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冬
财务管理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单位在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过程中所进行的科学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协调、核算、分析和考核等一系列经济活动过程中管理工作的全称,其主要特点是对价值运动进行的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管理工作。中等职业学校财务管理是学校组织进行教学、科研、党建、学生、后勤等各项管理的经济保障,是实现学校自主办学健康发展的核心内容。因此,学校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2000年以来,国家在财务管理上进行了五项大的改革;部门预算改革;收支两条线改革;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政府采购改革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面对各种改革,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人数不断扩大与办学经费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财务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弊端也制约着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
1、预算管理意识淡薄,执行不严格。
2、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会计监督不力。
3、资金来源渠道不畅、单一。
4、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价值不真实。
5、财务人员素质不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二、解决问题的主要对策
1、加强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进行各种财务活动的前提和依据,加强预算管理,首先要重视预算编制工作,预算编制是学校内部财务会计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必须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障重点,勤俭节约”的原则,力求做到全面、准确,从全局的角度出发考虑学校发展建设的需要,把学校全部的资金进行综合平衡,统筹安排,充分反映学校财务收支情况和总体规划。预算一经确定并通过审核后,财务部门应严格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学校要加强预算执行情况的控制和管理,对预算项目,特别是金额较大的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应加强跟踪执行情况,对资金使用效益进行分析,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另外要按照政府采购制度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要求进行财务管理,使预算编制和执行相适应。
2、加强财务监督,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加强财务监督,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是为了控制学校的经济业务能严格按照学校计划目标进行,防止差错和舞弊行为的发生。强化内部控制制度,就必须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一是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坚持不相容职务必须分离的原则,建立岗位责任制,强化岗位责任控制,增加岗位之间的约束力,强化财务控制,使一切资金和资产都纳入财务部门的统一管理之中,。二是建立内部控制评价制度,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得到有效遵循。三是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是对内部经济活动的再监督,通过常规审计、离任审计、效益审计等手段对会计部门实施内部控制和监督,强化对内部控制制度实施情况的检查和考核。
3、拓宽资金渠道,加强资金管理
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使职业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学校面临的是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如果只是停留在过去的靠财政拨款,学费收入等制度性资金上,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学校的发展。面对这种新情况,学校要转变观念,克服等、靠、要的思想,从自主办学出发,走争、创、筹的路子,依法多渠道筹集办学资金。首先学校要加强预算外资金的收缴和管理力度,强化收费意识,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做好教育督促学生交费的工作。其次是充分发挥社会的力量,尤其是企业和校友的力量,获取基本建设、人才引进、教学设备、图书购置等方面的资金解决学校发展过程中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给学校带来较好的效益。第三,合理对现有资产进行投资,学校可以根据国家的规定,将现有的货币资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向其他单位投资,比如房屋、证券投资、知识产权转让等,通过这些投资开辟资金来源的途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4、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加强资产管理
由于中等职业学校属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购置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各学校普遍存在着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价格不真实的现象。加强资产管理,首先,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确立立项、购买、使用报废过程的动态监控。其次,转变观念,强化资产管理意识,强化维护国家所有者权益,树立资产有偿使用的观念,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成立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盘活存量,充分利用经营性资产,实现资产增值。
5、搞好业务培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财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学校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对财务管理队伍整体管理水平、人员素质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财务人员不能仅仅满足于记账算账报账,而要把视野扩展到管理活动的广阔领域。财务人员在平常的工作中应该时刻注意提高自身的财经法制观念、专业水平、职业道德素养。各学校也应在选好、用好财务人员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鼓励财务人员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经验,制定财务人员的工作目标,有计划定期培训相应岗位人员,优化知识结构,以加强内部管理,强化队伍素质,从而改进学校财务管理水平,提高办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