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壮 赵红艳
[摘 要]经济与哲学之间一直潜存着某种若即若离的联系,但总体来说,正是同样基于对人文的深切关怀,哲学与经济之间才结下了不解之缘,经济与哲学才相伴相生。
[关键词]哲学 经济学 经济与哲学
作者简介:张壮(1977-),男,辽宁沈阳市人,辽宁科技学院教师;赵红艳(1979-),女,辽宁抚顺人,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我们回顾历史,就会发现经济与哲学之间一直潜存着某种若即若离的联系,尽管这些联系有些是直接的,有些是间接的;有些是清晰的,有些是模糊的;有些是内在的,有些是外在的,但总的来说不论何种经济学都蕴含着某种哲学前提。
一、哲学发展需要根植于经济学的沃土
新世纪、新时代,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发生了急剧的变革,特别是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法开始摒弃传统的简单化、一元化而日趋复杂化和多元化,作为反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形态,哲学本应紧扣时代的脉博大放光彩。但事实却让人难以乐观,哲学由于其固有的抽象性、非实用功利性,使经济大潮中急功近利的人们对其敬而远之,更主要的在于哲学面对改革开放涌现出的大量新问题有些力不从心,从而无所作为。哲学的萧条,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有外部因素的影响,也有自身发展的偏向。首先,从历史上看,改革开放前的哲学照搬前苏联的“斯大林模式”而形成的哲学体系,一度是政策的解释和注脚,并没有领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内涵。随着社会工作重心的转移,发展经济成为各项工作的中心,社会意识形态成为从属于经济并为其服务的工具,哲学作为社会意识这一母系统中的系统,只能在母系统中体现自身价值。这种由于政治驱动的递减而造成哲学地位的落差,是哲学自身感觉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次,从现实来看,我国目前的价值取向是新型的、多样的,其内涵超出了我们传统的价值观念系统,具有全新的进取性和挑战性。如竞争观念、功利观念、平等交换观念等,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和心理意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一方面是思想和价值观念充满活力的源泉,使一些高效率的短线行业蓬勃发展,另一方面又使哲学这种非经济性的精神追求受到冷落。在商品经济大潮中,精神渴求被物欲冲淡,哲学圣光被金钱魔力削弱。作为人类“诗意的栖居”精神家园的哲学甚至被人嗤之以鼻。而哲学由于远离经济基础,不具备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 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排斥。
哲学要摆脱这种现状,最根本的措施在于改造自身、深入现实,贴近生活。哲学无论如何抽象,如何概括,其生存和发展的根源还是人类的现实生活。只有从现实中不断汲取营养,哲学才能真正充满生机和活力。这就需要找到哲学与现实结合的切入点,通过介入和干预现实,关注时代发展的动向,解决新时期出现的新问题。当前我国最大的现实就是发展经济,因而哲学要联系的最大实际就是经济,以自己的方式对经济活动进行研究,把握其变化的特征和规律。只有如此,哲学才能克服空洞,抽象的弊病,摆脱僵化、贫乏的旧貌,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二、经济学发展需要哲学的关怀
随着科学的兴起、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发展的经济事实正在造成这样一种现象:经济越发展,人们越倍感孤独、寂寞、愤怒、焦躁、紧张,人们的精神世界存在着一种普遍的痛。经济理论在为社会带来财富实现无以伦比的高效率的同时,也加剧了社会关系的不平等,以人与人关系的异化为代价所得到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不是人类社会所要追求的整体性意义所在。西方经济学从它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着深刻的理论危机。从理论层面上讲,无论在历史还是在现实中,人类经济现象、社会现象的错综复杂性决定了“理性经济人”假设无法解释许多问题。如以“利他”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行为为何始终存在,经久不衰?非理性的情绪动机为何常常导致和支配人的经济行为?鉴于这些困难,近代以后也有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另辟蹊径,试图用非理性因素来解释经济的行为基础,建构与主流经济相对应的非理性经济理论。但是,他们很难解释那些用“理性经济人”假设可以说明的许多经济与社会现象。从操作层面上讲,自凯恩斯之后纷纷出台的现代西方经济学各流派,擅长于用大量的数学公式来表达经济规律,用理论模式的演绎来代替对实践问题的切身感受。这种风格使经济理论成为一种形式化、数量化的数学游戏,过多的假设前提则使其可预测性常常受到实践的嘲弄,以至于人们很难从这些理论里得到多少哲学意义上的启示,经济学缺乏具有一定哲学基础和实践性的东西。我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事物,这就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提出许多新问题,例如,如何协调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关系?这些经济问题的分析都需要站在高层次的视野和哲学的角度来把握。因而,确立一个正确的哲学观就成为针对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的前提。纵观经济发展史可以看到,无论是经济学方法论,还是经济理论的具体内容,都得益于哲学观直接或间接的作用。没有哲学对经济学的终极关怀,经济发展必然扩大个人主义、享乐主义、金钱至上主义,滋生不道德的致富手段、不健康的消费途径。经济学的每一次重大理论突破,都是以经济学家哲学观的突破为先导。凯恩斯曾说,任何经济理论都是从特定的哲学出发,都是“价值观假定+经济事实+逻辑推导”的结果。因而经济理论的发展,也必须以正确的哲学观为基础,以科学的方法论为指导,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中把握方向,少走弯路。
总之,哲学是人对自己社会存在的抽象,可以说哲学关注经济问题也是其自身内在的要求,哲学与经济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所以,一方面要自觉地发现经济学研究或经济活动中凸现出哲学因子,把握其内在的哲学理念,另一方面哲学的研究又要以反哺的形式积极地关注现实,复杂的经济问题客观上需要哲学反思和哲学方法论的介入。哲学与经济学的关系是二者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过程,它们彼此之间都需要对方的“智力支持”。哲学界要走出神圣的“象牙塔”去关注经济生活,主动寻求经济学的实证方法和“逻辑方程式”来充实和发展自己;而经济学要对当下的经济生活给予形而上的理性回归和价值提升,必须与哲学联姻。最后,笔者认为经济学是哲学的,哲学也是经济学的,无哲学的经济学是不深刻的、盲目的,无经济学的哲学则是空泛的、无生命力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9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3页
[3]俞吾金、余源培、程恩富等。经济哲学:当代哲学与经济学的联姻[N]学术笔会
光明日报,1997-02-15
[4]刘可风,经济哲学何以必要和可能[N]光明日报,1997-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