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式教学法探讨

2009-07-06 08:53吴长俊
现代商贸工业 2009年17期
关键词:激发兴趣语文教学

吴长俊

摘 要: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往往出现启而不发的尴尬,而"激发"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充分运用激发的有效方式,这也是值得教师探究的地方。

关键词: 激发;语文教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 G424.1

“启发”是教学实践活动中运用比较频繁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在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使用比较普遍的一个词语,然而,在使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实践过程中,却常常会遇到启而不发的尴尬,那么,怎样有效使用启发式教学法,彻底摆脱启而不发的尴尬呢?笔者认为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激发”。

所谓“激发”即激之使奋起(《辞海》)。“激”指教师的教学行为,“发”则指教师行为作用于学生所产生的结果。“激发”的意义就在于解决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问题,旨在使学生“动|起来,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学习活动产生兴趣,生发出求知的欲望、探索的勇气。而“启发”则是阐明事理,引起对方联想而有所领悟。它的意义就在于使学生有所知、有所得、有所悟。

这二者的关系如何呢?“激发”是“启发”的基础和前提,“启发”是“激发”的延伸和升华。没有“激发”,“启发”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就只能是老师的一厢情愿,就只能是“启而不发”。没有“启发”,则“激发”就显得肤浅,难以深入,难得实效,学生的热情和兴趣也就难以持久。所以,二者必须依次相辅而行,才能相得益彰,收到实效。

俗话说:“水不激不活,人不激不奋”。如果不激发学生,学生学习的心理机制就没有启动,压根就不愿学这门课,人在教室心在外,形在此而神在彼,那么,老师的启发就只能成为灌输和强加。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学生在消极被动之中不可能有好的精神状态,当然也就很难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有的老师提问学生,学生站起来不说话。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老师问的是什么,更别说会不会了。还有的老师在考后抱怨:讲过的题就是不会做,真没办法。其实这正是由于缺少“激发”造成的。而这也正是本人将激发置于启发之前的原因所在。

由此我们也可以更深刻地感到:对于教师而言,使教学变得兴味盎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考虑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否则只能是事倍而功半。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1 精设导语,创设氛围

导语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也是关建的一步。好的导语可以激起学生求知探究的欲望,凝聚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思维的活力。反之则会压抑学生的热情,分散学生的精力。所以,导语的设计不可忽视。开头当如爆竹,骤响易彻,这是极有道理的。如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可以这样导入:我国是一个文化灿烂的国度,其中,宋词更是群星争辉。苏轼开创了豪放词风的先河,一扫过去词的脂粉柔情,使人耳目一新。有人曾这样评论:读柳永的词,需二八少女,手持红牙板,低吟浅唱“杨柳岸晓风残月”;而读苏学士的词则须关西大汉,手持铜琵琶、铁绰板,高唱“大江东去”。由此可以看出苏词的豪放风格。而“大江东去”,正是《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诗的开头一句。它成了这首词的代名词。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词,具体感受苏词的豪放风格。这个导语借名家名篇之名激学生慕“名”之情从而有效地引导学生升堂入室。

2 跳出俗套,另辟蹊径

对教师而言,必须常教常新,不能墨守成规。对学生似乎不存在这个问题,其实不然。虽然学生不像老师那样多次反复接触同一篇课文,但他们在多年的语文学习中,也有一定思维惯性,总是了解作者背景、分段、总结中心、归纳特点,如果我们从方法上仍然亦步亦趋,学生定然感到陈旧单调乏味,难以激起兴趣,所以,必须另辟蹊径。

例如教学《拿来主义)一文,我开讲不说作者,不提背景,而是让学生熟读课文第七自然段,并要求学生依据“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一句中的“所以”,从上文寻找能与之相呼应的“因为”或者可以放置“因为”的位置。这使得学生感到耳目一新,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学习探求的兴趣。

3 前后勾连,左右比较

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对于熟悉的东西学生会感到厌烦。而完全生疏的知识又不易马上在心理上产生认同感。所以要选择那些对学习新知有关系有帮助的已有知识,使新旧建立联系,并比较之,使学生在对比中产生思维的活力。有比较才有鉴别。鉴别的过程可以成为学生获得乐趣的过程。语文教材为联系比较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如《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

4 开拓延伸,生发深化

课堂教学应该紧扣教材,目的明确,这无可质疑。但这并不等于机械死板,拘泥于课本,不敢越雷池一步,如果这样,教学内容将陷于僵化。所以,在课堂上可以对所学内容进行适时适量适度的拓展延伸,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扩大学生视野,增加课堂的容量。例如学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活》,可以自然的引伸到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组内容的讲析,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加深了对马克思伟大贡献的理解;讲《劝学》中的“木直中绳,其曲中规……”,可以拓展到物理知识;讲《体态语》可以进一步深化、归纳运用体态语和破译别人的体态语。凡此种种,在激发学生兴趣上均有异曲同工之妙。

5 加强训练、多管齐下

课堂教学内容、训练重点是相对稳定的,我们一般不能随便更易。然而,学习、训练的方法却是多种多样的,为了有效地学习,我们应当灵活选择恰当的训练方法,打破固定僵化的俗套,使语文课堂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充满活力。我们可以将听、说、读、写、演等方法有机结合,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动与静的平衡,构建起课堂教学训练的立体框架,从而最大限度的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6 肯定成绩,鼓励竞争

在学习中要不断发现学生的进步和成绩,使他们有成就感和成功感,从而产生愉悦感和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为了获取某种效果可以激发兴趣。当人们从事某项活动时,如果发现自己取得了一定成绩,有了一定进步,就会产生成功的快乐和继续努力的兴趣。如果一味的努力下去,却不见效,则会灰心丧气、失去兴趣。因此,老师必须善于发现学生的成绩和闪光点并及时恰当的给予肯定,从而激发其兴趣。为使学生有展示自己、获取成功的机会,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引进竞赛机制。如朗读、写作、回答问题、表演等等。可以单个人,也可以同桌,还可以小组。从人的普遍心理来看,那些具有竞争性的能比高低、评优劣、论先后、争上游的活动,可以有效的激发人的好胜心和兴趣。对于风华正茂的学生则更是如此。所以,语文老师应刻意为之。

以上是语文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几个途径。那么在具体实施激发的时候,还应注意些什么呢?

(1)准确及时把握激发的时机。

上课伊始,学生都有一种期待心理,如果老师能高质量的满足这种心理,那么就能激发起学生听课的兴趣,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从而为“启发”学生获得新知、完成教学任务创造出良好的条件。所以,导语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此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对学生不断的给予必要的激发。那么在怎样的情境之下进行激发才是有效的呢?在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有了感性认识,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过激发和努力,能够有所发现或突破的情况下,实施激发则是较好的时机。如果学生精力集中,情绪亢奋的时候则应乘势给以启发,以满足他们求知成功的心理。这个情势下的激发不仅是多余的,甚至会影响教学的进程。如果学生已经心烦意乱,消极疲沓,这才去激发则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使时间和精力造成浪费。所以时机的恰当把握十分重要。比如学习钱钟书先生的《读〈伊索寓言〉》一文,在学生基本了解全文内涵的情况下,我趁势激发: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可以见仁见智,评价可以是多元的。正如对《红楼梦》的理解:才子佳人看见的是缠绵,道学家看见的是淫,革命家看见的是排满。《读〈伊索寓言〉》是钱钟书先生对某些寓言故事的看法,那么你完全同意吗?你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这就很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思考和表达的欲望。有学生指出:关于老婆子和母鸡的故事,钱先生得出大胖子都是小心眼的结论,我觉得很别扭。我认为可以这样概括:“有些人在条件艰苦的情况下还能奋斗,而条件好了反而不思进取”。还有学生说:可以归纳为“什么事情也不能违背规律,否则,欲速则不达”等等,由于激发的时机把握好,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这种情势下再辅以启发,则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2)准确选择激发点。

激发点是教学内容的突破口,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枝茎肯綮之处。它既有激发学生兴趣的功能,又有紧密联系教学内容的效用。如学习《风景谈》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一提风景,同学们会自然地想到名山大川、奇花异木、亭台楼阁、文物古迹。把这些分类,不外乎人文景观、自然风光两大类。可是茅盾先生在介绍《风景谈》的写作过程时却说:‘我是将政治寓于风景之中的,那么,这‘政治指的是什么呢?在文章中是如何表现的呢?请大家在阅读中思考、归纳”。这则导语紧扣了“政治”这个“点”,将“政治”与“风景”联姻,所以既有激发兴趣之功能,又很好地联系了教学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恰当把握激发的“度”。

在激发过程中势必要运用提问的方式。这就必须注意,问题的提出必须具有思辨的力量,具有探索的价值。在此基础上还应控制问题的难度,问题过于简单,大多学生能轻而易举的脱口而出,则必将使学生不屑于开口,用学生自己的话说就是“没意思”,从而导致学生的兴趣减弱,思维抑制。问题过深,学生的水平难以企及,即使经过努力其收获仍然是零,学生难以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欢乐,久而久之兴趣必然受影响,思维也必然产生惰性。所以,“度”的把握也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在《药》这篇小说的学习过程中,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药是用来治病的,如果对药和病作简洁的划分,可以分为哪几类?鲁迅先生以“药”为题的用意是什么?学生经过思考,大多明确了:药可以分为真正能用来治病的药和骗人钱财的假药两类;病可以分为生理的病和精神的病两类。鲁迅先生以此为题正是要告诉人们改造社会的关键在于救治人们精神的病。此题既有思辨的价值,又是学生必须经过努力才能解决的,属于跳起来才能摘到的果子。故而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4)充分考虑激发的面。

素质教育的一个原则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新的语文教学大纲也规定,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因而,在激发的过程中,要将普遍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水平又能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必须清楚的认识到,老师的激发只有作用于学生个体的心智活动,满足于学生个体的精神需求,才能收到成效。所以,激发的内容必须有弹性,有层次。

在学习《劝学》中,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这个千古名篇,观点鲜明,语言形象,章法严谨,十分精彩。那么你对此文还能指出其不足吗?很显然,这个问题既有思辨的价值,又有开放性和灵活性,可以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有的学生说:“善假于物”的“物”,有好坏之分,文中未指出,此乃不足。有的说“学习”不仅仅限于书本、课堂,还应走向社会,走进生活,文中未提,此亦局限。还有的说“六跪”,显然是不准确的,作者未注意认真考核,留下了不应有的纰漏……很显然,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激发,而且个性特长也得到了展示。

当然,激发时还应考虑其针对性,有意识地为某些有特长的同学提供表现的场所和创造的机会。

(5)正确把握激发的向。

激发的意义要通过学生的行动才能表现出来。所以,教师在激发学生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学生受到激发后在内心形成的兴趣、思维的倾向和趋势是符合教学情境的,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必经之途,而不能旁逸斜出,天马行空,不知所之。只图表面热闹和浅层活跃是远远不够的。比如学习《孔雀东南飞》最后一部分时,老师在讲解中辅以体态语,模仿焦、刘二人殉情的动作。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老师不惜夸张甚至故做滑稽状,引学生哄堂大笑,气氛确实活跃。然而,确不符合教学所需要的悲剧性气氛。使学生在前边的学习过程中所积累酝酿起来的深沉、悲哀、同情的高尚的心理状态遭到破坏。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审美教育的作用大打折扣。这样的激发是肤浅的,是华而不实的,是与整体的教学目标背道而驰的,所以,必须坚决避免。所以,老师必须对教材有正确的认识,有恰当的感情定向,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情绪状态有深人的了解,从而正确实施激发。如在学习《祭妹文》《祭十二郎文时》以哀乐作为背景音乐,进行朗读,就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学习文章所需要的情感,激发了学生诵读、探究的欲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所以,激发的行为决不是外加的,决不是老师的随心所欲,兴之所之,而是老师对教材对学生深入研究理解,对教学过程精心设计从而确立的教学行为,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因素。

总之,激发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真正地动起来,积极热情地参与教学过程,兴趣盎然地发挥主体作用。从而为学生的探究、发现、创造提供内部动力,为老师的必要的启发、指点、引导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从而使老师的激发将学生主动学习的行为引向更加科学有效的途径,使启而不发转变为启而必发,启而大发。

猜你喜欢
激发兴趣语文教学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