的另一面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