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 毛
1987年,徐小平赴美留学。这位堂堂的大学教师,一心只想成为音乐家或哲学家,但到了美国,却必须从最底层艰难做起才能生存。
他洗碗扫地,给必胜客送外卖。把滚烫的比萨在没有变冷变硬之前送到客户手上,成了他唯一的艺术追求。同事笑话他,送个比萨也这么有激情!高薪体面的工作才配得上一份激情吗?徐小平不以为然。他做任何事情都全身心投入,认为激情是做好眼前事的一种素质。
目睹昔日的同学月薪丰厚,徐小平也难免会浮躁,但他相信,成功者并不单纯指百万富翁,也包括那些完美地完成每项工作的人。
后来,徐小平定居加拿大,生活富足而清闲,但他不曾淡忘自己的教育梦想。1996年,徐小平选择回国开创自己的事业。家里人说:“你都40岁了,还回来干什么?”徐小平说:“我都40岁了,我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创业阶段很艰苦,但他仍然从容地做好每件小事,从不抱怨工作的無聊、渺小。
徐小平曾给记者讲过新东方发展早期的两个小故事。
一是“扫厕所”的俞敏洪。从讲台到灶台。从教室到厕所,无不留下他的身影。他还发明了一个“熏醋疗法”,驱除了厕所里难以除掉的异味。
二是“扫地王”张少云。他毕业后在新东方看教室、打扫卫生,但他发誓“扫地也一定要扫出前途来”。张少云在家里挂了一个小黑板,模拟课堂,一遍一遍地讲,坚持了一年多。现在,张少云已经是新东方学校最优秀的讲师之一。
回望走过的路,徐小平非常推崇这种认真和敬业的精神。“假如上帝暂时没有给你很多机会,就让你扫厕所,那么你就必须面对现实,把厕所扫好。不管做什么工作,你能做到别人没法替代的程度,才会感动上帝,获得成功。”
(彭龙富摘自《风流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