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的实施路径

2009-07-05 06:53汪丽丽
新媒体研究 2009年24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辅导职业

汪丽丽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连续大规模扩招,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引导大学生及早规划自己将来的职业生涯,充分利用在校学习的时机,全面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已经成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从课程介入、专题辅导以及教学渗透、人才测评等四个方面探讨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220151-01

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连续大规模扩招,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引导大学生及早规划自己将来的职业生涯,充分利用在校学习的时机,全面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已经成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任务。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辅导也必须具有相应的针对性,其具体实施路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专题辅导

专题辅导指以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为主题举办专题讲座、报告会、交流会或咨询会等,旨在帮助学生解决职业生涯规划实践过程的实际问题。例如,由专职职业生涯辅导教师开设如“认识自我、合理规划”、“面试技巧讲演”等讲座,邀请成功人士讲述自身职业发展历程,如“如何进军外企”、“物流行业的入门秘诀”、“职业经理人的基本素质”、“当前会计师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等主题讲座,引导大学生确立人生发展目标,并激励他们勤奋学习,为实现职业理想而努力奋斗。

从专题辅导发起者的角度,专题辅导可分为教师发起的专题辅导和学生发起的专题辅导两类。教师发起的专题辅导指教师根据辅导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或者是针对职业生涯规划新理论、新方法,或者是针对职业世界中的新变化,有意识地进行集中辅导;学生发起的专题辅导指由学生发现问题,并请求教师给予辅导。

专题辅导在实施时应注意:辅导者应认真研究问题,确保辅导的针对性;辅导形式的选择应根据具体问题和学生特点进行恰当的选择,确保形式与内容完美结合,以保证辅导的实效;辅导应及时,当教师发现问题或学生提出问题时应在最短时间内给予辅导。

二、课程介入

课程的开设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的主渠道。课程介入指独立开设职业生涯辅导课程,传授职业生涯发展的理论、知识与策略等。在职业生涯辅导的初期,学生对职业生涯发展知之较少,需要适度开设职业生涯辅导的必修课,以便引导学生认识并接受职业生涯辅导。职业生涯辅导课程的重点是向学生介绍职业生涯发展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培养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课程介入分为两种:一是以必修课程的形式介入,重点针对职业生涯发展必需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开设,要求全体学生参加学习。二是以选修课的形式介入,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选修课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提升型,主要针对需要深入了解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的学生开设;二是补偿型,针对错过职业生涯规划等教育课学习或初期学习没有完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学生开设;三是兴趣型,针对感兴趣的学生开设职业生涯辅导课程。有关职业生涯辅导的课程通常有《专业导论》、《经济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职业测评语自我探索》、《成功心理学》、《大学生创业学导论》、《职业社会学》、《大学生心理学》等等。

课程介入时应注意:其适用范围主要是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知识的普及,职业测验、职业分析、自我分析等职业生涯规划的原理、方法的学习,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抉择能力培养、职业耐挫能力培养、创业能力培养等带有普遍性的内容;应编写相应的学习资料,帮助学生学习;配备好师资,配置好设施设备,保证职业生涯辅导课程的顺利实施。

三、教学渗透

教学渗透指在学科或专业教学中,以拓展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观念、职业理想、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的意识与技能等。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生求知、强能、塑品质的主阵地。学科与专业教学的内容中包含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素材,把语文教学中的人物传记、德育课中的职业道德素材、英语课中的短文、营销课中的案例、心理学中的原理等合理加以运用,可使教学收到“双重”功效;教学方法与形式中富含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功效,如体育教学中的耐挫折教育、意志力教育,语文课中的理想与信念教育,数学课中规划与预测意识和技巧培养,专业课中的职业道德、理想、纪律与情感教育等。

教学渗透的运用应遵循三个基本原则:相融性原则,即当教学内容本身具有职业生涯辅导意境,或者是教学方法具备开展职业生涯辅导的契机时,进行有机地渗透,应杜绝为渗透而渗透的现象;目标性原则,即在教师备课过程中,应有意识地提出职业生涯辅导的相关目标,避免随意性;灵活性原则,即渗透的方式、时机等应灵活把握。

四、人才测评

人才测评是运用现代心理学、管理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通过心理测验、情境模拟等手段对人的能力水平、性格特征等因素进行测量,并根据职位需求及企业组织特性对其素质状况、发展潜力、个性特点等心理特征做出科学的评价。从功用的角度上,人才测评可分为选拔性测评、配置性测评、开发性测评、诊断性测评、考核性测评等等。

由于上述系统的测评指标都是一些职业生涯中需要共同面对的方方面面,涉及中外文化差异的很少,而且国内高校人才培养的定位不仅仅针对国内市场,而是为众多的国际化企业输送通晓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具有国际化视野、同时了解中国国情的企业管理人才,因此测评结果是相对可信的。据调查,一些高校利用以上技术进行过测试的学生分两种情况:一是测试结果和自己的心理预期吻合,于是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方向;另一种是存在偏差,觉得并不匹配自己。出现后一种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有些学生在做测试时会有意识地去猜题的含义,结果导致前后分析结果不统一。因此,测评并非万能,它不能解决所有人的所有问题,对于测评结果,需要正确对待。

首先,对于将要大学毕业的年轻人来说,对各种专业的人才素质要求还没有很全面、深刻的了解,即使测评结果显示其适合某种工作,那只是从性格、能力或未来能力、兴趣等几个方面提供的参考,而他或她能否适应职业本身的压力、节奏、竞争力及职业对经验、学历等的要求,则往往是测评之外的事,所以等自己对各种职业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再择业是明智之举。

其次,有的职业测评显示一些职业较适合性格外向的人做,但在实践中,一些性格内向的人也会做得很好,因为一种职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性的。所以,个人的职业测评最好和单位用人的测评结合起来,即用人者可能更了解被测评人是否适合某种职业。职业选择决策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过程,要考虑很多因素。在做具体决策时,除了本测评结果作为参考依据外,还要考虑以下一些因素,如职业的发展前景,职业的工作环境,职业带来的经济及非经济的报酬,个性特征与职业要求的匹配性,个人的能力特长与职业要求的一致性以及父母、亲朋对被测评人的期望等等。这些信息需要被测评人自己去获取,也可以向有关的专家或专业机构咨询。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辅导职业
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
登鹳雀楼
十二星座家长怎样辅导作业
“自然态”科技创新辅导之无心插柳
生涯规划团体辅导课程开展研究
“奔五”的凯莉·米洛:从邻家女孩到流行歌手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