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学会真爱

2009-07-04 05:03谭洪岗
博览群书 2009年6期
关键词:实验者面对现实子女

谭洪岗

一个有趣的话题——父母欠子女什么

早年读过杂志上一篇文章,内容早已忘却,篇名却一直记得:父母欠子女什么?

当然那是为了吸引眼球而故作惊人语。因为严格说来,父母不欠子女什么,而是子女天然欠父母一些重要的东西——父母赋予子女生命。这一点,没有任何其他人可以替代;父母凭这一点而成为父母,与他们的出身、种族、教育背景、地位、成就、性格、能力等都不相干。子女从父母那里获得生命,这是子女永远无法同等回报父母的。子女能做的,是让生命继续传递下去(不一定是自己生养孩子,也可以有其它方式)。

父母欠子女什么?准确地说,也许应当是:在养育过程中,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最应教给孩子什么?什么对孩子更加重要?

什么更重要,是依据目标而定的。好比说,如果目标在于孩子长大了能自力更生,那么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很重要;如果目标在于孩子以后要知书达礼,那么有教养很重要;如果目标在于孩子但凡平安就好,不要出格,那么教孩子安分守己就显得重要……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可能千差万别,不过其中有共通的成分。此外,知识理论技能,都可以从学校教育、后续培训和生活实践中学到,然而有些极其重要的东西,越早教会越好。从父母们的通用期望——希望孩子幸福快乐来看,教孩子学会真爱,格外重要。

爱与幸福

关于爱,多年前的大学校园里,曾经有一堂心理课,让我印象深刻。那次课讲的是厌食症。患者通常是年轻的女孩子,因为太追求身材苗条,过度节食,引发神经性厌食。患者的特征之一是,即使任何人看来她都已经太瘦了,她仍然觉得自己很胖,仍要拼命减肥。任课老师当场给大家看了几幅厌食症患者照片,让我第一次震惊甚至震撼地懂得,什么叫“骨瘦如柴”。这种病,当然与时下以瘦为美的导向有些关系,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楚王爱细腰,宫中多饿死”,但它还有更深层的心理原因。老师解释说:对身材极度不满,是不能接受自己的一种表现,而不接受自己的根本原因在于——从小父母没有教会我们爱自己。

“父母没有教会我们爱自己”,回想起来让我喟叹。中国人常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大部分为人父母者,为子女尽心尽力、也已经给出了父母认为最好的,或者他们觉得所能提供的最好的。然而,子女拥有了如此充裕的物质生活(与父母一代年轻时相比),却显然并没有父母长辈想像中应有的满足和幸福,甚至不见得理解和欣赏父母的辛苦付出。血浓于水,父母子女之间天然有着亲厚的感情,只是从身边所见所闻,都让人一再发现,有效传递的爱,不那么多。

单是埋怨孩子们身在福中不知福当然不够,要想让孩子“知福”,至少要澄清,什么是福,什么让人感受到幸福。

近日见到我一位MSN联系人所用的有趣的显示名:“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戏谑中,包含着朴素的道理:幸福感是因人而异的。人各有所需,也各有所好。换言之,父母为子女辛苦付出时,把自己需要或喜欢的给孩子,可决不能保证孩子的幸福。这就像自己冷了,便去猛给所爱的人加衣服,可是对方很可能本来正觉得热,不管加的衣服有多好、带着多少关心和善意,他都只感到添麻烦受约束想要逃开。或者像是自己口味偏甜,表达爱时,便把自个儿都舍不得吃的精美甜食留给孩子,之后发现孩子喜欢吃辣、不愿意吃甜的,便感到惊讶和被辜负。

国外曾有大范围调查,你觉得谁是最快乐的人?最后选出的,包括劳累一天后,给婴儿洗澡送他上床睡觉的妈妈;千辛万苦开刀后,救了病人一命的医生;终于完工后,欣赏自己作品的创作者;在海滩上,忘情嬉戏的孩子——这里显然不包括,自己不必努力做什么,只管接受由别人安排好的生活。

看来,为了孩子的幸福快乐着想,让他们学会去为自己建设美好生活,能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会远比给他们任何现成的“好东西”要大得多。

真爱中成长——创造幸福的根本

各人所向往的幸福方式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不过究其根本,人要好好活着,需要有高自我价值感,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亲情关系、爱情关系、友情关系等等)。为了这两点,学会爱他人与自爱,必不可少。关于爱,《少有人走的路》的作者Scott Peck博士,有相当精辟的论述:真爱,是一种为了滋养自身或他人的精神成长而拓展自我的意愿(I define love thus:The will to extend one's self for the purpose of nurturing one's own or another's spiritual growth)。徐浩渊博士在《我们都有心理伤痕》一书中提到:美国家庭心理治疗师Paul夫妇,对这个定义做了展开:真爱行为是一种抚育自身和他人情感与精神成长的行为;真爱行为助长个体的责任感。

拿真爱的定义来做比照,很多常见的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都值得重新考量。中国老话说:打是亲骂是爱。不过对比真爱的定义,打骂孩子显然与爱无关,更像是父母管不住孩子就靠体力取胜来压制,或者把自己的愤怒挫折迁怒到孩子头上。

打骂不是爱,那么,绝不限制孩子,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他想怎么样就让他怎么样,算是爱吗?细想一下这样做的后果,孩子显然从中得不到什么成长。父母的过分纵容,常见有两种可能性,一是父母自己曾经被约束过头,于是把自己渴望而从没有得到过的“自由”,一古脑儿给了孩子,并且给的过多。然而,一个人自己饿了,却去喂别人吃东西,那非但止不住自己的饿,对于不需要多吃但是吃多了的孩子,也没什么好处。另一种可能性,则是父母自己不太知道如何管教孩子,没有把握做的事,因信心不足便不做,由着孩子来。而父母的软弱无力,敏锐的孩子会本能地知道。在父母的无力感中长大的孩子,不容易建立好安全感。

学习真爱

怎样才算是真爱,算是为了滋养自身或他人的精神成长而拓展自我?甚至,什么算是成长?

我个人的观点是,真爱中重要而常常被忽略的部分,是训育(discipline):延迟满足、承担责任、面对现实、保持平衡(引自《少有人走的路》)。能教孩子做好这四件事,足以帮父母把握好爱与约束的平衡,帮孩子建设好成长的力量了。

1、延迟满足——小孩子要不到糖果玩具,可能会马上哭闹撒娇甚至撒泼耍赖。长大的标志之一,是学会在时机不到条件不成熟时,等待机会,或者为了将来而暂时抵制眼前的诱惑。美国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心理实验,是关于延迟满足的:被试的是一群4岁的孩子。实验者告诉大家,待会儿自己出去后,他们可以马上吃掉每人眼前那颗美味的糖果。但如果他们能等到实验员回来(估计让孩子们等15、20分钟的样子),将会得到两块糖。实验者没有走远,就躲在单向玻璃后观察。实验品所用的糖果对小孩子

极有吸引力。有些孩子马上就吃了糖,有些则小小年纪就会想方设法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唱歌、自言自语、不去看那块糖……等待实验者回来。这个有趣的实验有多年后的追踪,能够延迟满足等实验者回来的那批孩子,生活态度更加积极、更容易设立和实现目标、耐受挫折。实验中这批小孩子的不同,很难说是天生的,还是跟家庭教养方式有关系。不过,总体上,父母有意识去培养,孩子更容易学会在希望中等待。

2、承担责任——人是在逐渐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中长大成人的。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在女儿3岁大的时候,就会在去餐馆时读菜单给她听,问她喜欢什么、想要什么,让她从小学习自主选择,以及自己承担选择的结果。中国以18周岁作为未成年与成年的分界线,然而,人如果没有及早学习承担责任,不可能像“树大自然直”那样,随着年龄上的增长而自发转变。

早先印象较深的一个实例,是一位父亲带孩子很轻松。他的做法是:从儿子小学时起,就约定好规则,在家里晚上几点要睡觉休息;他从不费心费力陪孩子做作业、检查孩子功课,一早就跟孩子说得很清楚:学习是为了他自己,不是为了父母。如果孩子偶尔贪玩没做完作业,这位父亲绝不过问,只管要求到了晚上几点就该上床睡觉了,不能因为作业没做完而熬夜。至于第二天到了学校怎么面对老师,那是孩子的事情——学习是他自己的事,他选择去玩耽误了作业,他就要自己去面对后果。结果,儿子成长得很好。如果反过来,孩子的功课一直要靠别人督促才能完成,那潜移默化中已经转移了责任的担子——好像学习不是孩子的事情而是大人们的事情一样。如果孩子做错的事,总是由父母替他善后,结果也会是:孩子无法从承担后果中成长,无法学会承担自己的责任。

3、面对现实——关于面对现实,我很喜欢朋友讲的一个故事。南方小镇的一个高三学生,觉得读书辛苦,跟父母说,不想考大学了。父亲是一位裁缝,沉吟很久,决定让儿子跟着他学裁衣。儿子离开学校后,开始起早贪黑学习裁剪、制衣。过了半年,儿子对父亲说:他还是想回学校读书。这个故事,兼有教孩子承担责任和面对现实的成分。儿子选择退学,便要面对退学的后果。让孩子面对生存艰难的现实,这亲身体会更能帮他真正长大。我个人从不觉得学生厌学甚至退学一段时间是什么大问题,只要父母不惊惶失措,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机缘,教会孩子延迟满足、承担责任、面对现实。这些,会帮人养成更健全的人格,比早一年晚一年上大学,要重要得多。

4、保持平衡——熟谙中庸之道的中国人,对平衡的概念其实很熟悉。Scott Peck保持平衡的原意强调的是约束:可以愤怒,但应适度表达,有所克制;可以求胜,但要适度,不要为此牺牲更重要的。稍微引申来看,好的生活,需要保持付出与接受的平衡——只会索取的人,固然很难跟别人相处好;只愿意付出不愿意接受的人,也会让自己难以得到滋养而渐渐心力枯竭。孩子需要全身心的平衡良好发展;对父母而言,教孩子时把握好爱与约束之间的平衡,更是需要修炼的艺术。

延迟满足、承担责任、面对现实、保持平衡,都有利于人的成长;做好了,可以具备真爱的能力。当然,身教胜于言传,要教会子女的事情,其效果受制于父母是否先做到,并以身作则。父母肯花心力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也正是对自己对孩子都付出真爱的过程。

猜你喜欢
实验者面对现实子女
第六根手指
Tomb-sweeping Day
加年华
女儿不分场合地爱表现
正在上大学的成年子女是否属于离婚案件中“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
80后小夫妻
相爱令我们无所不能
80后小夫妻
80后小夫妻
教育子女陋习