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会的组织运行模式变革

2009-07-07 05:50蔡玉胜
消费导刊 2009年12期
关键词:工会组织工会企业

郑 梅 蔡玉胜

作者简介:郑梅(1971-),女,四川仁寿县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计财处会计师,主要研究方向:财经管理;蔡玉胜(1971-)男,河南罗山县人,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一、国外工会组织运行模式进入新一轮调整

从18世纪初西欧各国出现首批工会组织以来,作为工人阶级利益的代表以及与雇主、政府鼎足而立的社会力量,国外工会就从没间断过在组织上和职能上的调整。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家、政党政治的变化,国外工会的运行模式进入新一轮调整:一是工会职能范围从分配领域逐步扩大到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以确保工人权益。二是扩大会员,调整工会组织的活动方式,提出“超越集体主义的工会运动”、“战略工联主义”、“劳动者运动”等新探索。三是企业工会组织得到突出发展,在现实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四是与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伴生的区域性的工会组织作用在增强。这种建立在政治多元化、经济自由化下的调整,对全球的工会运动带来深刻冲击,许多国家的工会组织运行出现新变化:国家的政治多元化带来了工会组织的分裂,导致工会运行的分散和割裂;经济自由化的推行,在相当程度上动摇了工会的组织基础,造成了会员的减少,工会的社会地位下降;工会或多或少地疏离了政府或政党,表现出更多的独立性;工会的核心职能面临不同程度的变化。

二、中国工会组织运行模式的历史变化

中国工人阶级是党的阶级基础,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民主革命时期,工会与革命具有天然的历史联系,工会的运行模式是依靠工人阶级中的先进分子来实施,工会的阶级性、政治性突出。新中国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工人阶级数量的增加和领导地位的确立,使其成为国家政权特别是城市工作最重要、最基本的依靠力量,这个阶段工会运行模式的基础开始向规模化组织运行发生变化,工会的性质、地位、作用、任务、组织形式等出现了新情况,总工会和行业工会组织模式的运行使工会的政治属性在延续,但忽略工会的社会性则导致了工会主体性的缺失。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经济体制转型,对计划经济体制造成强大冲击,大量国有企业工人下岗或失业,工会人数不断下降,各种新兴经济部门和从农村走出来的民工被排斥在工会组织之外,职工权利没能充分保护,这个阶段持续了十几年的时间,工会的组织规模进入了相对萎缩和职能弱化时期。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外资企业的增加和私营企业的发展,使劳资关系内涵发生深刻变化。工会工作重心不断向企业下移,工会核心职能不断向职工权益细化。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和社会多元化发展趋势使工会必须重新考虑自身的组织运行模式,不断探索在新形势下,履行维权职能的实现途径。

三、我国工会组织运行模式的基础发生重大改变

由于我国劳动力供给弹性过大,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劳动力供求矛盾十分突出,即使提高微小的工资待遇,也会有很大的劳动供给。如果没有任何保护方法,现有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很容易被其他劳动者掠取,获得更高利益的动力就会被稀释。为防止团体外其他人的机会主义行为,规模庞大的工人团体不得不通过政府的行政力量来保护其长期的利益。因此,户籍制的出现不是无缘无故的,它需要保护工人团体的成果不被置于公共领域。以改革前的国有经济和重工业部门为例,政府通过户籍制度及系列派生政策,形成二元分割,保证了这些部门的优先发展,广大工人间接成为主要受益者。因此,注重总工会和行业工会的组织和管理形式运作的工会,其运作方式本身必须借助行政手段的保护。但是,这种歧视由于国家通过强制性的手段来实施,因而会导致片面的长期的保护既得利益团体,进而损害了社会其它群体的利益,阻碍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

西方国家的差别在于它们选择性激励而不是歧视手段来实现对工会团体的特殊保护,它们的工会为会员提供非集体收益,会员劳工的工资比非会员劳工的工资平均高出13%~22%。我国在户籍制度存在时,这种差别主要是体现在城市工人与农民工之间的歧视。然而,随着户籍制等国家行政手段被取消,工会的组织运行模式没做及时调整,组织运行模式重心过于上移,职能过于重视政治性和全局性,忽视了工会成员的需求差异,忽视了企业工会的重要作用,导致工会成员与普通工人之间的差异性消失,这是工会作用不明确的主要原因。

四、我国工会组织运行模式的发展趋势

(一)政府:悉心培育广大职工的博弈力量,推动工会自身的发育。在企业和员工的博弈过程中,政府行政权力直接介入工会事务不符合市场运行规律。政府推动工会成为工人权益的维护者,推动企业与职工之间形成力量上的动态平衡,是一种更好的选择。政府在劳资管理机制的设计上,重点放在集体谈判的法律程序和协商机制上,通过不断完善劳动法和劳动仲裁机制,制定合理的协商程序来发挥对劳动关系的宏观指导。推动工会自身发育的重点在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以健全大型外资、私营企业的劳资协调机制为宗旨,集中力量抓好大型私有企业、民营企业的工会组建工作是一条成功的经验。湖南省“三一重工”和“LG曙光集团”是当地龙头企业,地方工会将他们的工会组建工作列入重点,取得了很好成效。

(二)总工会与行业工会:保持主体性,重心下移。工会的价值在于主体性,工会的刚性“不在”,职工的权益“何存”? 工会过去的运行逻辑是“上级要求-工会实施”的自上而下的方式,必须变成“职工诉求-工会满足”的自下而上的新模式。同时,逐步放宽和规范对企业工会的管限行为,积极调动企业工会的自主性。虽然总工会和行业工会不能给予其全体成员更多的利益,但是劳动力的有关信息相对要优于政府,更容易对政府施加影响。另一方面,它可作为企业与个体劳动者劳动纠纷问题的仲裁机构,这是除经济作用以外,吸引工会会员的最大优势。总工会应该扩大集团的涵盖面。不仅是原来单纯的工人阶级,还应吸收手工业者、农民工,甚至是高级技术人员,使各个社会团体在此层面上相互协调。

(三)企业工会:承担重任,调整结构。企业工会增强自主权运作的模式,可以降低劳动争议的调解费用,在一般情况下,不必借助总工会的强制力量或者法律,减少了参与者层数和解决问题的交易成本,更灵活、低成本的解决劳动纠纷。调整内部结构,发挥企业工会的积极作用是当前工会发展的重要内容。英国工会最初的手艺工人联合,凭借技术才得以阻止工作环境的恶化和工资的侵害。美国最早的工会不断吸收优秀人才,改变工会成员结构,增强了劳资双方从对立到理性合作的过程。因此,以技术连接的企业工会组织可以降低企业的信息成本,更容易形成行业联盟工会。另一方面,如果企业工会以提高职工技术水平为主要活动,更容易得到企业本身的经济支持,还可以防范机会主义行为。

让各国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内容。维护劳动者权益是工会的神圣职责。中国工会组织运行模式的变革必将致力于改善广大劳动者的劳动条件、劳动收入、劳动保障、生活质量,让劳动者更多地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猜你喜欢
工会组织工会企业
数读·工会
数读·工会
数读·工会
打造有温度的工会组织——记北京服装学院工会工作
企业
企业
企业
工会组织要善于“春风化雨”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