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晓蓓 王新宇
一、我国基础教育教师资源合理配置的制约因素
1. 市场经济因素。在区域发展的非均衡状态下,区域间要素收益的差异将促使其区际流动,并通过其作用机制影响区域的发展。基础教育教师资源也受市场配置的规律约束,向发展迅速和有发展潜力的区域流动。市场经济因素对基础教育教师资源合理配置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发达和落后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教师资源差距。第一,区域之间。东部地区享受到了国家经济发展优惠政策的倾斜,拥有优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资源配置,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特别是充足的教育资金使东部地区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优质教师资源。而中西部地区的环境相对落后,加之教育资金较之东部地区欠缺,从而加剧了优质教师资源特别是中青年骨干教师资源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流动,导致中西部地区优质教师资源更加贫乏。第二,城乡之间。城市作为区域经济增长极的中心,在极化效应的作用下,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吸引教育资金、先进技术和人才等要素向城市集中,导致城市聚集了大量优质的教师资源。而农村和落后地区经济和财政状况较差,基础教育发展受到教育经费和农村教育观念的限制,使乡村教师资源落后于城市。
2. 社会发展基础条件因素。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包括交通设施、科技水平、信息交流、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福利设施等服务于社会流通和人民生活的各种设施与服务,这方面的差异也是造成区域间要素流动的重要原因。在教师资源的配置方面,东部发达地区和城市的信息集聚、学术交流、思想观念、就业机会等条件都优于作为发展腹地的西部落后地区和乡村。在各类发展要素集聚的地方,更有利于个人成长和发展,因此造成了教师资源配置的不合理。
3. 教育政策导向因素。建国初期,我国开始推行重点中小学的教育制度,使我国出现了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的差别。这种政策倾斜的初衷是为了体现教育发展的效率,优先发展有实力、有潜力的学校,着重培养“尖子”人才,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急需,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已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段教育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时期,仍沿用建国初期的基础教育制度显然不适应了。这种效率优先于公平的教育发展理念,将有限的基础教育经费支持少数重点学校,出现了优质教师资源由非重点学校向重点学校的流动,最终导致了教师资源配置的失衡。与此同时,人们对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追求缺乏弹性,即无论强势群体还是弱势群体,虽然他们追求优质义务教育资源的能力不同,但都希望得到优质的义务教育资源,即进入重点学校学习,这就使得优质的教育资源特别是教师资源更加集中,加剧了基础教育教师资源的非均衡发展。农村中有经济能力的家长为了追求城市里的优质教育资源,将子女送到城市上学,恶化了原本就落后的乡村教师资源。
4. 政府投入因素。政府是实施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主体,教师资源的配置受到政府行为的影响。政府政策的错位是造成教师资源分配不合理的另一个原因。政府对促进发达地区、城市的基础教育发展关注程度高,经费等投入到位,城市学校在教师职称的晋升和优秀教师的评选中也占有较大的优势,从而促进了城市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于落后地区和乡村的基础教育投入相对不足,各项优惠政策落实情况不尽如人意,影响了教师资源的双向流动,造成了这些地区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错位,大量优质的教师资源向城市的重点学校集中。
二、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1. 统筹教育资源,建立城乡一体化教育体制。第一,打破城乡教育二元结构,实行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转变政府政策倾斜方向,加大对非重点薄弱学校的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合理配置各类教育资源,实现优质资源向农村和薄弱学校倾斜,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第二,加强对农村和薄弱学校的师资培训,建立薄弱学校人才引入机制,通过制定教师引进培训职称、待遇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优秀教师前来任教,从根本上改变薄弱学校师资力量不足、骨干教师数量少、整体教师素质不高的现状,改善薄弱学校软环境建设落后的状况。第三,通过政府的协调和倡导,实现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的资源共享,使优质教师资源相互交流,带动薄弱学校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从而缩小与重点学校的差距,使非重点学校也能满足社会强势群体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需求,最终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教育目标。
2. 调整完善教育政策导向。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必须打破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教育政策导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基础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坚决取消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的划分,改变基础教育上的歧视性政策,在政府投入、师资配置、招生升学等方面一视同仁。其次,要放开城市学校招生范围,允许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地就近入学,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待遇。再者,取消现行各类达标升级活动,引导各类学校在教育大纲指导下,突出个性,办出特色,适应社会多元化、需求多层次的需要。
3. 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农村是基础教育的重点,而恰恰又是最薄弱的环节,必须实行重点倾斜。教育经费调配方面对农村地区优先安排,着力提高农村教师特别是边远地区农村教师的待遇,增发生活补助,逐步改变城乡教师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使农村教师享受到与城市教师相平等的工资水平、福利待遇。对农村基础教育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料无偿划拨或增大补助比例,促进农村学校的硬环境建设;对农村学生实施就近入学等,用制度来保证基础教育在微观层面上需求的均衡发展,通过这些举措使教师拥有下乡的积极愿望,能找到在农村从事基础教育事业的归属感、成就感。
4. 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导致了地区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发展水平不均、制度文化环境差异大,这些差距成为阻碍教师资源合理配置的壁垒。要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强化政策倾斜和财政资源配置的预期效果。在政策鼓励和引导下,采取东西部地区教师交流与大学生支教相结合的途径,实现东西部地区教师资源共享;在示范学校和其他学校之间,实行校长和骨干教师的定期相互轮岗制度,增强城市和农村教师之间的双向流动。通过建立区域性教师人才市场,统一制定区域教师资源定期流动机制,增强国家对区域教师资源的宏观调控力度,最终达到教师资源的地区分布相对均衡,避免教师资源的无序流动。
5. 建立公平公正的考核奖惩机制。加强教育督导力度,确保对基础教育督导评估的真实性和时效性,确保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薄弱学校的改革与发展;通过建立合理的考核奖惩机制,鼓励教师向落后地区流动,使各个地区、各类学校的教师获得均等的晋升机会,使所有教师的付出与所得趋于合理,从制度方面保障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
(宋时春摘自《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有删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