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规划实践:问题解析与模型建构

2009-07-09 08:24陈德明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09年5期
关键词:模型大学生问题

摘要:职业规划日益受到大学生的关注,但职业规划实践却还没有得到大学生的充分重视。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职业规划实践问题的分析与思考,试图提炼出适合我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实践的生涯发展模式。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规划实践;问题;模型

职业规划(Career Planning,又称职业生涯规划、生涯规划)指的是“在实践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志向、兴趣、能力、价值观和个性等内部条件,结合时代特点、就业形势、职业环境、组织团队等外部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从而逐步确定自己的生涯发展方向、目标及路径,并持续采取有效行动去达成目标的过程”。[1]笔者近几年从对数百例大学生职业咨询个案的研究中发现,大学生职业规划存在着弱化实践的倾向。

一、大学生职业规划实践的弱化现象及其解析

目前,大学生职业规划实践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轻视职业实践活动。有不少学生认为只要掌握职业规划的知识和方法就已足够,以后参加工作后再不断完善。二是不懂得职业实践的方法和路径。学生对外部职业世界知之甚少,不清楚通过何种渠道去了解社会。三是实践活动与专业学习、职业发展结合不够紧密。虽然也有学生参加了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但多是如家教、促销之类的临时兼职,与自己所学专业以及将来的就业方向契合度不够。

以上情况的出现,与大学生的思想认识、行为习惯以及教育体制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学生对职业规划理论理解不够全面。不少大学生认为,职业规划的关键是“规划”和“设计”,至于如何实施,不是职业规划所要关注的问题。其实,这是对职业规划的误读。一个完整的职业规划过程包括生涯认知、生涯选择和生涯管理三个环节。生涯认知是一个人对自己生涯发展的觉察与认识,是职业规划的前提和基础;生涯选择是对生涯发展方向、目标和路径的判断与确定,是职业规划的核心;生涯管理是对职业规划的实施进行监控与调整,是职业规划顺利推进和最终实现的保障。目前国外流行的认知信息加工理论(CIP理论)提出了CASVE循环的决策模型,认为人的决策分为沟通、分析、综合、评估和执行五个阶段,并构成一个循环系统。著名生涯规划大师约翰·D·克虏伯(John D. Krumboltz)在《幸运绝非偶然》一书中总结指出,“与梦想相比,现实会给你更好的选择”,“将自己投入到各种活动中会让你发现自己的好恶”,“每次经历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不断学习,不断尝试,不断幻想”。从这些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国外职业规划理论也是重视“行动”和“尝试”的,并非仅仅止步于“规划”本身。

其次,与学生的惰性行为习惯有关。一方面,不少学生对规划自己的未来津津乐道,另一方面却不愿意亲历亲为,亦即人们常说的“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笔者在教学训练中布置学生下课后要进行职业探索的活动,但多数学生回去后并不采取行动,或者只是在网络上搜寻和整理一些资料就敷衍了事;在撰写自己的职业规划书时,有些学生甚至直接将别人的经验和做法简单照搬在自己的规划中。[2]此类现象并非个别,正如著名职业咨询师雷恩·吉尔森所指出的那样:“一个人花在影响自己未来命运工作选择上的精力,竟比花在购买一件穿了一年就会扔掉的衣服上的心思要少得多。”

再次,是我国教育长期忽视实践的必然结果。从深层次来看,脱离实际的风气与我国教育体制中的痼疾密切相关。尽管陶行知等教育家一向主张“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功利目标还是导致各方面都将学生的学习成绩摆在至关重要的位置,而学生所学的知识与实践之间有多大联系却没有引起教育者应有的重视。在中小学阶段,学校较少开展职业认知活动;在高中和大学阶段,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皆不够,职业体验活动的组织也欠缺。教育与生产、教育与生活、教育与职业的长期脱离导致学生难以养成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行为习惯,大多数学生对外部职业世界和职业角色知之甚少,即便想主动走出校园寻求实践机会也一筹莫展。

二、实践活动对大学生职业规划过程的影响

大学生职业规划要现实可行,必须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一般来说,大学生实践活动从内容上可划分为专业实践、社会实践和职业实践,形式包括参观考察企业、行业调查、生涯任务访谈、岗位体验、兼职、实习、挂职锻炼、志愿者服务、勤工俭学等[3]。如上所述,一个完整的职业规划过程包括生涯认知、生涯选择和生涯管理三个基本环节。下面详细分析一下实践活动对职业规划全过程是怎样施加影响的。

首先,实践活动有助于大学生提高生涯认知的准确性。生涯认知包括自我认知、职业认知两大方面,参加实践活动首先有助于提高自我认知的准确性。对自我的认识是一个长期、持续、复杂的过程,在校大学生由于心理的不成熟和经历的单一性,对自身兴趣、能力、价值观和性格的认识尚不全面,对社会和就业的期望值较高,而实践活动是一种很好的真正了解自己的方式。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以及注意自己在实践中的感受和心得,有助于发展清晰的自我职业形象,找到兴趣、技能和价值观之间的内在联系。[4]参加实践活动还有助于提高职业认知的准确性。大学生对职业环境以及职业本身的认识大多是通过互联网、媒体、书本等间接途径获得的。参加实践活动尤其是真实的职业实践体验,可以让他们真切感受到职业对自己的意义和价值,理清对职业的合理期望。因此,有学者认为,实践活动不仅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培养方式,也是培养其职业预见性的有效方法。[5]

其次,实践活动有助于大学生增强生涯选择的现实性。大学生在进行生涯选择时容易出现理想化倾向,主要表现为四大类型:一是“高期望型”。对自己将来的职业发展、薪酬和地位等持有较高期望,对到基层工作思想上准备不足;二是“想当然型”。没有掌握充足的职场信息,不经过调查研究,仅仅依靠互联网搜索就闭门造车,想象将来的发展目标,臆想可能的发展路径。三是“最佳规划型”。考虑问题一切从“最佳”出发,追求所谓的“最佳设计” “最佳路线”和“最快成功”,忽视外部环境的制约以及偶然要素变化带来的影响,遇到困难与挫折时则无所适从。四是“随大流型”。看到别人考证自己也考证,看到别人考研自己也考研,在职业规划上没有自己的主张,盲目从众。而参加与专业、就业有较大关联度的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可以了解企业文化以及公司的发展前景等,以便有目的地去选择就业单位,还可以深化对专业发展趋势的了解,进一步细化自己的职业方向定位,增强生涯选择的现实性。

再次,实践活动有助于大学生提升生涯管理的有效性。职业规划是个体对未来理想职业目标及其路径的一种设想,究竟能否实现,需要实践活动的检验。有些学生的职业规划书设计得非常仔细,但在实践中却发现难以执行。同时,尽管人们在制定职业规划时已经对未来的变化有所预期,但环境的变化并非总能准确预测。正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当外部环境以及自我的认识发生变化时,修正和调整职业规划就变得必不可少。如果脱离了实践活动,职业规划的这些问题就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实效性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大学生只有主动走出“象牙塔”,回归到从生活、生产、社会中去学习和实践的“正道”,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就业市场的要求。

三、探索职业规划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生涯发展模式

既然职业规划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是我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实践的必然趋势,那么,职业规划与实践活动的结合有没有更精确一些的合作模式?抑或说,职业规划和实践活动在这种合作模式中的角色和地位分别是怎样的呢?

在探究职业规划与实践活动的合作模式之前,我们有必要对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特点做个归纳。大学生与职场人士职业规划最大的不同是缺乏职业经验和社会阅历,但他们思维活跃,可塑性较高;与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士相比,他们还有专业上以及系统思维训练的优势。因此,一般说来,对大学生职业规划的要求应更多地强调对自我与职业的认知,以及在此基础上结合所学专业、未来就业前景进行方向性的设计,并围绕这个大方向进行针对性的实践。

如此说来,职业规划与实践活动的合作模式就可以进一步表述为“规划定向实践定位”。所谓“规划定向”,是指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确定个人的学业、专业和职业发展大方向。这时候,选择方向比盲目努力更重要。所谓“实践定位”,是指在大方向确定的前提下有目的地参加实践活动,包括实习、兼职、做项目和参加实际工作等。这时候,把握机遇比固守规划更重要。要学会根据环境变化和社会期望适时修订原规划,在实践过程中逐步找到自己的发展定位。这个合作模式亦可以表述为PECAR模型,该模型包括以下五个密切相关的环节:第一,规划 (Planning)。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确定个人的学业、专业和职业发展大方向。第二,实验(Experiment)。在大方向确定的前提下创造条件(通过自己开拓人际关系和别人介绍等途径)到现实的职业环境中去体验职业角色,具体形式有兼职、实习和短期工作等。第三,比较(Comparison)。由于有了实际的工作经验,这时可以将之前的“规划方向”与“实践结果”进行对比,看看符合程度如何,有什么差距。第四,分析 (Analysis)。分析符合或不符合的原因(也可以听听业内人士的意见),这样对自己和对原定规划就有了重新的认识。第五,修正(Revision)。修正偏差,改进规划方案。然后再去试验,如此循环反复,职业规划就会越来越清晰,实践成果也会越来越多。(见下图)。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人的认识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循环的过程。职业规划是个人对自己职业发展的未来预期,属于认识的范畴,要使职业规划这种认识更贴近实际,就必须经历实践的过程,而且需要不断的修正和调整。如此说来,职业规划就不仅仅是一种认识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实践过程。“规划定向”中的“定向”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是一个大的方向,以后会有改变,甚至是大方向的根本性改变。“定向”的意义不在于确定了一个发展方向就永不改变,而是引导实践的方向,激发实践的动力。而 “实践定位”中的“定位”,也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其所谓的“定位”也不是永不改变的,同样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调适。因为,实践本身也是不断发展的。

[课题项目:本文为深圳大学2008年度思想政治教育课题《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本土化与创新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0802)]

(作者单位:深圳大学)

参考文献:

[1]陈德明,祁金利.大学生生涯规划与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7.

[2]陈德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6).

[3]李维彬,李钰.浅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社会实践的结合[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13).

[4]萧淑珍.职业规划要以实践为基石[N].中国教育报,2007-01-3.

[5]李玉淑.浅议社会实践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导向作用[J]. 消费导刊,2008,(10).

责任编辑郑蔼娴

猜你喜欢
模型大学生问题
自制空间站模型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模型小览(二)
圆周运动与解题模型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两法则和三模型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