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 立
摘 要:从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发展观到今天科学发展观,是对同一事物发展规律的共同探索,体现了不同发展阶段的特性。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发展问题在新的发展层次上的升华,它的提出本身既是对邓小平发展观的肯定和坚持,又是对邓小平发展观的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邓小平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继承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2004602お
党的“十七大”一个重要贡献就是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一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将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发展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1 邓小平发展观的精髓
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时,邓小平始终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他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强调“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在党制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中,经济建设被摆在了中心的位置,同时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也被认为是实现战略目标的保证。所以,虽然邓小平发展观非常丰富,但我们认为,其精髓可以概括为:“发展是硬道理”。
如何发展生产力?如何促进经济快速增长?搞平均主义能实现经济高速增长吗?从理论上说,因为每个人天赋和才能是有差别的,各个地区的经济条件是不一样的,因此对社会的贡献也是有差别的。让那些对社会贡献多的人与另外一些贡献少的人获得的报酬没有差别,就会严重挫伤前者的生产积极性,结果整个社会就会缺乏活力和效率,经济就会停滞不前,平均主义带来的只是共同贫穷。从实践上看,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基本上是实行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无法激励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结果中国的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质量长期得不到提高。因此,邓小平提出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总结我国的历史经验教训而得出来的真理。并且,让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就是要通过在一段时间不平衡、不平等的发展,当生产力发展到较高水平时,再实现平衡发展和共同富裕。
由此可见,在一个温饱不足的国家里,必须要把经济发展放在首要地位;并且,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战略在促进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必然会导致居民贫富差距、区域发展差距的扩大。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从这个角度看,当前社会中出现的收入差别扩大,地区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也是实现平衡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必经路径,将之归咎于当时采取的增长优先战略和不平衡发展战略,是不公正的,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2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内涵
在邓小平发展观的指导下,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一些不协调和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发展过程中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加,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矛盾加剧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容易产生新的矛盾,导致经济社会发展失衡。因此,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以胡锦涛为总书记新的一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其本质内涵是:
第一,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胡锦涛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因此,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中,一定要牢牢抓住发展这个主题,离开了发展这个主题,科学发展观也就失去了意义。
第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和健康水平,使每个人能够得到全面发展。不仅要满足生存的需要,还要满足安全、享受和发展的需要;不仅要满足物质生活需要,还要满足精神文化需要。要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障人民在教育、就业、收入、财产等方面的合法权益;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创造有利于人们平等竞争、全面发展的环境和条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要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和文化事业,建设学习型社会,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第三,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发展就是指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发展。全面发展不仅要有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的优化、人民群众实惠的增加;而且要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共同发展。协调发展就是指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部门之间要平衡地发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地区、城乡不同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等发展差距较大的问题。可持续发展是指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不能靠拼资源消耗、恣意破坏环境来发展经济,必须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走以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利用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四,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在“十七大”之前,中央提出了五个统筹兼顾:即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十七大”报告又增加了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兼顾”是贯穿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基本要求的具体方法和途径。
科学发展观的各个部分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体系。第一要义是发展,这里说的发展主要是指经济发展,它是科学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发展,所谓科学发展就是一句空话。核心是以人为本,指出了科学发展的目的,解决为什么发展的问题,突出了发展是为了人,而不是为了物,更不是为发展而发展。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就是要解决怎样发展的思路问题。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就是要解决怎样发展的具体方法和途径问题。
3 科学发展观是邓小平发展观的继承与发展
目前有一种错误倾向,认为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对“发展是硬道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战略的一种纠偏和校正。事物总是在变化之中,我们不能用静止的、形而上学的眼光来看待发展问题。过去强调增长优先战略是正确的,现在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也是正确的。
一个国家从贫穷走向富强的整个过程是要经历若干个阶段的,每个发展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不同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解决温饱问题是头等大事,是硬道理,因此要求把发展经济当作首要任务来抓。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经济发展极其落后,到20世纪70年代末人均收入还不到300美元,与当时的印度差不多。在这种普遍贫困的情况下,奢谈收入分配和环境保护是没有意义的。关键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蛋糕做大,这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基础和条件,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和条件。在这一背景下,邓小平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将经济建设被摆在了中心的位置,并认为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实现发展战略目标的保证。
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保持30多年的高速增长,GDP年均增长9.8%,人均GDP达到2000多美元,是现在的印度的两倍多,在世界经济史上创造了中国奇迹,人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但是,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也带来了人与人之间、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别的扩大,同时生态环境状况也在不断趋于恶化。在快速增长、收入差别扩大和生态环境恶化的今天,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所以,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是对邓小平发展观的否定,恰恰相反,是对邓小平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事实上,从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到最近的十七大;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到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则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中央一直是把经济发展作为中心任务来抓。显然,中央一直肯定和坚持邓小平“发展是硬道理”的发展观,从未动摇过。科学发展观除了继承邓小平的发展观之外,还提出了很多新的发展思想与思路。这些新的发展思想与思路是根据新世纪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以胡锦涛为总书记新的一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而提出来的,是发展问题在新的发展层次上的升华。
从以上分析可知,经济发展过程是有阶段性的,每个阶段具有不同的目标和任务。在发展的初期阶段,即温饱不足的阶段,发展主要目标和任务是解决温饱问题,采取增长优先和不平衡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更快的发展;在发展的中期阶段,即进入小康阶段之后,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就要转变到更加注重社会公平,采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发展观的演变,我们就能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和邓小平发展观的关系,这个关系就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总之,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发展观一样,都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们有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之上的共同的哲学基础,它们有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之上的共同的精神品质,它们有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立足中国实践、结合时代要求的共同的现实条件。因此,它们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具有了一脉相承的可能性同时;也正因为它们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科学发展观才能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发展观,成为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新世纪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历史征程中,全党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必将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更加卓有成效地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中共中央宣传部.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Z].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
[4]@王炳林.科学发展观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4).
[5]@王鑫.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4).
[6]@李恒瑞.论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思想体系和指导意义[J].岭南学刊,2006,(3).
[7]@冷溶.科学发展观的政治意义[J].政治学研究,2005,(3).
[8]@曹敏.科学发展观之理论创新[J].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1).
作者简介:
杨华平,中共长丰县委党校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