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金平 林苗苗 孙俊艳 曹立新
摘要通过对南阳市典型雷电灾害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指出当前南阳市雷电灾害防御现状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村防雷的防护对策,期望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将防雷减灾工作落到实处。
关键词雷电灾害;发生原因;现状;预防措施;河南南阳
中图分类号P42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21-0246-01
南阳市是一个小盆地,处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南侧,四季分明,据近30年统计,年雷电日最少为14d,最多为37d,平均约为23.4d。近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南阳每年平均雷暴日数为32d,呈逐年上升趋势,雷暴日多集中在盛夏的6~8月。因此,南阳属强雷暴活动区。随着南阳市现代化建设速度的加快,城市中建筑物导致雷电活动的影响不断加剧;建筑物内各种网络、通信、自控装置、楼宇智能系统等抗干扰的能力较弱的现代电子设备使用越来越普及,易燃易爆场所、电力供电设备的迅速增加等客观因素使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呈愈来愈严重的趋势,防雷减灾工作不容忽视。
1雷电灾害发生的原因
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最严重的10种自然灾害之一,雷电一般产生于对流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中,因此常伴有强烈的阵风和暴雨,有时还伴有冰雹和龙卷。积雨云顶部一般较高,可达2万米,云的上部常有冰晶。冰晶的凇附、水滴的破碎以及空气对流等过程,使云中产生电荷。云中电荷的分布较复杂,但总体而言,云的上部以正电荷为主,下部以负电荷为主。因此,云的上、下部之间形成一个电位差。当电位差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产生放电,这就是人们常见的闪电现象。闪电的平均电流是3万安培,最大电流可达30万安培。闪电的电压很高,约为1~10亿伏特。一个中等强度雷暴的功率可达1 000万瓦,相当于一座小型核电站的输出功率。放电过程中,由于闪道中温度骤增,使空气体积急剧膨胀,从而产生冲击波,导致强烈的雷鸣。
2南阳市雷电灾害的现状
近年来,南阳市防雷中心通过进一步加大防雷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宣传,争取政府、城建以及教育部门的配合,防雷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南阳市现代化建设速度的加快,城市中建筑物导致雷电活动的影响不断加剧;建筑物内各种网络、通信、自控装置、楼宇智能系统等抗干扰的能力较弱的现代电子设备使用越来越普及,易燃易爆场所、电力供电设备的迅速增加等客观因素使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愈来愈严重。2003年7月28日傍晚至夜间,南召县城关、板山坪、白土缸及留山、崔庄等乡镇出现大风、暴雨和强雷暴天气。县广电系统的无线电视发射塔、有线电视网络遭受雷击造成特大损失,直接经济损失40余万元。雷击形式:电视发射塔为直击雷,有线电视网络为雷电感应。农村是雷电防御的薄弱区和雷电灾害的多发区,是防雷管理工作的簿弱环节。据有关部门防雷减灾调查资料分析,农村雷击灾害约占总数的3/4,同时雷击导致农民电视、电话、有线电视等损坏和引发火灾的事例也很多。特别是雷击造成人员伤亡的事例,农村占80%以上。
3防御措施
3.1加强防雷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普及防雷知识
目前的防雷宣传主要精力大多放在城市,而对于缺乏雷电防范知识的广大农民和防雷减灾管理措施薄弱的农村来说,这项工作做的还很不到位。加强雷电防御知识和防雷减灾管理工作的宣传,要从农村抓起、从基层抓起、从农民抓起,更需要各级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参与,只有农民的防雷意识提高了,才会有加强管理、配合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农村的防雷减灾管理工作才会更有成效。
3.2加强雷电监测的预警预报服务
气象部门要编制雷电灾害防御规划,建立雷电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加强雷电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提高雷雨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水平。要充分利用电视、电话、广播、互联网、手机短信息等手段,及时向农民群众传播雷电灾害预警信息,为广大农村提供及时、高效的服务,尤其是偏僻的山区。
3.3建立雷电灾害气象信息员队伍
在各单位和乡镇、农村建立兼职的雷电灾害气象信息员队伍,通过加强对这支信息员队伍防雷减灾基本知识和避灾自救的基本能力培训,同时将农村雷电灾害事故及时向气象等相关部门报告,并协助做好雷电灾害的调查、鉴定和上报工作。
3.4推行农村防雷强制执法工作
一些中小企业,为了降低人工、生产、经营成本,逐渐将企业办到了农村,而此类企业大多属于高危行业或易燃易爆化工企业。大多地处偏远农村,厂房属于小、散,工人却十分集中,一旦出事,绝对是重大危险事故。防雷执法人员应该引起足够重视,探索与相关部门的联合机制,早发现、早动手、早解决。
4参考文献
[1] 孟英杰,汪金福,袁业畅.湖北省雷电灾害及其防御对策[J].自然灾害学报,2008(2):144,149.
[2] 马红松,张立波.山东省雷电灾害分析及雷电防御[J].山东气象,2005(4):46-47.
[3] 朱明,潘杰丽,黄仁开.钦州市雷电灾害分析和防雷减灾对策[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7(3):64-66.
[4] 孟志群,骆亚军.切实关注和加强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工作[J].安徽农学通报,2008(21):17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