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星
【摘要】 利用系统观即通过系统的优化、开放、竞争协同等特性分析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双赢”政策,认识了世界的整体性和多样性,承认世界的多样性,以使竞争更趋于理性化,以求在开放的环境中通过协同这种联系方式使整体得到优化。
【关键词】 系统;双赢;经济全球化
一、双赢的概念及其现实背景
1.“双赢”的本义及现有界定
“双赢”一词是博弈论中的术语,博弈论(game theory)又称对策论,原是一种数学的运筹学方法。从1944年德国数学家冯·依曼和经济学家奥斯卡·根斯特恩合作出版《博弈论与经济行为》开始,人们才将博弈论应用于研究经济学中的贸易竞争和理性分配问题。在这本书中,两位作者提出了早期博弈论所没有的“合作型博弈”的概念。“合作型博弈”认为通过局中人的合作可以达成有约束力的协议,使局中人获得“理性分配”,即局中人获得大于非合作型博弈的期望效用。因此,“双赢”的本义就是指对博弈双方都有利的行为和结果,虽然双方获利未必完全相等,但它绝不同于两败俱伤和“零和博弈”。“双赢”策略引申到经济领域,指的是双方利益不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是同时获利,总体利益也随之增长。这就是“双赢”在经济学上被人们普遍认同的基本含义。
2.双赢的现实背景
当今世界实际上已经不存在孤立自足的经济体系,社会信息化、产业知识化、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基本趋势。这种趋势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全球化既指世界的压缩,又指世界是一个整体”。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新的特点:双方由和平共处的暂时性和不确定性转变为长期性和稳定性;由以对抗为主转变为以合作为主;由势不两立的对抗关系转变为相互借鉴的合作关系;影响双方关系发展的政治因素转变为经济因素;双方在竞争中由追求“零和”转变为追求“双赢”;从相互封闭与平行发展的战略转变为相互开放与交叉发展的战略;双方的合作领域日益广泛,矛盾范围日益扩大,摩擦也日益增多。
二、运用系统观分析“双赢”
系统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是20世纪下半叶的一个重大成就,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即把系统看作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论不仅揭示了系统与系统、系统与子系统及其要素之间的普遍联系,而且揭示了联系和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一旦进入到某一特定的系统联系中,就构成了它的真正的发展。系统辩证法认为,一个系统要实现整体目标,关键在于系统与系统之间、系统内部子系统及其要素(单元)之间,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协同一致的行为,使之产生出多因果、正向反馈、多级嵌套耦合等非线性机制的交叉作用,从而形成有序的空间、时间和功能结构。
1.“双赢”的目的——系统优化
将全球看作一个系统,“双赢”的目的就是使系统得到优化,使系统整体获得最好的组织结构和组织功能。系统的优化不仅在于局部优化的情况下追求整体优化,而更在于即使局部存在缺陷的情况下,也能通过协调来实现整体最优。系统优化的内部根据就在于系统中的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即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之间的竞争与协同。在新世纪,人们将发现合作竞争、双赢战略将是最好的选择;“和而不同”、“共存共荣”、“以诚为本,以和为贵,以信为先”,“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补相成”将是21世纪人类共同的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关于和平合作、共同发展的“和合”精神将是21世纪人类能够建立起来的共同的价值观的精髓。
2.“双赢”的前提——系统开放
在全球营造双赢局面,其前提就是要实现世界各国资本市场的开放。系统的演化需要在开放、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中实现。
(1)系统的开放性
按照系统科学的自组织观点,严格意义下的自然系统都是开放系统。社会系统也只有与现存的国际环境保持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与流通,才能使系统中的各种差异建立或恢复起来,从而保证系统维持在远离平衡的状态,而封闭系统则难以维持远离平衡态。虽然远离平衡态系统的稳定性没有保证,但它却具备了稳定性重建的属性,它可以使系统从“死”的平衡有序或复杂无序的初态跃进到一种新的有序状态。
(2)系统与环境的适应性
系统科学认为,一个系统从平衡态过渡到非平衡态,从近平衡态过渡到远离平衡态,是通过外界对系统施加的非平衡约束来实现的。一般讲系统的边界条件就代表对系统的一种约束,有约束必然会引起系统的某种反应或响应,这就是适应的过程。只有处于与国际环境相适应的状态,即现代意义下的与国际社会接轨,系统才能稳定下来并维持下去,当外部约束发生变化,系统不再适应时,它就应该寻求新的状态以适应这个改变了的环境。
3.“双赢”的实现基础——竞争与协同
(1)竞争
竞争是系统中各子系统和要素之间在时间、空间和功能等相关“资源”上为取得优势地位而进行的活动与过程。
双赢观念的建立为现代竞争带来了全新的策略和思路。正确分析和把握新的经济形势下的竞争机制、决胜因素以及评判标准方面的新变化,把双赢作为协调竞争所遵循的原则和追求的目标,积极调整心态和竞争策略才能实现竞争主体的持久发展和社会的长远进步。
(2)协同
协同的作用不言而喻,它是任何一个系统得以存在和发挥作用的基本条件。没有协同就没有联系,就没有整体;协同的好坏关系作用的发挥、关系到系统的基本功能。协同具有一种系统放大机制,但系统与外界进行交换时,各要素之间都会耦合和互补,提高组织的自组织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临时委员会第51届会议公报曾提出,世界正经历着以知识为基础的三大变革,而“协作是当代商业活动中最重要的发展趋势”。
对于协同的利用,首先是明确一个系统内每个元素的性质、地位、作用和状况,然后是确定每个元素的目标。一个有效率的优化系统,是合作型的多目标的结构,而不是相消相克的单目标结构。
(3)竞争与协同
系统存在整体统一性,存在个体差异性,分别表现为协同与竞争,系统的演化正是在竞争与协同的共同作用下推动的。
信息化时代的经济以高科技为依托,以信息产业为主导,通过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生产的发展。信息资源具有共享性,可再生性以及对其他物质资源的替代性,可供分配的“蛋糕”总是能做到足够大,“有你无我”的拼抢已经失去意义。既然竞争的双方可以共同获利,发展的同时并非伴随着利益的上市,那么国家地区之间可以在和平形势下谋求共同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可以是新型的共同培育市场互利合作的“双赢”模式。在日趋积累的市场竞争中,也可能出现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结局,但多种竞争模式的存在,特别是双赢模式的作用,使充满血腥的传统竞争活动有了更多的“行善”的成分,因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双赢的竞争模式能创造更多的机遇和更多的胜者。竞争双方完全可以通过积极转换自身的内部机制来提升内涵,或通过改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赢得市场。这种方式的竞争,营造的是一种向善的社会氛围,在竞争活动展开的过程中,参与者为了获取胜利不断地优化强化自身,从而有助于各竞争主体的共同进步。
三、当前经济环境下中国实现双赢的策略分析
双赢是21世纪企业新战略。21世纪的新经济是全球一体化经济,它以知识为基础,以技术为动力,更有变化快速、竞争激烈的特点。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将为中国带来许多产业挑战和冲击,使其面临进与退、取与舍的选择。以2006年中国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和“入世”过渡期结束为标志,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我们须紧紧抓住全球化带来的更大、更稳定的市场,更广泛的资本、技术和其他生产要素的来源,更激烈的竞争对国内市场发育和企业成长的促进这样一个历史性机遇,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与国际市场的交流与协作,做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优化配置。
1.进行与国际经济接轨的经济结构调整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生产和生产力的分配也在国际范围内进行更大的、动态的调整。国际经济学家普遍认为,世界经济已经进入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的发展时期。我国制定经济发展计划和产业规划时,必须做出与国际经济规则相适应的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其中要着重加大产业间的结构调整力度,努力提高工业和服务业比重。
2.在全球化过程中争取对半式双赢
我们不能仅仅强调与国际“接轨”,不能只是跟着发达国家制定的模式和规则走,而要参与制定全球化运行的规则,积极谋求本国的利益,即要努力争取获得同等比例的利益。这样才能防止自己滑落到很可能来临的新一轮的“中心——边缘”世界格局的边缘。在全球化的制度形成中,我们要关注制度的定位,要关注本国获得的利益份额。
3.鼓励良性的企业联合与兼并
为在经济全球化新形势下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确保对与国计民生有重大意义的民族产业的控股权,我国的企业特别是大企业要加快强强联合、兼并的步伐。不能被动地等待或防范外国企业对自己的联合、兼并,有条件的企业应大胆地走出国门,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寻找联合、兼并的伙伴。这种联合、兼并必须符合企业和国家的长远利益,国家必须建立必要的法规和审批制度。
4.从本国出发推进全球化进程
任何跨国公司都有其大本营,这是在全球范围内发展的根基。对于在国内占据大部分甚至全部市场份额的公司,我们应重点发展,并在经济与政策上予以扶持,帮助其顺利打入国际市场,从自身出发推进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国际化。
5.重点推动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建设
我们要认真总结借鉴国内外经验,在政府的指导下,通过整合资源,积极扶植,规范管理,把一批符合条件的海外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具有示范意义的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
6.建立和健全支持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法律法规体系
目前我国在对外投资方面的立法明显滞后,建议借鉴国外特别是与我国发展历程相近的国家的法律制度,加快建立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法律法规体系,抓紧研究制定出台在境外投资、海外投资保险、海外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然后依据法律法规,制订相应的配套规章制度,使跨国经营有法可依,有章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