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学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009-07-05 06:53郭天明
新媒体研究 2009年24期
关键词:利用资源历史

郭天明

[摘要]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如何开发与利用是新时期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严肃课题,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高认识水平、认真研究、大胆探索,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好各种课程资源,更好地实现课改目标。因此,就中学历史学科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做一些探讨,谈些观点和做法,旨在抛砖引玉。

[关键词]中学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220154-01

不论是初中学生还是高中学生,都希望自己的学习状态是更加自主的,而对于历史学习方式来说,学生则拒绝简单的重复课本。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不再教教材,而是在用教材教上下功夫,以广阔的教学思路,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现代新颖的教学手段去对待自己的每一节课。把情感、意志价值观等渗透到学校教育乃至课堂教学之中,在课堂教学和标准答案之外去探索、研究,把那些有助于创造出学生主动学习与和谐发展的课程资源拿来加以开发和利用。

历史学科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在空间上涉及世界各地,在内容上涵盖政治、经济、民族、军事、文化等等,其纵叙古今,横述中外。做一名合格的历史教师,就必须不断地去学习、研究、创造、反思,让自己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合作者、设计者和指导者。

那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呢?

一、认真钻研教材,着力转变教学理念

知识传授是历史教学的基础。由于学生知识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完全具有通过对历史材料的分析和归纳,从而最终形成结论的能力,这就要求历史学科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精心选择材料,对学生知识水平和教学中所采用的方法必须提前有所了解和准备。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现状、接受能力、选用最恰当的教学方法,以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如在学习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想其他国家和地区人民的类似斗争。如朝鲜人民反日斗争,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伊朗、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非洲人民反帝斗争,埃及、苏丹抗英战争,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拉美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等。通过对中外历史联想学习,使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将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和创造性。学生也必须就一个历史事件或由一个历史事件联想的系列历史事件在课外大量搜集和积累材料,准备在学习探索中有言可发,对自己的观点和方法加以阐述,并尽可能学会用自己的语言。久而久之,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就会养成。

除教科书外,还有许多东西要教给学生,如情感、意志、道德情操、价值观、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等等。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重教材中思想内容的开发,备课不仅要备讲授内容,更重要的是备教材与生活的联系、教材与成长的联系、教材与发展的联系,即以史育人。如在讲《西安事变》时,我提出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个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中蒋介石被捉,中国共产党不仅主张不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事件,释放蒋介石。说说这是为什么?通过分组讨论后,学生很快回答了释放蒋介石的原因,从中也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全民族利益为重,不计前嫌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合理利用教具,多媒体教学等辅助手段

多媒体课件具有直观、生动、形象、具体的特点。它可以使抽象概念具体化。它可以通过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传递大量的教学信息,增加感性认识,从而把课堂教学内容更好地展现给学生,以加深理解,强化记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利用、准确定位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在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优势的同时,以适切度为原则综合使用多种教学媒体,如现有录像设备,实物投影等。要知道任何一种教学手段都不是万能的,不能完全代替其他教学手段,要有所选择。比如在上《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一课时,我选择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我播放了1949年开国大典与2009年建国六十周年大阅兵的盛况,使学生了解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大军种及诸兵种建设与发展的史实,并使学生看到了我军在建国五十年武器装备的重大变化,认识到了中国民人解放军,是保卫祖国和平建设的“钢铁长城”。有的同学还联想到了一九九八抗洪救灾以及二零零八汶川地震救援等历史事件,这些都有力地证明了人民解放军在和平建设时期誓死保卫祖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革命本色。

同样,教师还可组织学生有目的有选择地收看一些影视节目,以充实课堂教学内容。

总之,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结合实际情况,在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同时综合使用各种教学媒体,以取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开发和利用好学生群体力量

群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教师应该有充足的勇气面对这股强大的力量,更要有完善的技巧去诱导和启发,寻求学生个体、群体中蕴含的智慧。在课堂教学中许多疑难问题,往往通过学生的分组讨论,便可迎刃而解。据此,教师可以用合作、探究的方式正确引导,让学生自主学习成长。自主学习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动手、创新、合作、竞争能力,以及掌握、收集、处理资料的能力;通过对历史文化的认同,可以培养学生高尚健康的情操。

比方说在已经学过的历史知识范围中让学生确定自己感兴趣的选题,让他们通过社会调查、实地考察、参观访问、文献考证等各种渠道收集资料,然后,将收集的资料经过整理后,用自己擅长的调查报告、历史小论文、网页制作等形式表达出来;或以辩论、演讲、小故事等形式加以表达;或简要概述自己整理材料的感受、方法、结果和以后要解决的问题等等。如学生能在其他同学讲述自身选题的过程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如果在这方面真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将会使中学历史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除了考虑学生群体的情况外,还要考虑教师群体的情况。只有这样,课程资源才能得到更加充分合理的开发与利用。

四、走出校园、融入社会

每位教师都十分清楚,社会是个大课堂,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好乡土资源。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这些都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参观访问,实际考察中获得大量的历史知识。例如王尹的陶器制作,各种寺观,一年一度的民间庆丰收活动等,这些无不展示出在家乡这块热土上,几千年来人们生生不息进行生产和生活的历史画卷,也可以“史话家乡”为题组织开展各种历史学习活动,让其成为师生共同建构知识的平台。

总之,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新时期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严肃课题。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学习与研究,不断地总结与思考,时刻考虑如何来充实自己的知识库,并且为开发和利用好这方面的资源做出不懈的努力。

猜你喜欢
利用资源历史
我给资源分分类
画与理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新历史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历史上的6月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