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09-07-05 06:53莫凤明
新媒体研究 2009年24期
关键词:供水饮用水饮水

莫凤明

[摘要]农村饮水安全是广大农民普遍关心的问题,近年来国家加大投入,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改善农民生活状况。因此,简要地介绍农村饮水安全的现状,探讨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村饮用水对策

中图分类号:TV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220122-01

一、我国农村安全饮水现状

经过国家多年的努力,我国在“十五”期间基本解决了农村饮水困难问题,但农村饮用水安全不容乐观,调查表明,全国9.4亿农村人口中,仍有34%,近3.2亿的人口饮水不安全[1],因水质问题而引发的各种地方性疾病仍大量盛行。2006年,国务院批准《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十一五”规划》,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面实施。根据规划,“十一五”期间需解决1.6亿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到2015年全部解决全国3.2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2]。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五年内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国家力争2013年内全部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二、农村安全饮水存在的问题

(一)水源遭到污染。我国农村的饮用水源遭受各种污染的状况日趋严重。农村生活垃圾和粪便未经妥善处理,乱堆乱放;农村化肥与农药的大量使用,加上雨水及地表径流的冲刷,使得众多地表饮用水源遭到严重污染;部分农村地区因采矿和冶炼向周围水体大量释放有毒有害的重金属物质,被污染的地表水向下渗入地下水,直接污染地下水源,或者汇入其他水体,从而污染了整条流域。

(二)农村饮用水生产技术落后。我国广大农村特别是西部农村地区,生产力落后,经济发展水平低,因此有大量的农村居民仍是抽取地下水或地表水直接饮用,而没有经过适当的处理。因此,农村的饮用水中,最起码的细菌学指标,浊度指标及重金属指标等根本得不到保证,安全饮水无从保障。而农村现存的饮用水处理设施,大都工艺落后,设备简陋,据有关学者对四川省成都市近郊63个农村供水单位的调查表明,绝大多数供水单位的工艺设备和管理方式处于“一口水井、一台水泵、一个水塔、一人管理”的落后状态[2],85.15%的供水单位供水质量不合格,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面临严重的挑战。

(三)农村饮用水检测技术落后。我国农村现有的乡镇水厂,特别是村级水厂一般规模较小,资金不足,因此一般未设水质检验室和配备专门的化验人员,亦无给排水专业的技术人员。他们一般无能力或不愿增添检测设备,根本不能对水质进行自检,使得供水卫生质量得不到保障。而县级政府一般缺乏农村安全饮水意识,无法掌握其所在县的农村饮用水水质的动态变化。

(四)农村安全饮用水管理落后。我国农村饮用水普遍存在着供水投资收益低,供水管网分散、用户分散、维护管理难度大,农民用水量少且水费回收困难等问题。现有的农村供水管理人员一般都是文化素质较低,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卫生法制意识淡薄,因而饮用水源卫生防护及供水卫生管理方面仍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因此,农村供水管理问题复杂,多年来供水企业都不愿主动涉足农村市场,由此更加恶化了农村安全饮水问题。

三、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的对策

完全依靠市场的力量解决农村供水是行不通的,只有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创造条件让农民参与农村饮水的建设与管理,才能较好解决关系民生的农村饮水问题。政府着重解决农村供水的工程建设投资和建设与运营的监管问题,市场着重解决降低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的问题,农村主要是为建设和运营提供具有较高素质的劳动力。

(一)加强水源地防护,制定水源地保护规划,防患于未然。当前,农村饮用水源污染物主要来自于生活废弃物,但伴随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工业污染所占比重会越来越大。因此,应针对各乡镇饮用水源类型及分布特点,合理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控制生活、工业污染物对水质的影响。贯彻以防为主方针替代末端治理方针,切实保护好农村饮用水源水质。

(二)因地制宜发挥供水规模效益。我国农村地广人稀、水资源分布不均、经济发展程度存在差异、各地的生活习惯也不尽相同,因此在确定农村供水方式要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根据用水人口和用水规模,选择适宜的供水方式,尽可能发挥供水的规模效应。对于农村人口较集中、经济较发达的区域,可建设规范的集中供水系统;对人口相对分散的区域,先建设小型供水设施,待条件成熟时,再建较大型处理系统,完善供水输送系统,实现集中供水,发挥规模效应;对处于完全分散的农户,采取临时过渡的办法,先建设微型的分散的饮水设施如专用水井、水池和水塘等。

(三)发挥政府宏观调配作用,确保农村饮水市场规范有序。政府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农村供水专项规划,划定饮水水源保护范围,制定和落实各项保护措施,切实保护好农村饮水水源。要强化服务与管理意识,做好包括饮水工程建设、供水水质、供水价格及供水服务等方面的监管工作,确保农村饮水安全。

(四)培养农村供水服务性人才。城市供水相比,农村供水管理分散、交通不便。供水服务的最佳办法是依托当地劳动力。但涉及取水、净水、管道维护及水表计量等方面的供水服务又带有一定的技术性,农村劳动力如果不经过培训很难胜任。因此政府应采取措施,出台政策,鼓励国有供水企业采用多种形式,对农村劳动力进行供水理论和实际操作等方面的专门培训,使尽可能多的农村劳动力能够胜任农村供水服务的要求,增强农村供水发展的后劲。并且建立岗位培训制度,进行岗位技术培训,使基层管理人员逐渐掌握自来水管道安装、设备维修、保养、水源保护等基本知识,逐步提高管水员的业务素质,促进农村安全饮水管理水平的提高,实现农村安全饮水工作的良性循环。

(五)加强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安全饮水意识。农村,特别是落后贫困地区人口的文化素质较低,卫生知识缺乏,良好的饮水卫生习惯形成率比较低。加强饮水卫生知识的教育,提高安全饮水意识,使农民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自觉地维护饮用水源的水质安全,是农村改善饮用水水质工作的基础。

(六)发挥集中式供水优势,大力推广集中式供水。分散式供水水质难以保证,且存在着难于统一管理等问题。而集中式供水较分散式供水水质合格率高,且更有利于统一管理和监测。因此,对现有集中式供水设施,应加大投入、加强管理,确保设施良性运转对目前分散式供水的,有条件的加快分散式供水转集中式供水工作步伐,没有条件的,根据自身条件,采取有效措施对水源周围环境进行整顿,强化防护。

参考文献:

[1]岳恒,农村饮水安全基本现状分析[J].水利水电技术,2007,37(8):71-73.

[2]汪秀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探讨[J].水利电力科技,2009,35(1):29-35.

[3]刘继平,关于农村饮用水供给问题的思考[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7,2:10-13.

猜你喜欢
供水饮用水饮水
山西力推农村饮水安全向农村供水保障转变
叠压供水技术在城市供水中的应用分析
四会地豆镇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减塑”水站
世界一半学校缺少干净饮用水
农村片区供水模式探究
饮水
3000亿投入,农饮水仍不安全
春季给羊饮水五注意
饮水与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