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先 徐 恺
摘要: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是构建和谐安徽、推进科学发展、加快崛起进程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安徽是农业大省,人口绝大多数分布在县域,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全省经济的整体实力和发展水平。本文通过对安徽县域经济发展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研究,进而对安徽县域进行梯度划分,研究安徽县域经济差异状况及成因,剖析安徽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索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县域经济; 梯度划分; 比较分析; 县域崛起
中图分类号:F127.54文献标志码:A
一、安徽县域经济发展状况比较分析
(一)安徽县域经济变动纵向研究:波动增长,阶段性特征明显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县域经济整体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但由于经济发展自身的特点及宏观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增幅波动较大,阶段性特征明显。
第一阶段:(1978-1985年)——恢复增长期。1978年前,由于城乡之间、工农业之间“剪刀差”的制度安排等方面的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缓慢,举步维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农村改革为先导,生产力初步释放。为加快县域崛起,1984年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十二条措施”,有力地推动了以农村经济为主体的县域经济较快的恢复和发展。1981年到1985年,全省县域GDP年平均增长12.5%,比全省低1个百分点。但财政收入增长10.2%、农业总产值增长11.9%,分别比全省平均增幅高出1.9和0.7个百分点。安徽县域经济逐步摆脱停滞不前的落后局面,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第二阶段:(1986-1990年)——平稳增长期。全省经济改革的重点已由农村转向城市,由农业转向工业,由农民转向市民。同时,其它各个方面的改革也全面铺开。但由于经验不足,经济增长的波动性较大,整体县域经济呈现低速运行的局面。全省县域GDP年均增长仅为5.2%,农业总产值年递增率也只有2.7%,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分别减少7.3和9.2个百分点。由于经济工作重心的转移,城乡差距开始拉大。
第三阶段:(1991-1995年)——高速增长期。安徽尽管在1991年遭受严重洪涝灾害,县域经济受到严重挫折,但随着党的十四大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在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扩大社会就业、发展农村公益事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不仅促进了一、二、三产业的发展,还从根本上改变了县域经济的结构。全省县域GDP年平均增长16%,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7.2%,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7.4%,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9.6%,与全省平均增幅相比,分别高出1.9、4.5、0.9和0.3个百分点,是建国以来县域经济发展最稳定、速度最快、效果最理想的“黄金期”。
第四阶段:(1996-2000年) ——增速下滑期。安徽经受了亚洲金融危机和连续三年严重水旱灾害等考验,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回落,增速放缓。县域GDP年均增长8.8%,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1%,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5.9%。与“八五”同比分别下降7.2、16.2和1.5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分别低3.4、3.6和0.5个百分点。
第五阶段:(2001-2005年)——相对滞后期。由于国内外宏观经济的影响,相对于周边省份,安徽的县域经济处于滞后期。全省县域GDP年平均增长8.3%,财政收入年均增长8.9%,分别比全省低2.3和8.8个百分点。县域GDP占全省的份额由2000年的48.1%下降到的2005年的45.9%;县域财政收入所占份额由32.4%下降到21.9%。
(二)安徽县域经济现状研究:总量扩大,增长动力增强
近年来,全省各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举措,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县域经济呈现出速度加快、质量提高、效益增加的良好发展态势。从2007年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统计数据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加快,总量规模扩大。安徽县域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81.7%,县域人口4752.5万人,占全省71.3%,县域平均人口77.9万人。全年完成GDP3491.3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全省县域GDP平均规模为57.2亿元,比上年增加10.3亿元。GDP总量占全省47.5%,有35个县市增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2.经济运行质量:经济效益显著提升,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县域财政总收入首度突破两百亿,达247.8亿元,比上年增长34.4%。县域财政对全省财政增收的贡献率达29.1%。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21.3亿元,比上年增长44.9%;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8697元,比上年增长25.6%;农民人均纯收入3439元,增长18.4%。
3.经济增长动力:需求作用增大,投资增速加快。县域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7.6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外贸出口14亿美元,增长40.8%,增幅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1633.5亿元,比上年增长62.8%,总量占全省份额的36.6%;实际利用外资7.8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2%;实际利用省外资金709.2亿元,比上年增长43.6%。
4.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工业支柱作用明显。县域全部工业增加值1109.9亿元,比上年增长27.8%,占全省的40.3%,对县域GDP增长的贡献率达52.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88.8亿元,增长35.9%,增幅比全省高11.4个百分点。县域GDP中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0.2:35.9:33.9调整为28.9:38.6:32.5,县域经济明显地表现为第二产业领先增长的特征,工业在GDP增长中占主导地位。
(三)安徽县域经济横向研究:发展滞后已成为制约全省经济发展的 “瓶颈”
1.与周边省份县域经济对比的差异
从2007年县域经济发展统计数据来看,我省与中部省份河南、湖北和东部省份江苏相比:一是经济规模水平低。安徽县域GDP占比分别比三省低23.1、3.3和4.6个百分点;县域平均GDP分别比三省少41.2亿元、3.9亿元和198.8亿元;人均创造GDP仅相当于三省的55.8% 73.6%和27.1%。二是工业化程度低。安徽县域实现工业增加值占县域生产总值的31.8%,分别比三省低19.3、1.1和20个百分点;县域实现人均工业增加值仅相当于三省的37.7%、70.8%和16.6%。三是财政压力大。安徽县域地方财政收入143.3亿元,人均301.6元,分别比三省低104.3元、3.4元和1309元。四是消费市场不旺。安徽县域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相当于三省的38.4%、51.3%、30.3%,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比三省低1160.2元、2162.9元、4756.3元。
2.与全国县域经济平均水平的的差异
从县域经济的平均规模比较看:2006年,全国县域平均人口规模46.4万人,GDP 64.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7.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28亿元;同年,安徽县域平均人口规模77.1万人,比全国要多30.7万人;GDP为46.9亿元,比全国少17.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6.9亿元,比全国少10.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75亿元,比全国少0.53亿元。
从县域经济人均水平比较看:由于安徽县域人口在全国名列第三,县域人均水平更低。2006年,全国县域人均GDP达13938.1元,人均第二产业增加值5869.7元,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为492.2元,而安徽县域人均GDP仅有6087.6元,人均第二产业增加值2187.3元,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仅为226.7元,较全国平均水平分别少7850.5元、3682.4元和265.5元。
二、安徽县域经济发展梯度划分及差异分析
经过多年发展,安徽县域经济实力总体得到提升,同时省内县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也变得十分突出。我们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效益、经济发展速度、产业结构等方面,对全省61个县市2007年指标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以各主成分的贡献率占累积贡献率的比重为权数,求出61个县市的县域综合梯度值,把全省61个县市划分四个梯度。
1.第一梯度(共11个县、市):包括宁国、繁昌、无为、肥西、当涂、肥东、天长、广德、芜湖、凤台和桐城。主要分布在沿江、沿边、资源富集区,承接周边省会城市和东部发达城市的经济圈辐射,区位优势明显,工业民营经济基础雄厚,特色产业发展迅速,产业聚集效应显现,强力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一是经济总量较大。县域GDP超过全省61个县域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一,地方财政收入占县域地方财政收入的36.8%。二是活力较强。人均GDP占全省平均水平71.3%,人均财政收入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5倍。三是发展全面。都是工业主导型县市,产业层次较优,工业化水平较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07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259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918元,比全省县域平均水平分别高出3753元和1238元。
2.第二梯度(共11个县):包括铜陵、长丰、南陵、霍山、怀宁、和县、枞阳、歙县、郎溪、颍上和来安。主要分布在沿江经济区和皖南旅游区。与其它几类地区相比,平均辖区面积和年末总人口都是最少,但地方财政收入、GDP增长率在四类地区中都居第二位,人均指标如人均GDP、人均利用外资额、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财政支出也都位列第二,并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76.9%。人均实际利用外资额21.8美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32.3%。虽都属工业主导型县市,但产业特色、优势带动作用不强,产业集聚功能有待强化。
3.第三梯度(共27个县、市):包括霍邱、濉溪、凤阳、全椒、怀远、含山、绩溪、泾县、庐江、涡阳、青阳、休宁、祁门、舒城、蒙城、潜山、东至、太和、宿松、寿县、五河、黟县、萧县、明光、定远、界首和岳西。涵盖了皖北平原、江淮丘陵、沿江圩区和皖南皖西山区等多个区域,平均辖区面积最大,年末总人口也较多,在四类地区中位居第二,除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一产增加值等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外,多项指标在全省平均水平之下。服务业主导型县市9个,工业主导型县市10个,县域工业发展水平和效益均有待提高。
4.第四梯度(共12个县):包括固镇、望江、砀山、金寨、旌德、泗县、太湖、灵璧、临泉、石台、利辛和阜南。位于皖北平原、皖南和皖西山区,平均所辖面积在四类中排在第二,人口密集,区内各县多为人口大县,年末平均人口在四类地区中位列第一。工业化水平低,传统产业比重偏高,粗放型增长特征明显。农业在该类县域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十分突出,一半为农业主导型县市。农产品产量在全省占有较大优势,县域乡镇企业和支柱产业较少,缺少带动当地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
梯度划分表明,安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差异较大,第一、二梯度县是全省经济最发达地区,尤其是第一类县各项经济指标遥遥领先;第三梯度县属于经济中等发达地区,但部分县市社会发展指标处在全省中上水平,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较强;第四梯度为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大多数指标与第一、二类差距较大。
三、安徽县域产业结构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县域经济发展系统是一个由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而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反映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状态和变化趋势。县域梯度经济差异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但最终还是体现在产业发展优势之上。
近年来,安徽县域经济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2007年,县域GDP中三次产业结构由2002年的37.5:30.1:32.5调整为28.9:38.6:32.5,一产比重比2002年下降8.6个百分点,二产比重比上年提高8.5个百分点,三产比重维持原状。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国民经济中三大产业结构合理化进程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123”、“213”、“231”、“321”,说明安徽县域经济产业结构通过优化升级,已由原始的第一阶段 “123”推进到第二阶段 “213”。2007年安徽县域61个县市三次产业构成状况可分为三种类型:
1.一产比重最大的农业主导型(共14个县、市)。包括灵璧、临泉、泗县、定远、砀山、五河、阜南、固镇、明光、萧县、怀远、寿县、宿松、庐江。主要分布在淮北地区和江淮地区之间,地理位置相对远离省内各大中城市、交通较不发达地区和部分粮棉种植基地县。14个县中,一产比重占40%以上的有8个县,其中灵璧、临泉、泗县一产比重分别达到50.5%、47.2%和47.0%。
2.二产比重最大的工业主导型(共34个县、市)。包括繁昌、霍山、凤台、天长、铜陵、肥西、芜湖、郎溪、南陵、当涂、宁国、无为、桐城、肥东、长丰、怀宁、歙县、岳西、来安、枞阳、潜山、广德、颍上、青阳、石台、界首、全椒、绩溪、含山、和县、旌德、凤阳、太和、濉溪。大部分县市地理位置优越,工业发展较快,是推动全省工业发展的一支劲旅,其中繁昌、霍山、凤台、天长、铜陵、肥西、芜湖、郎溪、南陵、当涂等10个县市二产比重高达50%以上。
3.三产比重最大的服务先导型(共13个县)。包括祁门、利辛、休宁、泾县、黟县、太湖、舒城、涡阳、蒙城、金寨、东至、望江、霍邱,比2006年减少5个,比2002年增加2个。其中祁门、利辛、休宁和泾县三产比重达40%以上。
以上分析表明,安徽县域外部落后于江苏、河南等省,内部各县市间发展也不平衡。究其原因是县域工业落后,工业对县域经济的贡献和所占份额相对不足,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因此,加快安徽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工业先行,努力形成以工业发展为牵引带动一产、促进三产,高速推进安徽县域经济全面进步的战略态势,着力增强县域工业发展的推动力,完成县域经济发展进程的“大提速”。
四、安徽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推进,安徽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也日益显现。多数县仍是经济小县、财政穷县,县域经济素质不高,产业层次低、工业化程度低、需求水平低及城乡发展差距扩大等问题依然存在。
(一)县域经济发展差异较大
一是发展水平差异。2007年县域平均生产总值为57.2亿元,有32个县未能达到平均值;县域人均创造GDP为1.24万元,有23个县低于平均水平。二是非农产业差异。2007年安徽县域非农产值平均为40.7亿元,仅有25个县超过平均值;县域工业产值比重超过50%的县市仅有2个,而低于30%的县市却有32个。三是两极分化差异。通过对县域人均GDP水平变化计算,反映出安徽五年间县域的发展差异依旧显著,而且绝对差异呈上升趋势,2000年人均GDP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7026.3元,到2007年上升为18160.1元,是2000年的2.58倍,县域之间差异水平呈不断扩大之势。四是县域内部差异。以县域经济发达的无为县为例,经济发展比较好的集中在沿江高沟、姚沟以及镇关镇,占全县土地面积近六成的西南大部分地区仍处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位置。西南12个乡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40%,而财政收入仅占财政总收入的10%。
(二)县域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2002年以来,安徽县域第二产业比重虽然有所提高,但与全省平均水平比,2007年一产高12.4个百分点,二、三产分别低6.1个和6.3个百分点。县域经济中仍存在一产过重、二产脆弱、三产滞后现象,产业结构升级缓慢,产业综合竞争力不强,缺乏支撑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农业腿长,工业腿短”的格局未得到有效改变,经济增长仍然以粗放型为主,内部机制还不健全。一方面,县域农业虽然品种多、产量大,但农业经营效率低、效益差、特点不突出,农产品加工链条短、档次低,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市场优势。另一方面,县域工业虽然企业众多,门类齐全,但同样存在产业链条短、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小、经济效益差和名牌产品少的问题,环境污染也较严重。
(三)县域财政收支矛盾突出
县域财力不足一直是困扰安徽经济发展的突出障碍。2007年,全省县域财政支出458.4亿元,而财政总收入仅为247.8亿元,收支相抵财政赤字210.6亿元;61个县市中,只有凤台、当涂、繁昌、宁国和肥西5县市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绝大多数县市要依靠中央、省、市财政转移支付才能维持正常运转。眼下县域普遍面临着必须依靠自身努力消化许多刚性财政支出的压力,特别是为改变落后面貌,又必须改善基础设施,优化发展环境,建立开发区,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加之增资、社保等方面的刚性支出增长远远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速度,一定程度上更加剧了县级财政收支失衡的矛盾。
(四)县域生产要素制约严重
一是建设用地紧缺。目前国家加强土地管理,特别是将未利用地也纳入计划管理,进一步缩小了县域建设用地空间。一些县已出现因无土地留不住引资项目的现象。二是发展资金短缺。目前县域发展资金迫切需要银行贷款的大力支持,然而金融机构对县域贷款的总量十分有限。2007年,县域人民币贷款余额仅1147.1亿元,占全省18.9%,远低于县域经济占全省的份额。三是招商引资困难。县域的比较优势本身不如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对外资的吸引力相对较弱。
(五)县域社会保障水平不高
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制度虽然在近年来发展较快,但与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相比,制度尚不规范,表现在保障标准较低,保障范围较为狭窄,而且各地差别很大。农村居民就业制度已经打破,但是在政府部门等单位的就业竞争中劣势明显。教育和卫生发展无法与经济发展成正比。财政支出中科教文卫支出人均仅337元,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同时,目前安徽县域范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系统十分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县域未来经济发展。
(六)县域经济发展环境较差
县级政府发展经济、稳定社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任务在不断加重,而调控能力却不断弱化,主要是金融、税务、工商、国土、电力等职能部门的权力不断上收,使得调控手段越来越少。相对于省、市级政府而言,县级政府管理经济更具有直接性,责和权的失衡,往往使县级政府处于“空有雄心壮志,少有具体手段”的尴尬境地。由于管理权限过小,上级垂直机构过多,县级政府缺乏有效的协调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手脚,影响了县域经济发展。
五、加快安徽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已步入新阶段,中央中部崛起战略正在实施,国际国内产业梯度转移加速,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全省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各县市初步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子,为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经济发展新阶段所蕴含的机遇。目前,安徽人均GDP已突破1000美元,正在向更高目标进发,已经迈入工业化加速推进的新阶段。“十一五”期间,安徽经济发展的优势将日益凸显,积累的能量将加速释放,潜力和空间更大。根据世界各国发展经验,人均GDP1000美元到3000美元这一阶段经济发展呈加速之势,即经济加速增长、产业结构加速升级、消费结构加速转型、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国际国内市场加速融合,县域经济也将随之步入快速增长期。
——国家政策支持效应所赋予的机遇。中央明确了我国区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布局,做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战略决策,更加关注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十一五”时期,国家将从投资、信贷、利用外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布局等方面加大对中部地区扶持力度,这将大大改善中部地区的相对区位条件,必然加快安徽对外开放的步伐,为安徽县域扩大招商引资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为安徽县域经济加快发展注入了新的推动力。
——产业梯度转移加速所产生的机遇。当前国际产业、资本加快向我国转移,我国沿海地区产业加速向内地转移,有些产业呈整体转移的态势。安徽位于我国中部,地处沿海腹地,内陆前沿,属中部欠发达地区,是典型的浅内陆省份。在全国经济发展梯度推进和沿海产业梯度转移中承东启西、连通南北的战略地位。安徽县域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以及资源比较丰富、商务成本较低、环境不断优化等综合优势,必将在新一轮产业转移中争取有利位置。
所以全省上下必须从全局的高度,以统筹的理念,抓住国家政策与安徽优势的结合点,找准县域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在增长方式、发展路径、产业选择、经济布局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与发达地区以及周边地区形成一种差异化、个性化的竞争合作态势,努力提高县域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促进全省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以完善体制改革为载体,营造良好的县域经济发展环境
一要完善扩权强县政策。实行强县扩权政策后,使县能集中更多的资源统筹城乡发展,在全省县域经济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应。2007年,安徽12个扩权试点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93.8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8526元,增长27.3%;农民人均纯收入3802元,增长18.7%。应进一步调动发展县域经济的积极性,将省、市各部门能下放的管理权限坚决下放,赋予县市更大的发展自主权、决策权。同时,要进一步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对已经出台的扩权政策进行督促检查,使各项政策措施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要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国家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后,信贷规模和投放受到限制,企业融资难凸显。今年省委、省政府在着力破解融资难题方面创新举措,组织开展“银企对接月”活动,在全省17个市巡回举办银企对接活动,推动银企合作,协调资金供需矛盾,取得了丰硕成果。必须进一步建立覆盖全省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简化手续,降低担保费率,积极扩大担保放大倍数,推进诚信体系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目前,山东省30个经济强县中,15个县拥有26家上市公司,占山东省的19.7%;共融资343.6亿元,占山东省的29.4%,成为该省经济中最具活力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可借鉴山东经验,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积极扶持第一梯度县域强县做大做强企业,推动一批企业上市,为企业开辟一条低成本、高效率的筹集境内外资金的新渠道,从而改变县域企业过度依赖银行信贷资金的单一融资方式,实现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三要做强县域城镇经济。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做强城镇经济。从城乡发展的格局看,经济腾飞的“龙头”在城市、在集镇。从我国的实践看,沿海发达县市,近十几年来小城镇发展很快,形成了一个个密集的城镇群,不仅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而且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了县域经济的竞争实力。可借鉴浙江经验,把培育中心镇作为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切入点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通过政府推动、政策扶持、体制创新、市场运作,力争在“十一五”期间,使中心镇人口集聚率年均增长1%以上,非农业人员比重达到80%以上,成为具有辐射和带动能力的小城市。同时,坚持将中心镇作为县市域总体规划的战略节点,实行县城、中心镇、中心村一体规划,依托原有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壮大特色经济。
四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发展县域经济是实现城乡统筹的关键环节。县域经济上连城、下连乡。实现城乡一体化,推进城市与农村的均衡协调发展,必须加快县域经济从“行政板块”向“经济板块”转化,促进要素的流动与共享,实现效益的公平与合理。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产业政策指导,对三、四梯度县实行更加开放、灵活的政策,在交通、通信、能源、环保、流通、旅游、农业、林业、水利和教科文卫等社会事业方面,投资重点向三、四梯度县倾斜,适当降低这类县重点项目的县级配套资金比例,鼓励和引导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向这类地区流动。要加速构建省会城市圈、皖江城市带和沿淮城市群建设,做大做强龙头和极点,充分发挥圈带辐射带动作用,加大对三、四梯度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帮助其培育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改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解决社会发展和民生问题,实现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以加快工业化进程为核心,推动安徽县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一要承接长三角经济辐射。安徽与长三角无缝对接,是承接长三角地区经济辐射和梯度转移的战略前沿,在区域经济互动合作中具有明显优势。要积极推进观念东学、体制东接、要素东引、经济东融,突出城镇发展,促进县域经济融入城市体系,实现市、县、镇联动发展。与东部接壤的沿边县市,特别是省内第一、二梯度县域,可以充分利用地缘优势,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借助长三角经济实力雄厚和跨国公司、高新技术产业、高素质人才聚集的平台,紧紧抓住长三角地区产业升级换代的良好机遇,主动承接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加速与长三角经济的融合。
二要扶持小企业健康成长。针对小企业普遍存在的融资难、用地难和正处在创业初始的实际,可借鉴浙江省创业基地建设的基本做法,结合镇(乡)工业功能区以及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建设,采用由政府财政投资为主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集中建造一批标准厂房,通过厂房低价租赁及提供各种优质配套服务,对小企业实施孵化培育,促使其快速健康成长。这样既可以有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缩短创业周期,降低初创成本,又可使小企业与区域内大企业大集团开展配套协作生产,促进了产业链的形成,从而进一步做大块状经济“蛋糕”。
三要加快农产品加工转化。安徽是农业资源大省,优质水稻、棉花、双低油菜、茶叶、蔬菜、水产品、猪牛羊禽肉、蜂产品、中药材和优质水果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均居全国前列。但农产品加工转化不够,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农产品加工业年产值仅相当于河南省的50%、山东省的16%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省内第三、四梯度区域内的县市,可立足地方特色和资源集中的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要把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作为县域整体产业结构升级的核心,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合理布局,产品基地建设要由过去的“一村一品”、“一乡一品”逐步转向按气候资源条件、按区域、流域连片发展,充分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推动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三)以发展县域非公有制经济为重点,构建完善的民营经济发展体系
一要着力改善竞争环境。2007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3848.3亿元,占全省GDP比重达52.4%,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7.4%,拉动全省经济增长9.4个百分点。从县域经济发展的走势看,发展县域经济关键在于发展民营经济,只有民营经济发展,县域经济才能壮大。各级党委、政府要从思想上确立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主导力量的观念,大力消除阻碍和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努力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环境,推动民间闲散资金积聚成民营资本,让民间资本变成现实投资,使民营经济成为主体。
二要努力拓宽融资渠道。要帮助和引导金融企业建立有效的个体和私营企业信用评估机制,鼓励金融企业根据个体和私营企业贷款“户数多、金额少,风险高、信用低,成本高、效益低”的特点,建立一套与其发展相适应的信贷经营管理机制,尽量简化手续,采取灵活的抵押和担保条件,提高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和私营企业生产资金的需要。要促进典当等其他金融业的发展,提高其资金利用率,发挥其在非公有制经济融资系统中的“拾遗补缺”作用。同时,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引进外资银行,真正实行多种所有制金融共同发展。
三要积极促进做大做强。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积极培育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市场主体,走出一条挖掘民智,吸引民资,依靠民力,做活民营经济的发展之路,形成全民创业的良好氛围。要继续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制、改组,鼓励私营企业进入高科技领域,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的产业层次。非公有制企业要应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各项有利政策,提高自身经营和管理素质,努力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实力。
(四)以园区建设为依托,构筑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平台
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园区建设是发展县域经济的有效平台。要进一步落实和运用好中央、省现有的一系列加快开发区建设和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使已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落实到位,全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专项基金要向开发区适当集中和倾斜,对通向区内的道路、供水、供电设施,要列入城市规划,由各级政府投入资金建设,尽可能采取多种方式降低企业进区(园)成本。要切实转变职能,规范行政行为,促进政务公开,提高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树立良好形象,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区发展。
二要提高招商引资质量。目前,全省50多个县(市)拥有省级开发区,它们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关键力量。要把招商引资作为进一步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认真总结招商引资中的经验教训,深入研究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资本流动、产业转移的新特点,不断创新招商引资的方式方法,提高招商引资的效果。招商主体由政府为主转向企业、中介组织为主。在引进项目中,打“特色牌”、“优势牌”、“资源牌”,围绕产业链招商,围绕培育支柱产业、骨干企业招商。要注重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实现从大招商向招大商、从大办工业向办大工业的转变,真正做到土地集约使用、资源合理配置、发展健康持续。
三要适时调整产业结构。要紧紧抓住国家促进中部崛起、东部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把招商引资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结合起来,选择优势产业和企业,打破区域、部门界限,推进大产业在我省县域内的配套协作,带动县域经济结构调整。要以自主创新为动力,加快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整合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加快培育壮大一批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培育一批高新技术骨干企业、成长性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示范企业、科技型农业及农产品加工重点龙头企业。
参考文献:
[1]安徽省统计局.《安徽省情》(2001-2007).
[2]安徽省统计局.《安徽统计年鉴》(1990-2007).
[3]安徽省统计局.《改革十七年——安徽区域经济发展概览》.
[4]赵金宝. 克难奋进见成效加速崛起正当时[EB/OL].安徽统计信息网.
[5]娄晓黎.地域梯级分工模型与产业区域转移的空间机制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2004,(7):41-43.
[6]程必定.安徽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战略研究,2007,(3).
[7]施祖麟.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8]易丹辉.统计预测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102-122.
[9]陈希孺,王松林.近代回归分析——原理方法与应用[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75-105.
[10]顾荣炎.SPSS12.0 For Windows 实用教程与操作技巧[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责任编辑吴晓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