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美国金融危机是这样炼成的

2009-07-07 05:50任祎卓
消费导刊 2009年12期
关键词:危机金融

任祎卓

[摘 要]文章直逼次级房贷是此次美国金融危机的起因,美国华尔街滥用金融衍生产品,从而导致金融市场发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并形象地举例说明了金融危机一步步形成过程,金融危机的神秘面纱和实际本质被一层层揭示出来了。

[关键词]金融 危机 形成 揭秘

众所周知,当前国际金融海啸的罪魁祸首是由美国的次级房屋贷款市场引发的信用危机,正是这个初时能量,通过多米诺骨牌效应,演变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并产生如此巨大影响。同时,这也应了中国人常说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道理。

那么,究竟什么是次级房贷呢?形象地说,次级房贷就是寅吃卯粮的超前消费观念。在美国,抵押贷款市场根据借款人的信用高低分为优级贷款、准优级贷款和次级贷款三种。次级贷款简称“次贷”或“次级贷”。 发放对象主要是那些信用等级低、收入证明缺失、负债务较重的劣质客户。按揭贷款发放给他们,收不回来的可能性较大。

按理说,任何贷款的对象最看重的是那些信用等级高、收入稳定可靠、债务负担合理的优质客户。然而,目前在美国,这些优级房贷和准优级房贷群体,房地产资产已经饱和,而低收入群体拥有房地产还较欠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各金融机构为了争夺客户,不得不降低贷款门槛,于是,次级房贷就出现了。

请听:银行积蓄不够?没关系,我可以给你贷款;首付款也没有?没关系,可以零首付;担心将来还不起贷款?没关系,房价在上涨,到时后把房子卖掉,不但还清贷款,而且还赚上一笔,房子也白住了……如此失控的金融市场,真让人不寒而栗!

那么,金融机构面对这些次级房贷客户就不担心信贷违约掉期吗?那倒不必要。因为,他们由美国盛行甚至泛滥的金融衍生产品作保护,利用金融衍生产品可以转移和分散风险。而且端坐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位置上长达18.5年、有史以来最大的金融巫师非艾伦﹒格林斯潘是金融衍生产品的最大支持者,他利用变钱术,使各种金融衍生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推动国内金融市场异常“繁荣”。

所谓衍生产品就是派生物、衍生物意思。金融衍生产品是指从原生资产派生出来的金融工具。也就是说,只要支付一定数量的保证金,就可以进行全额交易。因此,金融衍生产品具有杠杆效应。保证金比率越低,杠杆效应就越大,风险也就也大。此次美国住房按揭贷款就是金融衍生产品的一种。

金融公司的如意算盘是,如果低收入群体按时还贷,我就可从中收取贷款本息;如果还不起贷款,我可以把房子收回卖掉,从中赚一笔钱。但所有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房价不断上涨基础之上的。

然而,时间到了2006年,美国的连续升息政策使得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拐点,房价开始下跌、美元开始贬值、物价上涨、居民收入下降。这首先波及到弱势群体还不起房贷,并且断供比例迅速上涨。一时间,金融机构原来发行的债券不值钱了,投资机构原来购买的债券也亏损了;原来发出去的贷款收不回来了,即使把抵押的房子大甩卖也无人问津,因为低收入群体购置的房屋大都坐落在地段偏、穷人区、治安差的位置,而且户型结构和条件均不好。当时,一栋被遗弃的别墅竟然以1.75美元出售。于是,次贷危机开始形成了冲击波。

随着事态进一步发展,由于次级抵押贷款利益链断裂而造成的一系列问题迅速呈现出来,美国政府不得不通过注资和降息方法来救市。然而,面对数字庞大的坏账死账,美国政府已显得力不从心,只好保住房利美和房地美两家最大房地产信贷机构后,眼睁睁的看着美国五大投资银行要么破产、要么转型。一场波及全球的金融海啸就这样爆发了。

如果说以上是在宏观上对此次美国金融危机进行了理论揭秘,那么,下面我们就从微观角度,追踪某一金融生意足迹,亲眼看看此次美国金融危机形成的具体过程。

美国华尔街上投资银行为了既牟取暴利又规避风险,对金融衍生产品一般采用20~30倍杠杆操作。例如某银行A拥有10亿美元资产,以25倍杠杆就可以将10亿美元资产抵押贷款250亿美元资金用于投资。如果获取4%利润,就可赚取250×4%=10亿美元暴利。同理,如果亏损4%,那就把老本赔光了。这样A的风险就很大。

A为了转移风险,就去买保险,就是信贷违约掉期合同CDS。于是,A找保险公司或银行B为其贷款提供保险。双方达成:A每年付B 1000万美元保费,连续十年共1亿美元。如果A没有违约,B收取这笔保费;如果A违约了,B要承担赔偿责任。

A的如意算盘是:如果自己不违约,扣除1亿美元保费,还剩9亿美元利润;一旦自己违约,损失就由替死鬼B来承担,岂不是一笔只赚不赔的好生意呢?

B的如意算盘是:从过去经验看,这类投资银行的违约率一般不到1%,如果100家银行购保险,根据概率,赔付一家违约金10亿美元外,还可净赚90亿美元,何乐而不为呢?

看着A与B这份SDS顺利签约,1亿美元保费的巨大诱惑,使得C羡慕地跑过来与B商量,愿出3000美元买下这张CDS保单。

B想,我虽然能赚取A 1亿美元,但需要10年。而现在一转手就能赚3000美元现金,岂不是好商机。于是,B答应了。

就这样,A这笔CDS业务就像证券、商品一样,在各投资银行、保险公司、信托公司之间买来卖去,看似各家公司都赚钱,而实际这种生意并不产生价值。根本上这些投资者的赢利,主要来自美国次贷抵押贷款和次级债。

比如A公司中一位普通投资者,其经济实力一般,所有积蓄只能购买一套房子。可是当他看到房价上涨如此之快,就又用这套住房作抵押,贷款购买了第二套住房,并把第二套房屋继续抵押给上述B公司,以此支付贷款利息。

可是终于有一天,房价涨不上去了,并且开始下跌,房屋也租不出去,投资者还不起了高额贷款利息就干脆不还了,甚至丢掉房子,一走了之。因为他想:反正由B兜着呢!而B也不着急,因为他早就将这张CDS卖给了C,C也把它卖出去了,现在已经不知到了谁的手里。当初B总结的违约率不到1%,而现在却迅速上升到了10%、20%,甚至更高。于是,由滥用金融衍生产品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发生了,美国五大投资银行以及其他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信托公司、信用卡公司纷纷破产、转型,美国金融危机就这样炼成了。

由此可见,任何寅吃卯粮将来总是要偿还的。金融业风险的放大和失控是造成此次危机的根本性原因。美国金融界快速发展,同时缺乏有效风险回避及全面监管机制,风险不断积蓄、放大到临界状态时,一场巨大的风暴就来临了,金融业自然也就成了这场危机的“风暴眼”。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前世界经济日益一体化的地球村,由美国引发的此次金融危机,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所谓“城门失火,殃及鱼池”。正如一位香港老太太平时省吃俭用,将十年的积蓄全部投资于股票。当次贷危机一来,股价很快从很高水平又跌至十年前水平。这位老太太可谓十年空喜,于是她一语破的:“次贷危机就是美国穷人向银行贷款,还不起,不还了,最后由银行买单。”

参考文献

[1]《直面金融海啸》作者 严行方。金城出版社,2007.10出版

[2]《这个冬天冻死谁》作者 李鑫,王林。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1出版

[3]易宪容,对美国次按危机的深刻反思。理论参考。2008(4)

猜你喜欢
危机金融
危机来临
中年你危机了吗?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危机”中的自信
P2P金融解读
支持“小金融”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
危机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