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大学生法律修养的再思考

2009-07-08 02:44徐婷婷
法制与社会 2009年18期
关键词:法律大学生教育

徐婷婷

摘要法律是道德的底线,法制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法制观念,提高其法律修养,推进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本文从高校学生法律修养的必要性和应采取的对策两方面入手,探讨了如何提高高校学生的法制修养,提高运用法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他们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法律修养法制教育重要性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6-313-01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日益复杂,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在不断完善中获取发展,同时,也促使法律教育形式和内容的不断创新,对大学生进行法律知识教育,逐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法律修养,使大学生有完整的法律知识、健康的法律心理、高超的法律能力和成熟的法律观念,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成长,也关系到大学校园的安全与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法治化进程的快慢。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战略选择。

一、提高大学生法律修养的重要性

(一)提高法律修养是大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

正确的法律上的权利、义务观念是大学生面向现代化走向社会最为基础的一步。作为现代大学生必须是具有高度民主法律观念的人。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理顺自己与他人、社会的权责关系。大学生应该把民主法制作为自己处理社会关系、利益关系的根本准则。只有这样才能积极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使自己成为社会有机体的一员才能恰当处世。

(二)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是预防和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维护校园安全与稳定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这方培养未来建设者的净土,似乎也不再宁静。电视上频频传来的外国校园暴力乃至校园枪击案件不再像书中写的故事的那样遥远。我们不会忘记这样的新闻:渭南某学院17岁的学生白波涛仅因为父亲拒绝给他买自行车,就拿起桌上的弹簧刀向父亲胸部连刺2刀并逃离现场,导致其父经抢救无效死亡;江西医学院2000级临床专业在校大学生薛某在1小时内持刀砍杀7人.造成2人死亡5人重伤。

在加强和改进学校管理的同时.努力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使他们对违法犯罪现象有更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对个人的安全以及集体的安全有清醒的认识,做到自觉守法、自觉用法、自觉让自己的行为合法。从而有利说于预防和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维护校园的安全与稳定。

(三)有助于大學生自如地处理好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现代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科技突飞猛进,社会生活不断演变和多样化,各种社会关系变得错综复杂,大学生的思想比较单纯,稍有不慎就会受骗上当,给个人、国家和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大学生应该把民主法制观念作为自己处理社会关系、利益关系的根本准则,正确地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融人到社会有机体中去,自如地处理好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

我们利用我院的网络教学平台,针对学生的法律修养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问卷共22道题目,共有178名学生参与,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发现总体上讲学生的法律修养有很了一定的提高,遇到问题大多数学生能够想到用法律武器解决。但就学生的法律素质现状而言,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法律知识相对贫乏(2)法制观念相对较弱(3)法律行为相对欠缺。

二、提高大学生法律修养的对策

(一)切实提高对高校法制教育的认识

加强法制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其法律素质是一项系统工程。在高校学生教育教学中,应当始终把法制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高校领导应提高对法制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学校应成立法律教育领导小组,确定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负责法制教育工作,建立和健全法制宣传教育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计划、有保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加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意识的引导,重视对整个教师队伍的普法教育,使广大教师在学法、守法、用法等方而都能为人师表,提高高校法制教育效果。

(二)加强课程建设,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充分发挥法制教育在提高大学生法律修养方面的主渠道作用

加强课程建设,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效果。要根据不同的对象、内容和实际情况,采取各种方式,进行法制教育。组织课堂讨论、课堂辩论,举办模拟法庭,进行案例分析等教学手段,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等等,通过这些形式提高学生学法兴趣,巩固教育效果。

同时,还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教育方式,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发现和宣传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各种先进典型,揭露和鞭挞违法乱纪的社会现象,通过社会实践,增强学习法律的自觉性,加强对所学法律的理解;有计划地聘请法律专家,担任法律顾问,定期到校组织讲学,随时解释学生提出的许许多多身边的和社会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切实提高法律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法律基础课的教师往往又是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完全可以带队参加社会实践,通过法律宣传,普法教育,法律咨询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实践中学知识、长才干、受教育。对一些同学无法参加学校、院系组织的社会实践时,可以要求他们进行一次有关法制建设问题的社会调查,写出简要的调查报告,同样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还可以开展参观法制教育基地、法院院长讲坛、律师说法等实践教学活动。

(四)充分发挥学生学法用法的积极性,提高大学生的法律修养

一方面应组织他们对自己在社会上所了解的各方面的法律素材进行讨论、评价,增强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澄清一些模糊认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他们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鼓励他们用所学的法律知识解决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增强他们主动参与的意识。

法律修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部分,具有一定的法律修养和良好的法律意识,会运用法律思维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是大学生将来立足社会的基本条件之一。

猜你喜欢
法律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让人死亡的法律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
让法律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