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波 马 喜 张蕾光 程晓东 徐长洪 韩喜国 任 英 李 莉 李 海 高云鑫
摘要阐述了影响野生药用植物植株活体移栽的有关因素,并从移栽植株的选择、栽植时间与方法、注意植株移栽前后周围环境介绍了其移栽的关键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野生药用植物;活体移栽;影响因素;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21-0109-01
近年来由于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为的过度垦牧,药用植物资源的生长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植物群落急剧缩小,物种个体数量急剧减少,某些物种资源已濒临绝灭的边缘。因此,保护地区特有的珍稀药用物种资源,亟需搜集驯化本地区特有的野生药用植物,保护野生药材物种的多样性,为地道药材人工种植及在原产地进行野生抚育提供保证。详细介绍了在搜集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初期最常用的方法即植株活体移栽技术,对改善生态环境、指导农牧民种植药草及在原产地进行野生抚育有一定的意义。
1影响野生药用植物植株活体移栽的有关因素
植株活体移栽的成活率除受水分、栽植方法的影响外,还受植株的生长年龄、根系特征、挖取方式、挖取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1挖掘和移栽植株活体时是否带土
在夏季移栽时,带土成活率显著高于不带土(见表1)。因为多年生野生药用植物根系生长缓慢,根毛损坏后不易迅速生出,当不带土移栽时,根毛和湿润土粒分离,极易干枯损坏,移栽后不能迅速吸收水分而导致植株枯亡。但晚秋移栽带芽药根时,可不必带土,在此情况下,翌年春季可正常出苗生长,这是因为春季出苗生根时,需要水分较少,根体中含的水分足以满足其需要。
1.2移栽植株的生长龄
在夏季移栽时,低龄植株成活率显著高于高龄植株,特别是具有肥大长直根的高龄野生药用植物活体植株,移栽时更不易成活。因为高龄植株直根较长,侧根及根毛集中区分布较深,移栽时挖掘出的直根光滑无根毛或根毛很少,移栽后不能迅速吸水而导致成活率低下;而此类药用植物的幼龄植株,根毛多集中在表土层,能有效地避免上述弊端,成活率一般较高。具有须根系的野生药用植物活体移栽成活率与植株生长龄关系不明显。
1.3根系种类与表层其他野草根系状况
在夏季移栽时,具有须根系的野生药用植物活体移栽成活率明显高于具有直根系的药用植物。因为此类草药须根众多,细根及根毛相互交织于表层,挖掘时所带的土坨不易松散,有效地保护了根毛与土粒的紧密接触状态,移栽后能立即吸水,保证了植株的成活和生长;同理,如移栽植株周围生有其他须根系野草,因须根的交织作用固定了挖掘土坨,移栽植株也易成活。
2多年生野生药用植物植株活体移栽关键技术
2.1移栽植株的选择
对具有直根系的野生药用植物,尽可能选择低龄植株及幼龄药苗。在相同的生长条件下,低龄植株及幼龄药苗一般表现为植株矮小、分枝少、主根较细,侧根多集中在生长地表层。
2.2栽植时间与方法
在搜集野生药用植物品种资源的初期,因采集时间、当年的气候条件等因素,往往采不到种子,或虽然采集到种子,但因不能掌握其发芽特征,无法育出药苗,这时就要对植株活体进行移栽。对需要移栽地上部的野生药用植物尽可能选择在夏季移栽,有些具有肥大直根、块根且带芽(或芽眼)的多年生药用植物,可在晚秋或春季去掉地上部分单独植根。采集活体植株的时间一般选在夏季,该季节各类药材的茎、叶、花、果等器官的特征通常已经全部显现或者大部分显现,容易识别;加之夏季通常降雨充沛,土壤湿润,容易带土挖取。采集方法是:选择在多雨时节的湿润生成地,保留植株的全部地上部分,连带挖取部分根系,尽可能地保留根系组织和根部土壤,挖掘深度为20~30cm,运载时采取措施不使土坨松散、植株不受光照;在移栽地挖掘土坑,其长、宽、深略大于土坨,将土坨置于坑中,四周踏实后马上浇透水,翌日再浇水,稍干后覆土保湿。
2.3注意植株移栽前后周围环境
当同种直根系野生药用植物生长于不同土壤环境时,为保障成活和提高成活率,应选择移栽植株周围有其他须根系野草生长的地块挖取土坨。用此法移栽,当草药植株成活时,其他野草也同时成活,需及时除掉。在松散砂质土地上挖取土坨,应掌握时机,选择水分含量尽量高的地块,挖取时应认真仔细,挖后采取用塑料袋紧裹土坨、运载及栽植时轻拿轻放等措施严防土坨散开。
3参考文献
[1] 霍红梅,董占河,阿拉腾图亚.药饲兼用植物甘草的栽培要点[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8(6):149.
[2] 韩润宝,赵虎生,丁文亮,等.药用植物黄芩的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2001(7):10.
[3] 赵贵喜,张杰坤.药用植物龙胆栽培技术措施[J].中国林副特产,2006(2):49-50.
[4] 李彦连.药赏兼用植物白蔹的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07(2):101.
[5] 甘炳春.药用植物栽培技术的发展[J].热带林业,2004,32(4):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