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颜
摘要:本文就供水企业的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中现状,从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和财务组织机构及财务人员素质两方面分析了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七个方面的改进意见,就供水企业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进行了探讨。
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作为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一支具有其特殊性,尤其对供水企业来说,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对有效控制工程成本,提高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企业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城市扩大,基本建设投资的不断加大,基本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增多,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也显得愈发重要。而一直以来,谈到基本建设投资管理,许多人认为就是工程投资管理,或施工管理,忽视了效益评价,造成基建项目决策不科学,基建项目建设随意性大,项目上马仅凭领导指示,过度超前建设,缺乏合理规划和科学论证问题,缺乏项目建成后评价,基本建设各环节中财务管理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财务监督缺位。因此,如何在建设项目中发挥财务管理和监督作用,保证建设项目资金的安全、合理、有效使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财务工作的两大职能是财务管理和财务监督,而目前就建设项目的过程而言,大部分基本建设财务仅仅发挥核算作用,财务的监督和控制仅局限于对合同的符合性审查及日常业务核算,至于对工程的大部分过程,财务人员均没有有效参与。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项目可行性研究中核算的编制以及评价方面需要使用的传统财务分析方法不多,同时财务人员由于自身知识的局限性,对概预算、造价方面等有关知识了解的不够深入,造成了财务部门很少参与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也就很少参与招投标工作及合同的审签和招标文件的审查,财务部门由于对整个前期工作参与不够,审核只基于表面资料的审查,管理力度有限。
就组织机构和财务人员的自身素质而言,长期以来,有些企业领导对基建财务重视不够,加上 财务人员对本职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财务管理在基本建设管理中的职责、作用定位不准,不能完全适应基本建设投资发展的需要,专业素质较差,对正常基建业务处理尚不熟悉,更谈不上对项目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中有关投资估算和财务测算、基本建设后分析评价方面的有效介入。
随着生产难度的进一步加大,企业基建投资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但在财务管理上与成本管理相比还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企业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目标不仅仅是资金的合规性,有效性,最重要的是投资效益最大化。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对节约建设资金、减少损失浪费、控制投资成本、提高投资效益具有重要作用,为解决好上述问题,要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领导重视是做好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的前提。只有领导重视,才能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发言权,才能充分发挥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建设单位的领导应根据项目规模大小合理设置基建财务管理机构,安排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经验的财会人员。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赋予财务管理人员相应的职权,参与整个项目有关会议、参与招投标中商务标的评议工作、参与合同签定等方面的重要权力。
二、随着生产管理的逐步深入,财务预算管理愈发显得必要。供水企业应多与规划部门沟通,了解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结合城市规划,对企业的布局、发展方向、生产规模等作慎重的可行性研究,制定供水企业长期的建设规划。而对于加压站改造,管网改造等工程,应结合年度预算,制定基本建设预算。基本建设预算是年度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编制年度预算时,将基本建设预算一并纳入年度预算,有利于统筹安排资金,提高建设资金使用效益。
三、建章建制。企业应建立健全基建业务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包括预概算编审制度、核算制度、内控制度、报表制度、竣工财务决算制度。从立项报告到编制预算,从设计到施工包都应当有科学的制度,不能随心所欲。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保证项目建设规范运行,各项投资支出真实、合法。
四、设立专门机构。建议除对大中型建设项目设立专门的基建管理机构外,可以在小基建项目配备专人负责核算,并加强内部控制中,针对企业财务会计总帐中的“在建工程”,设立一个专门的核算机构,指定专人负责基建财务工作,根据项目建设实际,详细核算企业在基建项目中发生的各类业务。
五、加强基建财会队伍建设。基建会计职能、内容的特殊性越来越显著,基建会计的专业性越来越强,对基本建设财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一方面企业应重视抓好基建财会队伍的配备和建设,要选择有专业知识、责任心强的基建财会人员,有计划地组织基建财务人员经常参加各类业务培训,使基建财务人员由核算型人才转化为核算型与管理型结合的复合人才。另一方面,要求财务管理工作必须更深入地与工程实施各阶段的工作相结合,加强与工程人员的工作联系与沟通,积极参与基建项目决策、组织、实施、监督、控制、分析、总结等全过程。财务人员只有真正参与到基本建设管理的工程招投标环节、工程合同管理、工程量变更、工程结算、财务分析等全过程中去,才能真正履行财会的监管职责,发挥理财、用财、管财的能动作用,确保建设资金安全、有效地使用。
六、进行基本建设竣工投产后的投资效果分析。为使项目完工投产后,能获得尽可能高的生产能力和盈利额,可以对项目进行横向及纵向比较,综合分析论证,找出差距,以促进在今后的基本建设项目中更好地发挥财务管理在投资管理中的主动性,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七、建立基于现代化管理系统的共享信息平台。财务人员不能有效发挥财务监督管理的作用,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财务人员的信息滞后,不能及时了解工程进度情况、成本支出情况、结算情况。如果借助现代化管理系统,财务人员就可以及时了解工程进展、项目成本发生情况,并对其效益、成本支出超支原因进行及时分析,为供水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资金保障和财会服务,并取得基本建设投资的实际效果。
作者简介:刘新颜,女,(1976-01-26)最高学历:本科 ,现在职称:会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