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琛 傅向涛 周 涛
摘要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必要性,以及在共享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与收益关系,并用边际成本计算方法分析了社会效益最大化的成本与收益。
关键词信息资源;共享;成本;收益;分析
中图分类号 G2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21-0327-02
1信息资源共享的必要性
图书馆承担着满足人类社会信息资源无限需求的社会职能,因此图书馆的职责是使有限的信息资源去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于信息资源的无限需求。图书馆要使其可提供利用的信息资源尽可能地最大化,才能最大限度地缩小有限的信息资源和无限的信息资源需求之间的差距,而最大限度地缩小这种差距的唯一途径就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由于信息本身具有天然的可共享性,而众多经济行为者愿意加入共享体系的主要原因也正是希望借助这种共享性来降低信息的拥有成本,提高信息的拥有量。改善信息供给状况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尽量增加信息的品种类型和充分挖掘现有存量信息的效用,从而减少冗余和浪费,提高效率,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目标。
当前的网络环境是信息存贮、传输和开发利用的主要环境,因特网是其杰出代表。目前,因特网数据库已逾万个,图书馆目录、参考工具书、全文资料、图形和影像信息、计算机软件信息等各种类型信息资源存贮并流通于因特网网络系统中,形成了一个丰富多彩、潜力无限的高速信息网络世界。网络信息资源从生产、传输、分配直至开发利用的全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必然会牵涉到众多的经济利益主体。在这一网络系统中,
每个经济利益主体既与其他经济利益主体相联系,同时又保持相对独立,独司其责。
2共享成本剖析
信息资源共享需要成本。虽然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具有公共性,但是这种公共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一方面,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对于处在该图书馆服务区域内的用户来说是公共的,这些用户理所当然地享受免费服务或者成本服务。另一方面,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对于该图书馆服务区域之外的用户来说是非公共的,这些用户就须支付一定的费用。在信息资源转换状态或转移所有权的过程中,成本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投入。分析成本的构成并对其进行客观和公正的测度是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网络信息资源共享所涉及的成本由信息提供者、信息承担者以及受该共享活动影响的其他用户成本构成。
2.1信息提供者成本
信息提供者成本的核心部分是由生产成本和流通成本构成的。主要包括:一是网络平台成本,如软硬件购置(包括网络服务器、服务器软件等)、因特网连接等成本;二是服务内容成本,如最初保险单及日常设计、启动编程和日常编程、外部内容(如引进数据库)版权等成本;三是加工成本,如信息的搜集、加工处理等成本;四是流通成本;五是其他成本,如管理和维护、工资和资金发放、契约维护、学习等成本。
2.2信息用户成本
信息用户是指直接作为共享体系中的需方用户,信息用户成本是指这类用户在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的过程中所承担的成本。在网络信息资源共享中,用户的机会成本除了包括用户向信息提供者支付的价格外,还包括用户在整个共享活动中花费掉的时间成本。
资金成本是用户在利用共享体系中的信息商品时所支付的价格,通常以货币形式体现。
时间成本是用户在共享过程中所涉及的一切时间耗费。在网络信息资源共享过程中,时间成本通常包括用户的搜寻成本、等待成本和利用成本。
2.3外部成本
外部成本是指在某一信息资源共享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给共享体系内外的其他组织或个人带来的成本。外部成本的存在揭示了网络信息资源共享不仅涉及信息提供者和当前用户,而且还影响到共享体系内外的其他组织或个人,反映了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广泛的社会影响。
3共享收益剖析
在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过程中,各信息共享参与者必须切实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量力而行,否则就无法通过共享体系获得最优的资源配置。
3.1信息提供者收益
信息提供者收益是指共享体系中的信息商品提供者在共享活动中实际得到的收益,即信息提供者的私人收益。它是信息提供者通过收费系统所获取的全部货币收入。主要包括信息提供者直接向共享体系中的信息用户征收的各项费用、政府拨款以及由信息资源共享活动带来的连带收益。
3.2信息用户收益
信息用户收益是指直接作为市场中的需方的用户在利用信息商品的过程中所获取的收益。用户做出加入共享体系共享信息资源的决策都是为了达到某个目的,用户收益可用其愿意为加入共享体系共享信息资源而支付的时间成本来衡量。只有用户实际支付的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不超过其愿意支付的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用户才可能会选择共享信息资源。
3.3外部收益
将管理目标仅仅定位于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有序化处理方面,而不考虑能否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将会导致大量的处理工作脱离客观实际需要,浪费社会资源,甚至产生其他各种不良的结局。
4成本与收益分析
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应用的最大障碍是难以定量地进行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的具体测试。尤其是在外部成本和外部收益的估算方面,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容易出现估算值过高或过低的情况。
成本与收益分析方法的可用性和优越性是有目共睹的。在此方法的指导下,经济行为者在进行信息资源共享方案的决策时就能判定哪些方案最有可能带来最大化的社会经济福利。
在现实的情况下,信息提供者会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来调整价格和共享水平,以抢夺部分净收益。当社会收益达到最大时,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信息资源共享达到社会有效的共享水平。在这一共享水平上,价格应该等于边际成本即P0=D(见图1)。即信息提供者应该代表社会向用户收取与边际成本相等的费用。
价格偏离(高于或低于)边际成本值均会导致社会低效率或无效率的共享水平。当价格由P0提高到P1时,在Q1~Q0的信息资源共享行为所产生的对用户的收益都低于其支付的价格成本而超过了生产的边际成本,这会导致这些用户退出共享信息行为,出现共享不充分的现象,社会将产生图中阴影部分(S1)的效率损失。当价格由P0降低到P2时,在Q0~Q2 的信息资源共享行为所产生的对用户的收益都超过了其支付的价格成本而低于生产的边际成本,导致这些用户拥入信息共享行为,出现共享过度的现象,社会将产生图中阴影部分(S2)的效率损失。
当然,网络信息市场的实际运行不会像上面分析的那样简单。因为在社会有效的共享水平下,社会净收益虽然最大化了,但却都是作为消费者剩余由用户取得的。因此,如果市场真的按生产的边际成本来定价,信息提供者将无利可图。若市场强行维持这种状况不变,则信息提供者将不愿意介入市场。
5结论
有效配置信息资源有利于形成最合理的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体系,形成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良性循环。在该体系里,信息资源共享和利用被提到有效共享和有效利用的高度。
一个图书馆拥有所有的信息资源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信息资源需求的最理想状态,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现实中要达到这种状态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图书馆在不能通过拥有的信息资源满足用户需求时,只能通过获取的信息资源来满足用户需求。从实践上看,虽然拥有是图书馆最直接、最有效地满足用户信息资源需求的方式,但是拥有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图书馆必须在提供拥有的信息资源服务的同时提供获取的信息资源服务,以节省图书馆的人力、财力、物力。从成本效益上讲,对于图书馆来说,拥有的成本效益较低,而获取的成本效益较高;对于图书馆用户来说,拥有的成本效益较高,获取的成本效益较低。如果获取的成本完全或者部分由图书馆承担,那么在用户的获取需求相对较少的情况下,图书馆服务的成本效益则较高,反之则较低。如果获取的成本完全或部分由用户承担,那么用户成本效益始终较高。因此,无论是对于图书馆来说,还是对于图书馆用户来说,只有在拥有和获取达到相对平衡状态时,图书馆信息资源才能够获得最佳的成本效益。
由此可见,在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中,拥有与获取两者是浑然一体,成本与利益也是相辅相成的,这是信息资源共享的必然结果。这种必然结果也不会因为信息资源类型的多样化,或者信息资源传播方式的多样化而发生任何变化。
6参考文献
[1] 施先亮,王兵.信息共享下的供应链分销成本博弈分配[J].物流技术,2009(6):101-103.
[2] 金胜勇,郝向兰,孔志军.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成本收益分析框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10):3-8.
[3] 张梅.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享风险与成本初探[J].情报杂志,2004(8):31-32,35.
[4] 楼靖华.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利益平衡机制研究[J].图书馆杂志,2006(5):20-23,32.
[5] 韩瑞珍,朱慧明.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经济效率分析[J].图书馆论坛,2009(1):81-83,136.
[6] 黄国威.信息资源建设中的成本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127.
[7] 孙羽.论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经济效益[J].河北科技图苑,2004(2):41-42,66.
[8] 马费成,裴雷.信息资源共享及其效率分析[J].情报科学,2004(1):1-8.
[9] 何绍华,师艳.成本效益驱动下的信息服务模式分析[J].情报科学,2005(3):329-333.
[10] 邓灵斌,东方.信息资源获取的成本和策略研究[J].情报科学,2006(12):1828-1831,1840.
[11] 许明金.市场机制下信息资源共享的经济学分析[J].情报杂志,2008(7):155-157.
[12] 王晓光.信息资源共享效率初报[J].情报科学,2003(11):1125-1128.
[13] 陈兰杰,侯鹏娟.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投资效益评估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7):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