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端 霍仕平 张 健 向振凡 晏庆九 余志江 张芳魁
摘要以三峡玉1号为试验品种,开展密度和施肥水平对产量的影响研究。试验表明,高产制种技术模式为5∶1行比、母本密度4.8万株/hm2、施过磷酸钙600kg/hm2+尿素525kg/hm2+复合肥300kg/hm2。通过生产示范验证,大面积生产制种产量可达3 750kg/hm2,既可保证制种农户的经济收益,同时降低种子生产单位的收购成本。
关键词三峡玉1号;玉米;制种;高产
中图分类号S511;S3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21-0040-02
三峡玉1号是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独家选育出的高产、稳产、优质粮饲兼用玉米新品种,于2007年2月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2005~2006年参加重庆市山区玉米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 838kg/hm2,比对照增产21.26%,所有试点全部增产,其产量和增产幅度远远超出同年度及过去所有年度参试品种的最高水平,创下了重庆直辖以来玉米区试3个之最,即绝对产量最高、增产幅度最大、稳产性最好;实现了高产与优质的结合,该品种籽粒容重超过国标一级,蛋白质含量接近国标一级,淀粉含量接近国标二级。为了实现三峡玉1号种子就地生产,提高制种产量和农民的种子生产经济效益,并加快该品种推广应用步伐,通过试验研究寻求该品种的最佳高产制种技术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选用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独家选育于2007年通过重庆市审定的三峡玉1号为试验品种。
1.2试验地点
试验设在海拔760m的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玉米制种基地——重庆市梁平县城南镇老林村。试验地平坦、向阳、无积水,前作为蔬菜。土质为石灰岩黄壤。
1.3试验设计
采用裂区设计,3次重复,以母本密度为主区(A),分别设为4.2万株/hm2(A1),4.8万株/hm2(A2)、5.4万株/hm2(A3)、6.0万株/hm2(A4)4个处理。施肥为副区(B),分别设过磷酸钙450kg/hm2+尿素375kg/hm2(B1),过磷酸钙600kg/hm2+尿素525kg/hm2+撒可富复合肥300kg/hm2(B2),过磷酸钙750kg/hm2+尿素600kg/hm2+撒可富复合肥375kg/hm2(B3)3种处理水平。小区面积17.8m2,4行区全收计产。采用5∶1(母∶父)的行比。父母本同期播种。
1.4田间管理
施肥按磷肥全部作底肥施用,氮肥和钾肥作追肥施用,按苗肥∶拔节肥∶穗肥为2∶3∶5比例施用,其他田间管理略高于一般大田制种水平。
2结果与分析
2.1小区产量
从表1可以看出,在一定密度范围内,小区产量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密度达到某一程度时产量显著减少;相同密度条件下,小区产量有随施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的趋势,当施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小区产量不再增加或增加不明显。
2.2方差分析
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密度处理间和不同施肥水平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密度与施肥互作效应差异达显著水平,区组间差异不显著。表明试验误差较小,不同栽培密度间和不同施肥水平间制种产量都有极显著差异;密度与施肥水平间存在显著互作效应。
2.3效应值比较
2.3.1密度效应。由表3可知,处理A2比处理A3和处理A4极显著增产,处理A3比处理A4显著增产,处理A2、处理A3和处理A4均比处理A1极显著增产。表明玉米制种由于自交系生长不如杂交种旺盛,母本密度应大于4.8万株/hm2为宜。
2.3.2施肥水平效应。由表4可知,处理B3和处理B2间差异不显著,处理B3、处理B2与处理B1间差异都达极显著水平。
2.3.3密度与施肥互作效应。由表5可知,以处理A2B2种子产量最高,即密度为4.8万株/hm2、施肥按照过磷酸钙600 kg/hm2+尿素525kg/hm2+复合肥300kg/hm2处理获得最高制种产量。其次是处理A2B3,以A1B1处理产量最低。
2.4种子生产示范效果验证
2009年应用5∶1行比、母本密度4.8万株/hm2、施过磷酸钙600kg/hm2+尿素525kg/hm2+复合肥300kg/hm2的制种技术模式在制种基地进行大面积生产示范验证,成熟期现场选取植株长势基本一致、生产水平较高的田块调查行距、窝距,计算单位面积植株数,调查了解制种农户生产管理投入水平情况;种子成熟后,从该田块连续收获100m2所有母本果穗,先从中随机抽取10个果穗考察穗行数和行粒数,然后放回进行单独晾晒、脱粒和称重,共调查了9个田块(9个农户)。调查的9个田块果穗穗行数在12.7~14.2行,平均为13.4行,变异系数为3.4%,行粒数在25.7~28.1粒,平均为27.1粒,变异系数为3.3%。9户制种田块的母本密度为42 585~49 815株/hm2,平均47 670株/hm2;100m2种子实际产量在36.3~40.7kg,平均为37.9kg,变异系数为12.1%,折算产量为3 796.5kg/hm2。表明该制种技术模式在大面积制种生产中应用完全可达到产量3 750kg/hm2的产量水平。
3结论与讨论
配制玉米杂交种三峡玉1号,在5∶1(母∶父)行比条件下,种植母本4.8万株/hm2,施过磷酸钙600kg/hm2+尿素525kg/hm2+复合肥300kg/hm2,能够获得较高的制种产量。在制种基地进行大面积生产示范验证,成熟期现场调查表明,在大面积制种生产中应用此模式完全可达到3 750kg/hm2的产量水平。既可保证制种农户的经济收益,也可降低种子生产单位的收购成本。如果母本种植密度低于4.8万株/hm2(如4.2万株/hm2),则必须适当增加施肥量,充分发挥母本个体优势,方能获得比较满意的制种产量。
4参考文献
[1] 张淑艳,杨茹,刘庆学.浅谈玉米杂交制种产业存在问题与对策[J].现代农村科技,2009(10):57.
[2] 张桂堂,王东彬.夏玉米高产制种配套栽培技术[J].种子科技,2009(6):36-37.
[3] 卯昌元,邓有庚.杂交玉米高产优化制种技术的应用[J].云南农业,2009(6):50-51.
[4] 荆戊田,管怀明,荆晓莎.玉米制种技术规程[J].中国种业,2004(8):49-50.
[5] 邬惠英,何永方.高海拔地区玉米杂交制种高产栽培技术[J].云南农业科技,2009(2):31-33.
[6] 李爱玉.提高杂交玉米制种产量和质量的措施[J].种子科技,2009(2):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