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燕
摘 要: 通过运用色彩,营造意境以及运用蒙太奇和长镜头来推动故事内容的发展,为影片铺垫基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性格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达到表现艺术美的效果。
关键词: 现象之美;色彩;蒙太奇;长镜头;意境
中图分类号: I253.5
现象之美是对具体客观存在的事物进行表现并且诉诸于感性的再现。现象之美作为哲学是普遍适存于一切艺术形态,其中也包括影视艺术。影视艺术通过客观事物融入自己的所思所感,而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模仿,通过这些存在的客观现象去发现本质。用伊朗导演阿巴斯的话说是“揭开面纱看世界”。
营造现象之美通过以下三种方法来表现:一是意境的营造;二是蒙太奇和长镜头的运用;三是色彩的运用。
1 意境是营造现象之美的重要手段
王国维作为意境的集大成者,在《人间词语》中提到“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从中我们不难发现他对于意境的推崇。而意境一直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最高境界,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同于西方的所认为人与自然是对立,而是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达到 “天人合一”,这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观念。意境在艺术中运用虚实相接的手法,情景交融,意象契合,揭示个人的主观情思和对于人生、宇宙的感悟,从而获得了现象之美。
意象是意境重要的组成部分。把这两个字拆分开来,就不难理解。“象”就是现象,是指客观物体,是我们可以用感官器官所看到所听到的,是客观存在的。“意”意境是指人的主观的情感和思想。要求我们用够通过表现“象”而又能超越“象”所带来的局限,表达我们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达到象有尽而意无穷。
2 影视艺术中意境营造方法
首先是电影画面的构图可以运用空白来营造意境。这里的空白不是纯粹的空白,而是由虚景所升华的“象外之意”。使画面产生空灵感,大量的留白引起观众读者的联想。在影片《碧海蓝天》中许多的场景都深蓝的海洋和被白色城堡所包围的希腊岛上,杰克和相关人物的来往都被导演用单纯空旷的背景来烘托平静的意境,由此得到的“空”与杰克那颗单纯的心,以及对于大海的热爱所深深的联系起来,推动影片剧情发展,到最后杰克投入大海的怀抱。
其次光线和影调。物体的造型力度取决于光线,在不同的光线下可以使得同样的物体产生不同的效果。光线可以分为直线光和散射光。直射光能够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使得物体轮廓分明,显得坚硬,也成为硬光。可以用来表现运动之美。而散射光由于光线较散,无法达到强烈的对比,使得物体显得柔和,也称为软光,表现静态之美。
光线这种特殊的性质,可以运用到影视作品中,达到营造意境的效果。在《霸王别姬》为了表现程蝶衣对于自己师兄暧昧的情思,以及对于现实身份和台上所饰演的虞姬身份已经模糊。所以导演采用柔和的软光调,来铺成影片至始至终的朦胧,悲哀的情绪。
还有音乐音响。作曲家赵季平曾说:“音乐作为一种重要电影元素,它或能概况影片的主题思想,揭示影片的内涵价值,构筑影片总体基调,或者推动剧情的发展,渲染画面的气氛,丰富画面的信息,促进画面与主题的运动。总之,它不再是电影可有可无的附带物,而是揭示电影灵魂的重要手段”。
西方主要电影理论,主要以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蒙太奇”理论和巴赞与克拉考尔“长镜头”纪实美学理论。爱森斯坦认为:一段末经剪辑的片子只不过是对现实机械复制,而这种东西本身不能成为艺术的。只有当这些片段按各种蒙太奇的形成加以安排后,电影才能成为艺术。而巴赞在《电影是什么》这本书中认为“影像的存在先于本,摄影机镜头摆脱了我们对于客体,习惯看法和偏见,清楚了我的感觉蒙在客体上的精神锈斑,唯有这样冷眼旁观的镜头能够还世界纯真面貌,吸引我的注意,从而激起我的眷恋”。巴赞更注重还原事物的原貌,注重表现现实。
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意为构成、装配,是影视创作的主要叙述手段和表现手段之一。电影中各个地点,各种时间按照各个角度,各种景点拍摄的镜头在剪辑台上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蒙太奇是对于客观事物,把时间和空间进行剪辑重构,从而提供了多样化的视觉转化的可能性。但是蒙太奇不是随心所欲的进行剪辑,而是非常具有严谨的内在逻辑性。
长镜头理论形成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它是一种与蒙太奇理论相对立的电影美学流派,是一种与唯美主义、技术主义相对立写实理论。长镜头作为一种表现手段——记录现实,是指对一个运动画面较长时间的连续不间断地表现,保持运动着的画面的整体性。实际上就是长时间拍摄的、不切割空间、保持时空完整性的一个镜头。作为巴赞镜头理论重要依据的《公民凯恩》里凯恩在一次庆功宴上,用了一个景深的长镜头,客观地记录着每个人的神态、言语、情绪。这样多层次空间的展开使得摄影机充当一个旁边者,让观众有自由欣赏的空间。
但无论是蒙太奇还是长镜头出发点都是真实,只是前者超越了现实,是对客体的再现,后者则强调现实,对客体的表现。在表现现象之美时,两者应相互统一,也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
3 色彩是表现现象之美的重要方法
色彩作为一种视觉元素进入电影最初,是为了满足人们在银幕上复制物质现实的愿望,而观众也能感受到事物的新鲜与真实。约翰内斯•伊顿认为色彩美学可以从视觉上、情感上和象征上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一开始,电影关注的是影片的真实色彩,而随着技术的进步,通过对于色彩的运用,能够传达感情以及色彩的象征意义,超越其自身的意义。
色彩是影片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其处理与变化无疑会影响影片的整体效果。电影色彩一般需要依附于影片中的场景、形象与环境,但是色彩又能超然于这些物象之上。影视中对于色彩的运用,对于剧中人物情绪等心理活动的暗示,是对全剧主题起着指代和象征的作用。色彩运用讲究形式美,既要使色彩互相协调,将冷暖色调在转换中保持和谐,也要使色彩有强烈对比,达到突出鲜明的视觉效果。最后达到统一,各种色彩有序的结合,形成完整的画面。
电影中的色彩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流动的富有变化的。不同的色彩往往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和故事内容。黑白色调总会同某种回忆,恐怖等心理不谋而合,而且黑白色调运用往往能贴近真实世界。在《辛德勒的名单》的整体基调是黑白的,充分的烘托在纳粹所高压统治下的恐怖,阴暗的气氛,深刻揭露德国纳粹屠杀犹太人恐怖罪行,大大的加强真实感,也象征了犹太人的黑暗时代,增加了历史的厚重感。后来纳粹投降,当犹太人走出集中营时,银幕上突然大放光明,出现灿烂的彩色,从黑暗压抑的环境总出来,摆脱死亡,看到未来和希望。本片最为突出的就将女孩处理成全片转变的关键人物,在黑白摄影的画面中,只有这小女孩用红色。在辛德勒眼里,小女孩是黑白色调的整个影片的亮点。后来女孩子又一次出现,却躺在一辆运尸车上正被送往焚尸炉。这些画面深深地刺激了辛德勒救助的决心。
而色彩运用中,东、西方也有不同的理解。中国传统绘画是“墨分五色”,使得中国水墨画并不注重对于色彩的丰富性,而是追求墨色的“气韵生动”,超越了“象”,实现以形写意,追求神似和气韵。而在西方古典绘画中注重造型与色彩的统一。色彩在西方电影中不仅仅是一种外在形式,它成为视觉影像的内在元素,构成造型语言,突出电影独特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 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
[2]@王国维.人间词语[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
[3]@宗白华.中国艺术境界之诞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