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银霞 阎述乾
摘要利用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底线对甘肃省1978~2007年的粮食安全进行评估,结果表明,30年来甘肃省的粮食基本处于不安全状态,造成这种结果与耕地数量和粮食播种面积减少、复种指数低、种粮比较利益较低等因素相关,针对甘肃省耕地资源的现状和变化状况,提出应该保护耕地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增加投入、开发荒地资源等对策,以确保甘肃省粮食安全。
关键词耕地面积变化;耕地需求底线;粮食安全;甘肃省
中图分类号F32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21-0376-02
粮食安全的概念是粮农组织于1974年11月在第1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提出的,其定义为“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自下而上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的粮食”。1983年4月,粮农组织又对粮食安全的概念进行修改,提出粮食安全的目标为“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所需要的基本食品”。中国经济学者朱泽提出,粮食安全是“国家在其工业化进程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粮食的需求和粮食经济承受各种不测事件的能力”。耕地资源是影响粮食安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由于城市化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恶化,耕地资源在不断减少。通过对甘肃省30年来耕地资源数量变化的分析,从耕地底线的角度对甘肃省粮食安全进行评估。
1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底线
耕地底线的计算公式为:
DCA = DTC /(IMC·POG·GPAP)(1)
式中:DCA 为耕地需求底线;DTC 为粮食安全需求量;IMC为粮食作物复种指数;POG为粮食播种面积所占的农作物播种面积比重(简称粮播比,下同);GPAP为粮食单产。当人均耕地底线大于人均耕地面积时,说明粮食处于不安全状态。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认为,一个国家人均年粮食消费量在250~400kg时处于温饱阶段,人均年粮食消费量在400~600kg时才进入粮食消费的小康水平。人均年粮食消费量400kg定位为满足温饱水平的上限和小康水平的下限。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2004年)再次指出,人均粮食占有量400kg仅仅是初步小康型标准。鉴于上述的研究成果及甘肃省的省情,设定甘肃省粮食人均安全需求量,1978~1989为300kg,1990~1999为350kg,2000~2007为400kg。表1为1978~2007年甘肃省粮食作物的复种指数、粮播比与粮食单产。将表1数据带入公式(1)中,得到甘肃省人均耕地需求底线(见表2)。
从图1可以看出,甘肃省基于粮食安全的人均耕地需求底线在1978~2007年30年当中几乎都大于甘肃省人均实际耕地面积,尤其是近几年,二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了。这说明甘肃省粮食在这30年中基本处于不安全状态。近年来,由于需求量的增加,粮食供需矛盾越发的突出,与甘肃省实际的粮食安全状况非常一致。
2甘肃省耕地资源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2.1耕地质量差,单产水平低
甘肃省耕地山地多,川(塬)地少;旱地多,水地少。包括水田、菜田在内的水地面积仅占耕地总面积的19.72%,不到全国平均水平42.55%的1/2。根据国土资源部2004年公布的有关数据核算,甘肃省耕地中有2/3以上是坡地,其中15~25°坡耕地137.27万公顷,25°以上坡耕地32.14万公顷;旱地占甘肃省耕地面积的88.99%,旱地中山旱地约占65%,质量较好的川旱地、塬旱地和梯田旱地共占35%。从耕地资源的质量以及水资源的组合来看,突出特点是质量较差、以雨养旱作农业占绝对优势、粮食产量低、人地矛盾十分突出。由于耕地质量差,使得粮食单产水平非常低。1978~1988年,粮食产量在1 800 kg/hm2左右。从1989年至20世纪末,粮食产量一直稳定在2 250 kg/hm2以上,2000年以来粮食产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增加到3 000kg/hm2以上,2005年、2006年分别达到3 234.75kg/hm2、3 109.20kg/hm2。但是,由于耕地质量、气候等自然条件较差以及农业投入不足,甘肃省粮食单产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20世纪90年代中期,全国粮食产量增长到4 245kg/hm2。1996~2006年,虽然全国粮食产量增长变慢,但仍然在4 500kg/hm2左右(1996年为4 485kg/hm2,1998年为4 501.5kg/hm2,2000年为4 261.5 kg/hm2, 2006年为4 716.0kg/hm2),远在甘肃省之上。
2.2耕地在地区分布不均匀,粮食生产区域性差异较大
灌溉水田主要分布在陇南市、张掖市和白银市,占总面积的98.7%;水浇地在甘肃省各地均有分布,主要集中在河西走廓的酒泉、张掖、武威、嘉峪关、金昌和白银市,其总和占甘肃省水浇地的74.5%。旱地多,分布较为广泛,除酒泉市、嘉峪关市没有旱地,金昌市的旱地较少以外,其余各地均有较大面积分布。耕地资源分布不均匀,造成粮食生产地区之间差异性很大。河西地区粮播面积占全省15%,粮食产量占全省的比例达到近1/3,而河东地区占全省粮播面积的85%,而粮食产量占全省的比例不足2/3。而粮食单产水平更是差异巨大,河西地区的粮食单产水平一般是河东地区的3~6倍。
2.3耕地资源数量持续减少
甘肃省耕地由面积由1978年的356.22万公顷下降到了2003年的339.89万公顷,减少16.33万公顷,减少了4.6%。2004~2007年,由于新开荒地和治河造田等增加的耕地面积大于国家征用、农村基建、退耕还林还草等耕地面积的减少,至2007年耕地面积又恢复到344.90万公顷。1978~2007年,随着耕地面积的减少和人口的增加,人均耕地面积由1978年的0.191hm2/人下降至2007年的0.132hm2/人,最低下降到了2004年的0.130hm2/人。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的不断扩张,耕地资源将会不断减少。
2.4粮食比较利益较低,粮播比不断下降
由于农户粮食生产经营的规模太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使得比较利益难以提高。与非农产业相比,粮食产业的劳均收益不足1/4;与其他农业产业相比,粮食产业的平均收益不足1/3。正是由于这种较低的比较利益,使甘肃省的粮食播种总面积呈下降态势,粮播比例在不断下降(如图2)。
3确保粮食安全的对策
3.1全面开展保护耕地的教育
尤其是在耕地面积减少较多的地区如平凉市、定西市、陇南市和兰州市要采取多种措施以减缓耕地面积的减少速度。首先要对政府负责干部进行土地国情、土地管理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教育,提高他们保护耕地、保护环境意识和管理及执法水平。其次,对于各类土地使用者,要通过不同渠道,加强宣传和教育力度,强化粮食安全意识,提高全民保护耕地资源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3.2减少污染与提高农田抗水旱灾害的能力
为了减少农业以及“三废”污染,应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减少农药使用量等。加强“三废”的综合治理力度,对化工、冶金、造纸等污染严重的产业,应实行区域性集中生产,对工艺水平落后且污染重的企业,则必须采取关、停、并、转的措施。鉴于自然灾害对耕地损毁严重,所以要将兴修水利、提高灌溉与防洪能力作为投入的重点,并建设避洪、耐渍高效农业体系,发展农业节水工程与推广避旱保水耕作技术,提高农田抗水旱灾害的能力。
3.3增加种粮农民收入,提高种粮比较利益
调整最低保护价,完善粮食直补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为稳定粮食生产,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应适当调整最低收购价,使之与粮食生产成本之间有一个合理的利润空间。同时应合理布局最低收购价收购网点,让农民实实在在得到实惠,对不实行最低收购价的主要粮食品种,在出现供过于求、价格下跌较多时,政府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调节供求,防止出现农民“卖粮难”和“谷贱伤农”的现象;继续稳定和完善粮食直补政策,加大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力度,并把粮食直补及时足额发放到农民手里,不得用直补资金抵扣任何税费。
3.4改良中低产田,为粮食安全创造改善生产条件
质量较差为甘肃省耕地资源的显著特征,从耕地资源的质量以及水资源的组合来看,突出特点是以雨养旱作农业占绝对优势、粮食产量低、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因此,需要改良中低产田,加大对土地的科技和资金投入,提高土地生产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粮食产量不断提高。
3.5提高复种指数,提高粮食总产量
甘肃省目前复种指数约为108%,与全国水平155%有很大差距,距可能达到的180%尚有较大潜力。复种指数每增长1个百分点,等于扩大播种面积34 489.93hm2左右。如果每年增0.5 个百分点,届时等于增加耕地17 244.97hm2。按甘肃省现播实际产量3 000kg/hm2左右计算,每年可多产粮食5.17万吨。
3.6加大投入,提高粮食单产水平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甘肃省的粮食单产水平远低于全国水平,科技进步缓慢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甘肃省1991~2005年期间的科技进步贡献率介于32%~41%,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应该根据甘肃省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增加资本和科技投入,以提高粮食的单产水平,如通过生物育种改变农作物的遗传特性,从而获得适合当地生产条件的高产、优质的优良品种,使粮食作物增产。
3.7积极开发荒地资源
甘肃省全土地面积45.44万平方千米(据国务院勘界结果为42.58万平方千米),全省土地利用率为56.93%,尚未利用的土地有1 912.1万公顷,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42.05%,包括沙漠、戈壁、高寒石山、裸岩、低洼盐碱、沼泽等。在未利用的土地中,可开发利用的荒地资源充足,面积达75.1万公顷,对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来说,是十分可观的后备土地资源。在未来的荒地资源开发中,必须认真吸取以往开荒的经验教训,要以当代的资源持续利用思想为主导,要有科学的高水平的开发规划、高科技的投入、高效的管理,做到每一片新开耕地都能可持续地利用,不再重蹈昔日盲目开发荒地的覆辙。
4参考文献
[1] 吴天锡.粮食安全的新概念和新要求[J].世界农业,2001,266(6):8-10.
[2] 刘晓梅.关于我国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财贸经济,2004,(9):56-60.
[3] 王君仁,许庆福.山东省耕地资源数量变化与粮食安全分析[J].山东国土资源,2008,24(5):47-49.
[4] 贺一梅,杨子生. 基于粮食安全的区域人均粮食需求量分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7):6-8.
[5] 丁文广,雷青,于娟.甘肃省耕地资源禀赋与贫困关系的量化研究[J].经济地理,2006,26(4):636-638.
[6] 甘肃省统计局.甘肃省农村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7] 鲁奇.中国耕地资源开发,保护与粮食安全保障问题[J].资源科学,1999,21(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