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主体以及能动性地探讨是人类发展史中最能体现人类价值的哲学话题,对主体、主体能动性地研究历来被赋予重要意义,通过论述主体地确立以及主体能动性彰显的条件和价值性等具体实践性问题,为更好地把握主体能动性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提供直接参考价值,也为更深入地研究主体能动性问题借鉴经验,为能动地指导人类的实践活动提供依据。
关键词:主体能动性主体能动性
主体能动性问题地探讨在中外哲学界一直以来就是哲学家思考的问题之一,西方从古希腊哲学中开始萌芽,经过中世纪的沉寂后被笛卡尔重新赋予活力,经过康德、费希特、黑格尔等大家最后被马克思真正赋予科学的解释和发扬。从历史发展的时间跨度来看,虽然古代哲学走过了漫漫的十多个世纪,人类的哲学知识有了大的进展,但真正把主体能动性思想推向人类认识的新高度和快速发展的阶段却开始于近代西方哲学史上的“认识论转向”之后,从那之后一直是各国哲学理论界探讨的重要领域,而在当今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对主体能动性地研究更有时代意义。
主体能动性主要是探讨主体以及主体性、能动性、主体能动性发挥的价值标准等主要方面的问题,为此本文就从这三个有机结合的主要部分进行了划分和总结。
一、主体以及主体性
在人类发展史中人类一直都冠以主体或万物之灵来掌控着赖以生存的自然界,人类似乎天生就是整个世界的主导者,但人类的主体和主导地位不是如我们现在想象的那样简单而获得的。我们今天都承认人是整个世界的主体,主体就是人,这缘于人类不断地同自然界斗争或者说是不断的同客观世界发生关系时一点点的验证而建立的。而人也特指人类这个群体,而非个体。正是人与周边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让人类意识到人类是能动的,从而确保了人的主导地位。而人与客观世界发生关系即人类不断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确立了人的主体活动方式,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体现人类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结果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价值尺度。
今天人类作为世界的主体毋庸置疑,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是主体?马克思对主体主要从三方面进行了界定:一、作为主体的人,无疑“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二、人作为主体,在于他是社会的历史的存在物;三、真正的主体必然是个体性与整体性的统一。第一点说明了人作为主体首先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是自然的进化产物又是改造自然的主体,人只有认识到自己是自然的有机一部分才建立了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根本前提和物质基础。第二点向我们说明了人要真正成为主体,只有自然属性是不能说明人的本质和主体的涵义,人只有具备了其特有的社会属性即“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才能进一步突显人类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中结成的复杂社会关系,也正是在人类的对象性实践活动中体现着人类的本质力量,客观映射着人作为主体的特征。第三点向我们说明人作为实践的主体是与社会历史相联系的。一方面,社会是主体彼此发生的社会联系和关系的总和:另一方面,社会又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本身” 。作为历史主体的人,必然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是个体性和整体性的统一,离开了其中的任何一方面,都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历史。
人类的实践活动确证了人类的本质力量,从而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而人类的本质力量的确立过程就是彰显人类主体性的过程,而主体性的发挥过程进一步印证了人类的主体地位,可以说主体与主体性是息息相关的一组概念,二者是统一不可分割的。主体性的表述既要客观又要突出人的本质属性就必须在实践的活动中突出人类的本质属性或者说本质力量作用于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应该强调主体性是人在对象性的实践活动中的自发性与自觉性、为我性与我为性、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其本质是主体与客体发生关系的实践过程中主体本质力量的确立和展现。
二、主体能动性]
能动性一词作为哲学概念不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始的,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就用以标示那为自我、思维、绝对精神所独具, 而为物质的东西所不能有的独立自主性和自由创造性,这时就译作能动性。但马克思考究唯心主义者提出的能动性概念和他们所指向的能动性涵义后发现:意识, 或者精神, 作为整体, 其独立自主性当然是对物质而言, 创造性也是指创造出物质实体来,但这是十分荒谬的,所以唯心主义讲的能动性是一种抽象的能动性, 实际并不存在。和唯心主义者相反,旧唯物主义者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 对对象、现实、感性, 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 而不是把他们当成人的感性活动, 当成实践去理解, 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马克思首次在唯物主义基础上, 在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揭示了人的主体能动性。从而在克服旧唯物主义的缺点,彻底坚持唯物主义原则的前提下,为了划清人和动物的界限,确定人类区别于动物本质,从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的原则出发,坚持存在决定思维的唯物主义观点,认为能动性是一种具体的能动性,是人类思维实际具有的作用或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即在实践中表现出的自觉性和目的性。
在马克思确立能动性概念表述的基础之上,当今学者对能动性地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深入,具体表现在能动性是不是只专属于人的?有主张万物皆有能动性,物的能动性是物质本身运动变化的内部动力和源泉,物的能动性是客观存在的。有主张能动性是专属于人的, 即只是思维活动或思维的主体——人的属性,只有人才有思维和意识,只有具有这些属性的人才能称的上有能动性。为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能动性地提出是针对人类的实践活动中人对外部世界的一种主观能动的反映,能动性是人的特性,只有人类才有能动性,也只有实践中的人所具有的能动性才具有意义,能动性就是思维主体的人自觉的活动属性。
对主体能动性地表述依然应该在强调主体以及能动性的基础之上进行科学地把握,在实践中强调主客体发生关系,注重主体的选择性、目的性。事实上主体能动性包含两方面,首先是承认人作为社会历史主体的地位,这是能动性发挥的前提;再有主体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主体的实践活动不单是主观、精神或思想意识的活动,这只是全部活动的一方面。主体能动性是人类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而又作用于人的实践活动,具体体现在人类的认识活动中和实践行为活动中。
对主体能动性内部机制地研究在当今社会中更多强调对人和人类本身发展的关注。主体能动性既然是人类在实践中体现人本质特性的最根本的表现方式,探讨其内部机制必然不能脱离实践这一环节,要在实践中寻求答案。既然人类的实践活动突出地表现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认识活动中最重要的是体现人类对客体的认识水平即意识形态的把握,充分体现在人类认识客体的全过程,包括主体认识自己和客体、了解周边环境特点、人类实施的计划目的的可行性把握、以及人类利用现有工具和语言等等存活在人大脑中的意识内容。在改造世界的实际的实践行为活动中,体现在主体如何把意识形态中的理想等观念性的东西转化为实际的现实的能动过程,充分地表现在人类在具体的实际的行动中从实施行动到达到人类预想目的这一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和步骤,在这一过程中人类所展示和利用的属于人所特有的本质属性。
主体能动性地发挥不能离开客体的制约和限制,必须在客体的制约前提下,寻求能动性的最大限度的发挥,必须坚持主观符合客观的唯物主义原则,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唯物主义基础上, 坚持主客体辩证统一论, 客体是基础, 主体是主导, 主体能动性与客体制约性是辫证统一的。这就要求主体在认识和实践的对象——客体身上找到认识和实践的最基本的条件和内容,在此基础上准确地找到客观事物的规律,进一步提升主体的素质以备主体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在认识和实践的过程中客体是基础,客体制约主体,主要表现在客观条件(自然环境、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客观材料(主体认识和实践的工具、手段、素材、对象,包括精神材料)、客观规律(客体发展的固有规律)对主体能动性的制约。
三、主体能动性发挥的价值标准
在人类主体性确立的实践过程中,基于人类的至高无上,逐渐确立了一些基本的主体性原则:即理性原则、目的论原则、人类中心原则以及自我完善原则。主体性原则的确立助长了人类在与客观世界发生关系中的“人类中心论”的蔓延,但由于主体性原则自身的内在矛盾,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不仅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日益尖锐化,最终导致它的衰落,也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为此,作为对主体性观念否定得最为彻底的是后现代主义者,他们提出了反主体性、主体性的“消减”等理论观点以示对现今的主体性和主体性原则的批判。
后现代主义者认为,在当代社会中,人的主体性在取得辉煌胜利的同时,发现自己处在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人的主体性在扩展中引起了反主体性的问题,包括主体自身的异化、客体的反主体化和他人的非客体性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后现代主义者更多地把批判的焦点放在现代社会的“现代性”上。在他们看来真正的主体并不存在,因为现实中的主体即反思的主体已经是一种“异化了的主体”,在他们心目中,真正的主体是本我或本能的欲望冲动或无意识。正是现代社会的发展,使人类面对自然和人本身时产生了主体性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提出和最终解决仍然需要依靠作为主体的人。后现代主义者对主体认识地批判必然会让我们更深入的思考现实的主体性困境,提醒人类重新思考自己的地位和自己的行为,重新对主客体的关系进行审视,为人类与客观环境关系地改善提供最紧迫的理论动力。
当近代西方哲学界高呼主体论的同时,主体能动性的研究和最大限度的实现能动性的科考论证在哲学界引起来大家的广泛关注,当人类不断地意识到正是人类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才取得了现有的社会革新和文明进步,当人类一次次为自己的成果而满足时,特别在主体性原则的影响下,“人类中心主义”思潮的蔓延更加助长了人类对自然本身地占有和控制。面对人类地发展现状,人类应该重视后现代主义者对现代社会的批判,应该认真研究自身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的现实关系及其变化趋向,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特别是对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建立符合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价值标准。应该提倡充分把握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能动性的观点,但更应该提倡在满足人类发展需要的同时维护自然地发展。
综上所述,主体能动性的产生和发展是随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而不断地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人类认识史和社会生产史。正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所驱使着人类对自己和周边的宇宙世界万物进行了知识积累,而随着生产实践的不断深入和高科技的应用,人类不断地实现着变“自在世界”为“为我世界”的改造活动。这种改造活动的成功与否,不仅直接取决于人类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主体能动性的发挥程度,而且也取决于人类的主体能动性地发挥与客观世界规律符合的程度。无论是在认识过程中还是在实践过程中都需要人类主体能动性地发挥。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不断丰富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无疑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提供了最具有主体性的外在动力,这也构成了人类主体能动性研究的最重要的方面,诚如列宁所说,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能创造客观世界。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能一味以满足人类的需求为标准,要兼顾自然地发展,让人和自然和谐地发展,让人类真正拥有长足发展的依赖,因此改造人类自身的主观世界比改造客观世界更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 陶富源.论主体及主体性[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3(5).
[3] 邵路才.李大钊主体能动性思想研究[D] .兰州:兰州大学,2007.
[4] 黄德金, 李晓江, 廖春景.论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的主体条件[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1(2).
[5] 南旭耀.主体能动性与规律性[J]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3).
[6] 郭晓红.论主体能动性与客体制约性的辩证法[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2).
作者简介:张新生(1981-),山西灵石人,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2007级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