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汽车类机械制图课程改革的探讨与实践

2009-07-09 08:24盛志杰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14期
关键词:机械制图汽车改革

盛志杰

机械制图是机械制造类专业的一门既注重理论又注重实践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是一门机械类通用的课程。而高职教育针对性较强,目前汽车类专业没有专用的机械制图教材。建东职业技术学院就汽车专业对机械制图教材进行有关课程改革,改名为汽车零部件的识读,打破以往的学科体系,建立基于工作体系的课程体系,采用项目化教学。笔者就有关课改作了一些探讨与实践。

机械制造类专业学生在学习专业课和从事生产实践中,时时要涉及机械制图知识,要与各种图样打交道。如果他们不通晓机械制图这门“工程语言”,就很难学好其他专业知识,也就无法胜任以后的工作。因此,必须进行机械制图课的课程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识图和读图能力,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及毕业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目前,我国没有针对汽车方面的高职机械制图课本,而是采用机械类通用的机械制图高职高专课本,学院对2008级汽车专业的学生进行授课,效果很一般,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机械制图传统课堂教学存在以下弊端:第一,学生对机械制图不感兴趣,枯燥无味,与所学专业几乎不相关;第二,课本与教学大纲要求不太相符;第三,重视课本理论知识的教学,而与生产实际结合较少,与专业结合少;第四,教学方法不恰当。最终导致许多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从而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质量。

打破学科体系,建立基于工作体系的课程体系,是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向,这是由职业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基于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中存在的缺点,学院正在进行课程改革。本次课程改革的重心并非要否定知识、否定理论(当然需要根据新的原则对理论做出取舍),而是要突出实践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关键不是实践课时的多与少),用工作任务来引领理论,使理论从属于实践。要突出工作实践(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仅仅对理论知识的深浅进行调整是不够的,必须对原有课程进行结构性改革。学院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和课改方案的探讨,并组织一些有教学经验的教师进行课改。

课程名称汽车零部件的识读。突出任务特色,明确反映该门课程的学习目标。

课程容量4个学分,64个学时。

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标准是对一门课程从产生到设计和实施的标准化规定,包括课程的性质(定位)、设计思路、目标、内容框架和实施建议等内容。它是学校对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也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核的依据,以及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项目采用循环式模式每个项目下有不等的任务,且都有恰当的载体。课程内容以从简单到复杂的系列典型产品或服务为主线展开,每个项目都包括该门课程全部任务所构成的完整工作过程,且其工作过程是基本一致的。这种模式尽管工作过程是重复的,但由于项目不同,具体内容是不会重复的。随着项目的推进,学生的职业能力得以不断提升。通过这些项目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掌握完整的工作过程,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水平;有利于学生从整体意义上理解每一个工作任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项目一,标准件和常用件的识读。项目一有3个任务:1)常用的螺纹紧固件——六角头螺栓的测绘;2)深沟球轴承的识读;3)圆柱直齿轮的识读。通过项目一的实践和学习,学生分组测绘六角头螺栓,以学生为中心,一方面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查阅手册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结合实际,适当展开,熟悉标准的画法、尺寸标注等一些标准规定。最终目的:学生会通过查阅手册应用有关标准件的画法、尺寸标注、代号及标记等规定,会正确装拆并能测绘一些简单零件,提高学生动手和学习的兴趣。

项目二,汽车零件的识读。项目二有4个任务:1)凸轮轴的识读;2)曲轴的后端盖的识读;3)连杆的识读;4)变速器箱体的识读。强调以典型的汽车零件为载体来设计教学活动,整个教学过程最终要指向让学生获得一个具有实际价值的产品或服务[1]。通过轴套类、轮盘类、叉架类和箱体类的典型产品的识读,会正确选择零件表达方案、尺寸标注方法、识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技术要求标注,学会正确使用不同方法来表达零件的具体结构情况。

项目三,汽车部件的识读。项目三有5个任务:1)火花塞的识读;2)离合器的识读;3)转向器的识读;4)鼓式车轮制动器的识读;5)手动变速器的识读。通过这5个汽车典型部件的学习和实践,在教师指导下会正确装拆,了解零件间的装配关系、正确的读图的方法和步骤,能独立看懂较复杂的装配图[2]。

教学方法的改进在全面实施教学模式改革的过程中,不论是教学手段的改进还是教学方法的改革,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大可能地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因此,要结合学生实际与汽车零部件的识读课的教学特点和要求,制作较多的动画的课件,并购买教学用具——汽车零部件挂图和实物,培养提高学生形体想象力,为后续课程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的实施学院将在下学期进行新课程汽车零部件的识读的实施。实施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经过一至二轮的改进和完善,相信一定会取得课改的成功。

参考文献

[1]林平,王清娟.汽车构造[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吴文琳.图解汽车底盘构造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建东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机械制图汽车改革
CAD三维转二维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Visual LISP的机械制图自动组卷
基于工程师启蒙教育的机械制图课改的几点思考
改革之路
汽车的“出卖”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3D 打印汽车等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