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建筑之我见

2009-07-09 08:24
企业导报 2009年3期
关键词:建筑节能能耗空调

张 华

【摘要】 建筑的节能标准是开展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之一。本文对建筑节能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 建筑节能;措施

多年以来,为了推行建筑节能,建设部加强标准规范的研发和编制,基本上建立起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体系,涵盖了规划、建筑、结构、暖通空调、电气与智能、造价等各个专业与节能相关的技术内容,且很多标准都规定了强制性条文,必须强制执行,对既有的建筑设计单位以及设计模式产生了强有力地影响。以全部为强制性条文的《住宅建筑规范》为例,节能单独作为一章,与结构消防等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一、节能建筑是人们生存的要求

建筑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个重要领域。随着建筑艺术和建筑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早已不再是原始的遮风挡雨的居所,而发展成时代生产力水平、价值观和文化意识的象征。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方面,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考虑到单体建筑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历史的沿革和文化的继承。但是,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的内容绝不仅是这些,随着人口增多、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以及科技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建筑节能也成为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建筑节能是建筑发展的内容

建筑节能是建筑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也是节能领域的组成部分。世界平均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37%,其中包括采暖、通风、空调、照明在内的民生能耗又占能耗的80%以上。我国建筑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25%,且由于近年来住宅建筑迅速增多,年增长率高达l5%。而我国采暖空调标准远低于国际水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能耗,特别是采暖空调能耗,呈增长趋势。能耗大致可分为生产能耗和消费能耗。建筑能耗属于消费性能耗范畴。对于消费性能耗,除了保证正常消费需要的部分,余者则为浪费。因此,在世界范围内能源问题日益突出、建筑能耗不断增长的今天,积极开展建筑节能意义十分重大。

创新节能关键技术作为一个新型的技术领域,建筑节能涉及建筑的结构体系。外围护结构设计、建筑节能施工领域监督检验方法等多方面的问题和难点。建筑节能施工质量及其产品,技术的应用效果现场检验工作,直接涉及公众利益、社会利益和建筑节能的效果,对规范建筑节能各方责任主体的行为,保证建筑节能技术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三、建筑物能耗与热性能因素的关系

l.小区布局。它除了影响建筑物不同外表面可受到的日照程度外,还将影响建筑周围的空气流动。冬季建筑物外表面风速的不同,会使散热量有5~7%的差别,建筑物两侧形成的压差还会造成很大的冷风渗透,夏季室内自然通风程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区布局。

2.小区绿化率、水景。它将改变地面对阳光的反射,从而使夏季室内热环境有较大差异。

3.建筑外表面色彩。它导致吸收阳光的不同,从而影响室内热环境。

4.建筑外墙保温方式、窗地比、窗的形式、光透过性能及遮阳装置等,都对冬季耗热量及夏季空调耗冷量有巨大影响。

5.屋项形式、保温方式、通风方式以及色彩,会造成顶层房屋热状况的差异。以上诸因素又与气象参数的变化情况、当地纬度、各季节主导风向相关。如此复杂的系统全部通过现场实测,很难在短期内获得有效的数据,测量成本也很高。因此,可操作的现实的方法是通过计算机动态模拟计算的方法,根据施工图纸对能耗及热性能做出预测,再根据某种指标将预测结果转化为大众便于理解的能耗和热舒适指标(例如一至十级,一级为能耗最大,十级最节能)。

四、发展建筑节能的途径与措施

当前我国实施住宅节能的途径主要有:一是积极发展能满足建筑节能所需要的材料和设备的生产;二是大力发展生产和运输能耗低的轻质、高强材料及建筑用塑料制品;三是努力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大幅度降低材料和设备生产的单位能耗;四是改进建筑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法,制订推动节能的建筑法规,建立健全促进节能材料、设备生产和应用的法规体系,为建筑节能工作的推进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五是加大投入,加强节能建材与设备生产、施工技术及产品应用技术的研发。

目前,我国许多节能政策法规尚不能很好贯彻落实,很多节能材料和技术还得不到很好应用。为此,笔者建议应做好如下工作:

1.建立体系化专业标准。目前,建筑节能的标准被分散到了不同专业的标准体系中,进一步加强政策法规的制定,使其不断完善,特别是要对每一项政策法规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

2.加强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节能的重大意义,了解各项政策法规的具体条款和内容,以便在工作中自觉地贯彻执行。

3.大执法力度,对那些拒不执行或执行不力的人进行教育,对教育无效的人要采取行政的、法律的措施加以处置。

4.仅要在住宅建筑中实施节能规定,而且要在各类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中尽快实行节能;不仅在北方或需要采暖的地区,而且要对南方及空调制冷的各类建筑制定节能指标。

5.于建筑墙体不仅要提出不同温度带的热阻值指标,而且要规定墙体不得超过相应的厚度,以促进节能材料和技术的顺利应用,实现墙体节能和墙体革新。

6.发绿色环保建材。近年来,我国水泥和混凝土产量增长非常迅速。而作为污染源的水泥厂排放的大量害物质严重污染了我们的生存环境,破坏全球生态平衡,人类的生存受到了威胁。因此,推广高性能水泥、混凝土等建筑材料势在必行。

猜你喜欢
建筑节能能耗空调
120t转炉降低工序能耗生产实践
能耗双控下,涨价潮再度来袭!
日本先进的“零能耗住宅”
奔驰E260车空调不正常
2015年建筑节能实施的新标准
迈腾车空调不制冷
对建筑节能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